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 护理学报 June,2010 第l7卷第6B期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Vo1.17 No.6B 65 【药械护理】 9例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 成芳,刘为红,鲍爱琴,闻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湖北武汉430022) 【摘 要1对348例PICC患者中的9例静脉血栓形成者进行原因分析。9例患者中,7例在置管后2周内血栓形成,另2例分 别在置管后第45、第9o天发现血栓形成。原因分析:2例由导管异位到颈静脉所致,1例与锁骨下淋巴结放射治疗有关,其余与患 者处于肿瘤晚期、PICC置管前血小板计数高有关。对策:如PICC带管患者出现颈部不适,及时行血管B超探查,以便发现是否有 早期血栓及导管异位发生;置管时选择静脉应避开放射治疗侧肢体,对置管后出现静脉炎症状者,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 别是否为血栓;PICC置管前血小板计数升高者,征得医生同意采取预防性抗凝处理。 【关键词】肿瘤;PICC;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f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69(2010)06B一0065—02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静脉内血栓形成。年龄 central catheter,PICC)化疗使肿瘤患者免受多次静 l8~75岁,女6例,男3例。其中肺癌Ⅳ期6例,胰腺 脉穿刺的痛苦,还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 癌Ⅳ期1例,原发性巨大肝癌1例,尤文氏肉瘤肺转 内膜的刺激和损伤。但是PICC也存在机械性静脉 移1例。 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l1。其中静 1.2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转归 9例肿瘤患者置 脉血栓给肿瘤患者增加了痛苦和治疗费用,甚至 管由PICC门诊专职护士完成。穿刺静脉:贵要静 可能危及生命。现对我科2008年l一12月348例 脉6例,肘正中静脉2例,头静脉1例。PICC型号: PICC病例中发生静脉血栓的9例肿瘤患者进行回 8例为巴德三向瓣膜式4 Fr导管,1例为BD改良 顾性分析,找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 前端开口式5 Fr导管。血栓形成时机:7例为置管 原因,报道如下。 2周内发生,2例分别在置管第45天、第90天发 现血栓形成。7例置管2周内静脉血栓形成者中, 1 临床资料 有5例患者置管前血小板计数>300x109/L。血栓发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肿瘤患者行PICC后经 生部位:上肢浅静脉5例,颈静脉3例,锁骨下静 脉1例。转归:9例患者中8例发生血栓后拔管,1 【收稿日期】2009-12-20 【作者简介】成芳(1974一),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主管护 例拒绝拔管,经带管抗凝治疗后继续使用保留至 师,护士长。 治疗结束。 新生儿皮肤表皮与真皮之间基底膜细嫩而疏 便于观察,对皮肤无刺激,耐受性好,每天更换1次, 松,皮肤的屏障作用弱,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后,易 与对照组的TDP神灯照射相比既经济简便,又节省 引起皮肤损伤,同时新生儿皮肤新陈代谢产物多,易 了人力。 引起糜烂、感染导致皮肤损伤『41。安普贴薄膜是一种 [参考文献】 半渗透性水凝胶敷料,能与皮肤表面粘合,使患处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 肤处于一个温暖、潮湿、低氧、封闭的湿性愈合环境 卫生出版社,2001:105. 下。湿性愈合能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 【2】平晓丽,李景匀,王月敏.TDP神灯治疗婴儿红臀的疗效观 成,低氧张力有利于上皮细胞和胶原的生成,从而有 察【J】.实用临床医学,20o6,7(8):124. 【3】潘津,汪 昌.艾达克宁霜剂用于4,JL尿布皮炎的观察[J1. 利于创面的愈合;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o8,7(5):75. 解,保持创面的恒温,利于组织生长;无结痂形成,避 [4】孟庆玲.珍珠粉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疗效观察【J】.护理学 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保护了创面的 报,2008,l5(10):77. [5]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 神经末梢,减轻换药时的疼痛 ]。观察组采用安普贴 出版社,20o9:332. 薄膜外贴,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减轻换药时的 [本文编辑:江霞】 疼痛,从而促进患儿睡眠。安普贴薄膜呈半透明状, 护理学报 2原因分析 2.1 与肿瘤患者置管前血小板计数高有关Melissa 等【2】认为肿瘤是PICC相关血栓危险因素,这并不一 定是化疗药物作用,有可能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有 关。本组7例2周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5例置管 前血小板计数>300x109/L。