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但若当事人拒绝履行判决,可能涉嫌拒绝履行判决罪,一旦定罪,有可能会坐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不会涉及坐牢的问题,但如果民间借贷经人民判决确定的,当事人无理由拒绝履行判决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可能涉嫌拒绝履行判决、裁定刑事犯罪,一经定罪,有可能会坐牢。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借款人逾期未还,如何应对法律风险?
当借款人逾期未还贷款时,可能面临各种法律风险。首先,借款人应及时与债权人进行沟通,并说明逾期原因。如果无法还清欠款,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以避免法律纠纷。同时,借款人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如债权人可能采取的法律救济措施,如起诉、查封财产等。借款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责任。最重要的是,借款人应积极采取行动,与债权人合作解决问题,以减少法律风险的可能性。
结语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不涉及坐牢问题。但若经判决后当事人拒不履行,可能构成拒绝执行刑事犯罪,一旦定罪,有可能会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借款人应及时与债权人沟通,制定还款计划,避免法律纠纷。如有需要,可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应当裁定中止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