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1.目的:
为有效管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确保所测量产品的准确性。 2.范围:
凡用于产品运行过程监视、测量的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具及运行设备所附仪表。 3.术语:
监视和测量仪器:所有用于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具及生产设备所附仪表。 4.职责:
4.1质量部负责监视测量仪器的归口管理;负责监视测量装置请购、台帐的建立和周期检定;
4.2技术部门和使用部门对监视测量装置提出需求申请,负责提出监视测量装置的精度要求;
4.3业务部负责采购相应要求的仪器;
4.4使用部门负责保管、保养与日常维护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并按计划送质量部门统一安排校验;
4.5综合人事部负责监视测量装置的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及考核工作。 5.内容:
5.1监视测量装置的配备需求
5.1.1企业从以下几个但不仅限于方面进行配置需求 A、新品开发需求; B、经营计划需求; C、现有监视测量装置分析; 5.2请购、确认:
5.2.1计量器具、试验设备的请购须经质量部门统一规划,各部门因生产或检测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需要需购置的,需填写“监视测量装置需求申请审批单”,经质量部核对所请购量具现有的数量,如确需请购,将申请审批单中注明量具的生产厂家、规格、精度,副总经理批准,作为业务部采购申请凭证;对大型、贵重器具请购填写“大宗物品(设备)申请单”须经总经理、董事会批准,交业务部安排采购。 5.3新品购入:
5.3.1业务部根据要求到指定厂家采购指定规格、精度的量具。
5.3.2对于所购量具,业务部应要求厂家提供第三方的检测报告,第三方应为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单位。
5.2.3到货后,业务部填写“报检入库通知单”,质量部接到“报检入库通知单”对可自校的量具进行自校,确定其是否合格,不能自校的凭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判定,合格的签收,不合格的直接退货。
5.3.4试验设备到货后,需由设备供应商到厂进行安装、调试及培训相关人员。质量部将依“试验设备接收准则”进行验收,并由设备供应商、使用部门、设备部门、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单”上进行会签。
5.3自制:对于本公司可自制的工装检具、量具由设备部统一进行制作,制成后由质量部对制成检具、量具进行统一校验。
5.4对于国家规定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设备/量检具,质量部在对外观、保证、附件进行验收合格后,委托有资质的三方校准机构进行检定。 5.5新品校验、标识、登录:
5.5.1监视、测量装置(不包括检具)购入后,应将校验结果记录在“校验/检定历史记录卡”中,在仪器上贴上合格标签并注明有效日期,然后在“监视、测量装置总台帐”中进行登记,明确校验周期。
5.5.2对于新检具及到期进行复校的检具,质量部根据《检具校验实施办法》进行校验,并出具“检具/工装检验报告”。若校验合格,则将结果记录在“校验/检定历史记录卡”中,在检具上贴上合格标签并注明有效日期,然后在“监视、测量装置总台帐”中进行登记,明确校验周期。对于校验不合格的检具请检具设计人员协助,可调整的进行现场调整直至校验合格,不能调整进行报废处理。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5.5.3对于新购置的带表设备,技术部需及时通知质量部计量人员到现场进行登记编号。监视和测量装置(不包括检具)编号见《技术文件及工装设备编号规则》。 5.5.4需委外检定的测量设备/仪器,质量部按照“检定周期表”的要求进行校准或检定。
5.5.4.1对于委外检定机构质量部向其索取相应的资质证明和实验室范围,以确保检定结构的真是、有效。 5.6使用:
5.6.1对于计量器具,使用者根据工作需要从质量部领出或临时借用,并在“计量器具领用/归还登记表”中进行登记。对于领出的计量器具,由使用者保管和维护;
5.6.2三大类量具最高使用年限为3~5年,超期需更新的量具必须以旧换新;使用人因工作岗位调动或调换岗位不需要用量具的,应将量具退还质量部;新领用或借用量具的人员,应进行重新登记。
5.6.3量具最低使用年限按“量具最低使用年限表”执行。
量具最低使用年限表
部门 量具名称 游标卡尺 质量部 3年 制程检验:0.5卷尺 年 生产部门 3年 现场作业员:3个月 1年 1年 技术部 3年 其它部门 5年 其他人员:1年 其他人员:1年 塞尺 百分表 千分尺 2年 3年 5年 2年 3年 2年 3年 5年 3年 5.6.4量具丢失或异常损坏,使用者须负责赔偿,按一年折旧计量器具价值的20%二年以上按50%计算。质量部开据“计量器具损坏赔偿单”交财务部,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5.6.5对于检具,使用者从质量部领出并在“检具领用/归还登记表”,并负责其日常保养和维护。对于长时间不用的检具,应进行防尘、防锈处理,并纳入年度校验计划。
5.6.6质量部负责试验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并纳入年度校验计划。试验设备档案建立按照《技术文件及工装设备编号规则》编码,并收集相关资料,如试验设备使用说明书、检具图纸等,将档案存放于实验室
5.6.7设备部门负责设备固有监视、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管理。 5.8测量异常:
