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被判有罪后,被告人需要履行偿还债务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不能互相替代。被告人坐牢期间仍需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即使出狱后有偿还能力,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
法律分析
实施诈骗并被判有罪的人,仍然需要履行偿还债务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不能互相替代。通常情况下,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自愿放弃诉讼,否则被告方仍然需要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因此,诈骗罪被判刑后,被告人需要履行还钱的义务。
一、姐姐有义务给弟弟还债吗
姐姐无义务替弟弟还钱。
原因为:第一,兄弟姐妹之间均为的民事主体,各自对其所参与的民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兄弟姐妹之间仅仅存在血缘上的关系,并不存在法律上的连带责任关系,所以对弟弟所欠下的钱,姐姐没有任何义务替弟弟还钱。
第二,弟弟若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一个健全的个体,需要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负责,不应该由自己的姐姐负责。
二、坐牢了还要不要还钱
很多人都想着“坐牢抵债,一劳永逸”简直错得离谱!因欠款坐牢的出狱后,仍然需要偿还债务。因为坐牢属于刑事责任,偿还债务属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两者互不影响。坐牢是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免除民事责任的承担。如果判决要求还钱,那么出狱后,有能力偿还的,还需要偿还所欠债务。
拓展延伸
坐牢能赖掉民事赔偿吗?
犯罪是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而民事赔偿根据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及相关的民事法律。因此,
1、被判刑坐牢的,仍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即便是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死刑后,如果其有遗产的,用其遗产负担民事赔偿;没有遗产的,无法获得赔偿,民事赔偿责任消灭。
3、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在适用上,互不影响。即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
首先,民事赔偿同刑事责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如果依据相关法律需要服刑,承担民事责任是无法抵免的。
民事部分的决定生效后,如果对方没有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后,如果当前对方没有钱,以后只要他有了钱,可以随时强制执行。
结语
无论实施何种诈骗行为,被判处有罪的人仍然需要履行偿还债务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后果,不能互相替代。被告人需要履行还钱的义务,即使他已经被判处有罪。同时,债权人也需要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必要的民事措施,确保被告人的偿还。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