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和依法做出判决。在起诉后,将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审理前,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并组成合议庭,进行调查或委托调查,并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准备工作。在开庭审理后,根据情况可以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做出判决。
法律分析
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的基本程序如下:
1、起诉和受理。当事人提交诉状后,人民将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审理前,人民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事宜;
3、开庭审理;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了,应及时判决。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案件的调解与仲裁程序
劳动纠纷案件的调解与仲裁程序是指在劳动纠纷发生后,通过调解和仲裁来解决纠纷的一系列程序。首先,当劳动纠纷发生时,双方可以选择自愿进行调解,通过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不同意调解结果,可以进入仲裁程序。仲裁是由专业的仲裁机构或仲裁委员会进行,双方将提交证据和陈述意见,仲裁员将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调解与仲裁程序旨在公正、快速、高效地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结语
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和依法判决。劳动纠纷的调解与仲裁程序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双方可以选择自愿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可进入仲裁程序。仲裁由专业机构进行,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决,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与仲裁程序旨在公正、快速、高效地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