5.8.1当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时,使用者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质量部,以便得到调整和校准。对已生产或检验的产品,进行隔离,并进行100%重新检验。无法校准的由质量部及时通知技术部,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多方论证,若确实需要改进的,编制技术文件审批后交质量部按5.2执行。 5.9年度校验计划:
5.9.1质量部门每年年底制定下年度“计量器具年度校验计划”,计划分为内、外校。校验到期前一周由质量部门发出“催校通知单”,责成使用者依通知日期将需校验的仪器送质量部门,以便统一安排校验。 5.10校验: 5.10.1外校
5.10.1.1须由专人送至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校验;
5.10.1.2对于无法搬运外校的仪器,可委托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人员来厂校验。 5.10.2内校(可内校时)
5.10.2.1内校人员的资格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执行,且必须由取得国家认可的计量资格证书者担任。
5.10.2.2在常温,常湿的环境下,质量部计量人员依《校验规程》进行校验。 5.10.3所有仪器校验后(外校取得鉴定证书),须将校验结果记录在“校验/检定历史记录卡”,然后在“监视、测量装置总台帐”中进行登记。若校验合格,在仪器上贴上合格标签“标识”,并注明有效日期;若校验不合格,则作降级或报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废处理。
5.10.4经校验合格的仪器,通知使用者领回。 5.11培训和使用
5.11.1监视测量设备、实验设备、专用量检验具及量具在操作使用前,由质量部,生产部门提出申请,总务人事部部组织承办对使用部门的作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5.11.2量具的校验周期按“校验周期表”执行。
校 验 周 期 表
使用部门 量具名称 三大类量具(游标卡质量部 生产部 技术部 业务部 实验室 尺、千分尺、百分表) 角尺、平板等 设备上固有温控仪表、压力表、电流、电压表等仪表 压力表 卷尺、钢直尺 备用量具 较低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恒温、恒湿 6个月 12个月 高 较高 一般 6个月 一般 一般 一般 12个月 一般 一般 一般 12个月 精度 使用频率 使用环境 检定周期 备注 一般 较低 12个月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5.12维修:
5.12.1当校验结果不合格时,判断该仪器是否可维修,若可维修,则将此器具做维修处理,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时作报废处理;若该仪器不可维修,则作报废处理。 5.13报废:
5.13.1监视、测量装置报废由质量部统一填写“D/RE19-11监视、测量装置报废审批表”,质量审核,副总经理批准。 5.1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偏差和产品追溯
5.13.1首先由计量人员对检测设备的偏差部位(或范围)进行分析,确认偏差的部位不会对该工序加工产品的测试数据造成任何影响时,可不对该工序流出的产品进行追溯。
5.13.2当分析结果确认该检测设备出现偏差部位对该工序加工的产品的测试数据有影响时,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5.13.2.1使用检具突然损坏发生偏差时,可不对该工序加工产品进行追溯。 5.13.2.2操作人员与检验人员验具检测结果不一致,经检定确认为检验人员验具出现偏差时,可不对该工序加工产品进行追溯;确认为操作人员验具出现偏差时,由制造部门对该工序加工产品进行追溯,质量部配合,选取经过检定的同类检测装置,按照该工序的检验文件要求,对自出现偏差到上一次检验人员巡检时间范围内的产品进行100%检验,不合格的按《D/QP-2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13.3 如产品已出厂,由质量部协同技术部判定该工序的加工特性对总成的影响程度,来最终确认是否通告顾客,并进行处理决定。
5.15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检定记录和证书管理及使用监督等执行《D/QI19-02测量器具使用管理规定》 5.15记录存档:
5.15.1相关记录保存在质量部实验室。
5.15.2记录存档与管理见《D/QP-14记录控制程序》。 6、绩效指标
word完美整理版
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
序号 绩效指标 测量方法 测量周期 月 月 责任部门 1 2 周检计划完成实际检测鉴定件数/计划检测件数×率 周检合格率 100% 周检合格件数/总检测件数×100% 质量部 质量部 7.相关文件:
7.1《D/QP-2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2《D/QP-14记录管理程序》
7.3《D/QI01-06测量系统分析实施办法》 8.相关记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记录编号 D/RE19-01 D/RE19-02 D/RE19-03 D/RE19-04 D/RE19-05 D/RE19-06 D/RE19-07 D/RE19-08 D/RE19-09 D/RE19-10 D/RE19-11 D/RE19-12 记录名称 监视测量装置需求申请审批单 试验设备接收准则 校验检定历史记录卡 监视、测量装置总台帐 检具工装检验报告 计量器具领用/归还登记表 计量器具损坏赔偿单 检具领用/归还登记表 计量器具年度校验计划 催校通知单 监视、测量装置报废审批表 标签 word完美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