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计算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计算赔偿金?

来源:华拓科技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标准按三倍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拓展延伸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金计算方法和要点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金计算方法和要点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根据劳动法规定,赔偿金的计算通常基于劳动者的工龄、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合同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具体来说,一般会考虑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以及劳动者的月工资。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违法解除合同的严重程度,例如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的证据以及违法行为对劳动者的影响等。在计算赔偿金时,还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总之,为了确保计算准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以获取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计算赔偿金时,需考虑劳动者工龄、月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合同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为确保准确计算,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