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宋人尚意书风对苏轼书学观的影响

浅析宋人尚意书风对苏轼书学观的影响

来源:华拓科技网
历史回廊文艺生活LITERATURELIFE2018-09浅析宋人尚意书风对苏轼书学观的影响刘畅(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院本文立足于时代背景,对苏轼提出的“我书意造本无法”与宋人尚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讲解了宋代尚意书风形成的原因时代背景;第二章较详细地整理了苏东坡书学观点;第三章具体讲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关键词院苏轼;尚意;宋代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一、宋人尚意为什么宋代会崛起“尚意书风”?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任何艺术现象的产生,不仅有艺术发展内部的原因,更有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很多偶发事件的相互掺杂。两个重要的原因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书法艺术的自身规律所使然:唐代书法在“守法”与“抒情”的两极所达到的登峰造极境界的制约,另一个是时代变革运动的时代文化背景:宋代佛教禅宗的兴盛和与此相应的文人士大夫禅悦之风。宋朝统一全国以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局,当然也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成长环境。但是宋代初期的书法并没有改变五代以来的逐渐衰弱的趋势。宋初书法和唐初一样由于皇帝的翰墨意向促成了宋初崇尚二王,历代认为这是造成宋代书艺衰微的原因之一。再就是,宋代有“趋时贵书”的风气,自此众人不会想到研习古法,正是因为这种以帝王和权臣的好恶为转移的趋时贵书的风气贯穿于宋代的始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将宋代的书法艺术置于中国书法史的长河里来审视,我们不难看出,宋代的书法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行书,以至于后世一提到行书,就必然会想到“宋四家”。宋代书法家不仅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苏轼重自然,黄庭坚重韵味,米芾强调率意等等。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变革风气的时代,“尚意”成了宋人书法思想的核心。所谓“尚意”其实是对唐人“尚法”的反动,在创作中书法的技法不再至高无上,而是要服从于主体情志性灵的表现,书法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工巧妍美,只要有意趣,“拙”也无妨。二、苏轼的书学观苏轼,字子瞻,号书法列“宋四家”之首,擅楷、行书,取法李邕等唐人并上溯晋代诸名家,自创一体。“尚意”思潮的倡导者。其结合理论实践,结合诗、书、画,形成了文人书法体系,并把文人书法推向最高峰,且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等书学观点。他的书学思想不仅为当时书家提供了书学理论依据,还为当代书家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启迪。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所说的“无法之法”并不是说学书可以不则,信手涂抹,而是指学书之人,在掌握了基本技巧后,循序渐进,以学养作基础,抛却前人的陈法,形成自己特有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书最终要从“有法”达到“无法”。所以,苏东坡在强调作书要“自然天放”的同时,又强调:“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这里所说的“骨、肉、血”是指书法的形;“神、气”是指书法的神采和气息,它是书法家精神气质70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7-0070-01写照,是书法家作书时精神状态的外化,苏东坡所提倡的“自然天放”就是书法艺术的“精、气”。惟有“骨、肉、血”和“神、气”五者俱备,书者才有了抒发情怀的满意的寄托形式,才能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心灵的自由释放,才会达到“自然天成”。在苏东坡看来,更重要的是要放的开,书法家把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自由自在运用在作书的全过程,且不可思前顾后,有做作之态,《评草书》有这样的论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诀也”作书如果有意为之,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干扰,来束缚作者,书法家就不可能“自然”地抒发情怀,也就很难有佳作产生。苏东坡认为自己的作书之所以能出新意,完全是因为他不刻意模仿古人的创作手法,“无意于佳”,任凭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的结果。苏东坡的审美趣味并不单一,对短长肥瘦、豪放平淡、端庄流利,刚健婀娜,各种风格的作品,只要是“自然天成”他都给以高度的评价。三、宋人尚意书风对苏轼书学观的影响宋人“尚意”的书法美学思想,与晋人“尚韵”的书法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与唐人“尚法”却格格不入。因此,宋代的书法家大都不重法。书法创作抒发个人的情怀,要出于“率意”,有才富于变化,而唐代书法家“皆一笔书也”,笔法单一,着意安排,缺乏节奏感,就更没有“神采”。宋人书法理论中的“尚意”思想,在当时影响、造就了一批书法艺术家,特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堪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艺术大师,从而使得宋代的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大放异彩。时至今日,“尚意”思想仍然熏陶着一代代热爱中国书法艺术的人们。书法尚自然思想发展到宋朝,不仅表现出了独特的内容和特点,而且出现了一位尚自然思想的集大成者———苏轼。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书风自然理论,而且理论和实践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其他书家所不及的,所以说苏轼是真正的尚自然者。“我书意造本无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法,而是在法度完备的情况下,做到无意乃佳。反对矜意做作,刻意装缀。他本人的书法创作便是如此,纵横斜直,大小不一,无意于佳而佳,自然天成。书法又讲究字如其人,苏轼可谓是人书俱佳的典范。参考文献:[1]苏轼.东坡论书.潘运告主编.宋代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2]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真趣”“自然天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