由于穿刺及送入置管鞘 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致使血小板的聚集及粘附作 用增强。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促使血小 板、Ⅻ因子及X因子激活,从而启动凝血级联反应, 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1。 2.2与肿瘤疾病分期有关 本组发生血栓的患者 8例为晚期肿瘤患者。肿瘤细胞可以促使单核细胞 或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 素一1,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及 脱落,使血管表面发生有利于血栓形成的变化,增 加发生血栓的危险…。肿瘤可以诱导血管新生,也 可导致静脉血流紊乱及淤滞;新生的肿瘤血管,形 态极不规则,流量及血流方向各异,构成了异常的 血管系统【 。 2.3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与导管异位至颈静脉有关 2例患者颈静脉发生血栓,经X片检查2例患 者的PICC导管头端异位至颈静脉,2例患者血小 板计数均<300x109/L,且2例患者早期症状并不典 型,未出现颜面水肿等症状,仅表现为颈部转头时 轻微不适。究其原因,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 后,由于导管流出的药液与静脉回流方向相反,使 药物在静脉局部停留时间过长,药物对静脉内膜 产生损伤,血管内皮暴露,血小板在局部聚集而诱 发血栓形成。 2.4与锁骨下淋巴结放射治疗有关 1例患者置 管3个月后发生锁骨下静脉血栓,追查原因为该 患者在化疗后行置管侧锁骨下淋巴结区放疗所 致。放疗可导致组织黏膜及血管内皮受损,在此情 况下,如锁骨下静脉内留置有中心静脉导管,会使 血流速度缓慢.,血小板易在局部停留并粘附导致 血栓形成。 3护理干预 3.1肿瘤患者PICC有关问题的干预在肿瘤患者 进行PICC置管前确认血小板计数,筛查血栓高危人 群。我科自2008年10月开始,PICC门诊在置管前必 须确认患者血小板计数。如血小板计数>300xl09几, 应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置管静脉因血液黏 滞度增高而诱发血栓。国外研究证明,留置导管是 PICC肿瘤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诱发因素,多 数患者在保留导管的情况下进行抗凝治疗血栓可改 善l61。由此可见,今后如患者带管期间发生血栓可在 血管外科的配合下,监测抗凝疗法的效果,如有效则 在血管外科医生的指导下继续保留导管。 3.2警惕晚期肿瘤患者有无血栓的早期症状和 PICC带管患者颈部不适症状,及时检查 在I临床 工作中,如PICC带管患者出现颈部不适,应及时 行血管B超探查,以便发现是否有早期血栓及导 管异位发生。在我科,晚期肿瘤PICC置管患者尚 未同步给予抗凝治疗,故在临床工作中,更应警惕 晚期肿瘤患者有无血栓的早期症状。对于PICC置 管后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患者,一律先行血管彩色 多普勒超声探查,排除血栓后方能按照静脉炎处 理,以保证血栓早期即被发现,避免血栓进一步蔓 延至深静脉。 3.3对放疗患者慎重选择置管部位 在为肿瘤 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与医生充分沟通,询问置 管侧肢体是否有放疗计划,如有则应考虑在另一 侧静脉置管,使导管通过的静脉避免遭受射线损 伤。 [参考文献】 [1】王贤.PICC在临床应用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 医学,2009,5(15):l32. 【2】King M M,Rasnake M S,Rodriguez R G,et a1.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ssoeiated Thrombos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Risk Factors in Aduh Pa. tients【J].South Med J,2006,99(10):1073—1077. [3】张路,白春梅.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治疗进展[J】.癌症 进展杂志,2009,7(1):26—27. 【4]王 嚣.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 国肿瘤临床.2008,35(24):1429—1433. 【5】Letai A,Kuter D J.Cance ̄Coagulation,and Anticoagula- tion【J】.Oncologist,1999,4(6):443-449. [6】Kovacs M J,Kahn S R,Rodeger M,et a1.A Pilot Study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urvival in Cancer Patients Using Low—molecular—weight HeDarin(Dalteparin) and Warfarin without Catheter Removal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 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The Catheter Study)【J].J Thromb Haemost,2007,5(8):1650. [本文编辑:陈伶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