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违反法律规定不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需追究责任。取保候审保证金是犯罪嫌疑人为保证不逃避刑事诉讼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现金。严重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取保候审。单位犯罪嫌疑人可要求单位交纳保证金。被取保候审人出逃违法,机关应立即逮捕。
法律分析
一、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怎么办?
1、机关及其人民违反刑事诉讼法和本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或者擅自没收、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责任。
2、机关及其人民违反刑事诉讼法和本规定,对决定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收取保证金后,疏于监督管理,或者无故中止对案件的侦查,放纵犯罪嫌疑人的,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机关及其人民截留、坐支、挪用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侵吞保证金的,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无论案件在、还是开庭后,只要案件没有结案,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都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如果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是属于违法的,需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二、什么是取保候审保证金取保候审保证金
是指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责令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
1、对严重暴力犯罪、团伙犯罪的主犯、惯犯、累犯以及其他罪行严重、大等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为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的,机关可以责令其法定代理人交纳保证金。
3、犯罪嫌疑人为单位的,机关对其直接责任人员或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该单位交纳保证金。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出逃的,机关发现后,对需要逮捕的,应该立即向提请逮捕,但在逮捕前,可先行拘留被取保候审人。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机关及其人民违反刑事诉讼法和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或擅自没收、退还保证金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果机关及其人民疏于监督管理、无故中止侦查或截留、挪用保证金,也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因此,对于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情况,属于违法行为,需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出逃的被取保候审人,机关应立即向提请逮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二条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