非法储存支罪的刑罚标准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处死刑;单位犯罪者可处罚金,主管人员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非法持有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违反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支,主体为16周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或单位,主观要件为故意隐藏不交。
法律分析
一、非法储存支罪判刑标准
1,非法储存支罪判刑标准的规定是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非法持有支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支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支、弹药,因而没有交出的,不构成犯罪。
拓展延伸
2023年支管制法修订及持有者刑责调整
2023年支管制法修订及持有者刑责调整旨在加强对支的管理和打击非法持有行为。根据修订后的法律,持有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刑责。新的刑责调整将确保对非法持有支的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力度,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此次修订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支犯罪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公众对支持有的风险意识。同时,修订后的法律还将加强对合法持有者的审查和监管,以确保他们符合相关法规和条件。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建立一个更安全、更有秩序的社会环境,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结语
非法储存支罪判刑标准的规定严明,意在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储存支罪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单位犯罪的,除罚金外,还将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刑责。2023年支管制法修订将进一步加强对支的管理和打击非法持有行为,以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建立一个更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四章 支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六条 配备公务用的人员不再符合持条件时,由所在单位收回支和持证件。
配置民用支的单位和个人不再符合持条件时,必须及时将支连同持证件上缴核发持证件的机关;未及时上缴的,由机关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支管理规定,出租、出借公务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罚。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配置民用支的单位,违反支管理规定,出租、出借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罚。
配置民用支的个人,违反支管理规定,出租、出借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罚。
违反支管理规定,出租、出借支,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出租、出借的支,应当予以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三章 支的制造和民用支的配售 第十九条 配售民用支,必须核对配购证件,严格按照配购证件载明的品种、型号和数量配售;配售弹药,必须核对持证件。民用支配售企业必须按照门的规定建立配售帐册,长期保管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