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结案且未受刑事处罚的不构成犯罪记录。《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要求、监狱、看守所及司法行政机关及时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国家机关可查询相关犯罪信息并得到配合。
法律分析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结案,没有受到刑事处罚的,就不算是犯罪记录。
印发《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
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
人民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监狱、看守所应当及时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被释放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通知书》寄送被解除矫正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国家机关基于办案需要,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查询有关犯罪信息,有关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涉嫌犯罪的被告人,根据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暂时不对其采取羁押措施,而是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回到社会,并遵守一定的和监管。取保候审的条件通常包括:无逃跑风险、无再犯罪危险、有固定住所、有稳定工作或经济来源等。程序上,被告人需要向提出取保申请,会根据案情、被告人的个人背景以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同时也需要兼顾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为了保护被告人的权益,确保司法公正,同时兼顾社会安全稳定。根据相关制度,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结案且未受刑事处罚,不算犯罪记录。《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通知要求、监狱、看守所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及时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确保犯罪信息的记录和查询。这一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