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具有复杂的侵犯对象,不仅损害了出口退税制度,还侵犯了国家外贸经济秩序和财产所有权。这是一种涉及多个环节、技术性强的税收犯罪,由不同犯罪主体在不同环节实施相互关联的不同犯罪行为组成的罪群。
法律分析
可以,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侵犯的客体复杂。它不仅侵犯了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还侵犯了国家外贸经济秩序和国家财产所有权。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实质是以虚假手段骗取国库收入。
其次,从犯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来看,骗取出口退税罪是税收犯罪中犯罪环节最多、技术性最强的犯罪。它是由各个不同的犯罪主体在不同环节实施相互关联的不同犯罪行为组成的罪群。
拓展延伸
刑事法律中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判定标准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虚假、伪造、变造的方式,获取出口退税款项或减免税款的行为。根据刑事法律,构成该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一是主观方面,即故意骗取出口退税款项;二是客观方面,即采取虚假、伪造、变造的手段,使税务机关无法正确判定退税的真实情况。相关判定标准主要包括:骗取行为的严重性、虚假材料的真实性、退税款项的金额等。在审判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如财务记录、出口报关单、企业经营状况等,判断是否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罚款、有期徒刑等。因此,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涉及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行为。
结语
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具有复杂的侵犯对象,不仅损害了我国的退税制度,还侵犯了国家外贸经济秩序和财产所有权。该罪是税收犯罪中环节最多、技术性最强的犯罪,由不同犯罪主体在不同环节实施相互关联的不同犯罪行为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以虚假手段获取退税款项或减免税款,定罪后将面临刑事处罚。因此,企业和个人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涉及该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