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食品生产企业应填写的记录个

食品生产企业应填写的记录个

来源:华拓科技网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进货名称 规格 数量 生产日期或批号 保质期 进货日期 供货者名称 地址 联系方式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制定本表。 原料验收记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进货名称 生产商 产品许可证编号 合格证明(有或无) 产品执行标准 自检或送检情况 结论 查验人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制定本表。 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入库)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货物名称 入库日期 产品生产日期 产品有效期 入库数量 温度要求: (℃) 保管人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出库)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货物名称 出库日期 产品生产日期 产品有效期 出库数量 领料人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投料记录

日 期 投料时间 种类(原、辅料或添加剂) 品名 使用数量 生产日期或批号 投料次数 投料人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清洁消毒记录

日 期 时间 洗涤(消毒)洗涤(消毒)剂名称 剂配比 清洁、消毒时间 更衣室 生产车间 生产设备 原料暂存间 执行消毒人员 签字 备注 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

日 期 班组 洗涤(消毒)剂名称 领取数量 拟使用范围 退回数量 领取人签字 保管人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制定本表。 半成品检验记录

日 期 班组 样品名称 抽样地点 抽样数量 检验结果 当班组长签字 检验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内(外)包装记录

日 期 班组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包装数量 包装批号 包装人员签字 当班组长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成品检验记录

日 期 抽样时间 样品名称 样品规格 样品数量 样品批号 当班组长签字 检验结果 检验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产品留样记录

样品名称 样品生产日期 样品规格 样品数量 样品批号 留样保管人员签字 撤销留存样品时间 留样保管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产品销售记录

销售日期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产品批号 产品保质期 购货单位或个人 购货人地址 联系电话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运输交付记录

日期 产品名称 产品批号 装车数量 运输条件 ℃ 运输车号 运往目的地 承运单位或个人 装车是 否完好 驾驶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防鼠、防蝇、防虫害检查记录(要求带班长每日前检查)

原料库 日期 防鼠 防虫 防蝇 防鼠 防虫 防蝇 防鼠 防虫 生产车间 成品库 处理情况 检查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制定本表。 温、湿度监测记录(要求带班长每日前检查)

原料库 日期 温度要求 ℃ 湿度要求 RH: 生产车间 温度要求 湿度要求 ℃ RH: 包装车间 温度要求 ℃ 湿度要求 RH: 成品库 温度要求 ℃ 湿度要求 RH: 处理情况 检查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生产设备、 设施名称 维护保养项目 维护保养日期 维护保养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制定本表。 卫生检查记录(要求带班长每日前检查)

生产加工人员 日期 工作衣、帽、口罩 个人 卫生 地面 生产车间 设备及容器 防尘 地面 成品库 产品排放 离墙、离地 处理情况 检查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废弃物处置记录

生产车间 日期 废弃物名称 产生量 处理情况 废弃物名称 包装车间 产生量 处理情况 集中销售(销毁)数量 收购单位(人员)信息 经手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食品召回记录

不合格食品召回原因 日期 经销商 超保质期、变质 规格、数量 经销商 合格食品召回 资金(其他)规格、数量 问题 销售或销毁 数量 收购单位(人员)信息 经手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不合格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处置记录

日期 不合格食品名称 产品批号 规格、型号 数量 产生原因 处置方式 收购单位(人员)信息 经手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 )年度职工培训计划及实施

序号 计划培训日期 计划培训内容 计划培训人员 实际培训日期 实际培训内容 实际培训人员 填表人员签字 备注 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河南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暂行规定》;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所生产的产品标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当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更新时,应及时开展培训。 注:依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2培训制定本表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培训和考核记录

序号 培训人员 姓名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内容 组织培训单位 填表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和《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序号 姓名 年龄 工作岗位 上次体检日期 健康证编号 有效期 填表人员签字 备注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食品安全自查记录 (按照51条进行自查)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采购到销售全程记录)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记录

客户投诉记录

投诉人姓名: 年龄: 职业: 联系电话: 日期:

投诉主要内容 公司(厂)处理意见 诉求 投诉人对处理结果是否满意 签字: 年 月 日 结论: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 参加人员:全体生产人员和全体管理人员 演练场景及记录: 演练地点:公司内 指挥:总经理(厂长) 演练内容: 演练效果及评价 人员到位情况 履职情况 协调组织情况 实战效果评价 部门配合协作 处理结果 演练小结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记录人 评价人 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二条和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及时、快速、妥善地处理我厂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组织处置突发事件,防治安全事故蔓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并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的原则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由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科室要无条件地服从领导小组对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调度和指挥。 (二)确保重点的原则

确保全体行动人员的安全,确保重点部位、重要物品的安全,保护事故现场,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 (三)紧急处置原则

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不同于正常工作,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前提,坚持急事急办和特事特办的原则。各科室及相关人员都要果断、迅速、准确、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

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认定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具有潜在严重危害,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按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大事件”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一套应急处理措施。 一般事件,是指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较严重损害,但不具有“即时致死性”的突发事件。

重大事件,是指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可能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较严重损害,但不具有“即时致死性”的突发事件。 特大事件,是指生产加工的食品具有毒性,“能致人死亡”或“已致人死亡”的突发事件。 四、应急机构与相应职责

1、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由厂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食品生产副厂长担任; 组员:(名单略) 2、组织分工及职责

(1)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2)综合协调组成员:(名单略)

职责:组织协调、上报、通迅联络,制定临时对策,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等。 (3)事件处置组成员:(名单略)

职责:事件现场指挥、执法检查、现场调查、样品采取、物品处置等。 (4)后勤保障组成员:(名单略)

职责:人员救助,保障资金、物资、车辆等。 五、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程序与措施

1、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现者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 2、由组长或副组长立即通知综合协调组,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综合协调组立即通知事件处置组和后勤保障组成员到位,迅速制定临时对策,判断事件级别,并将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事件处置组根据事件级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①发生一般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三级状态”,即由事件处置组成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封存并妥善保管可疑食品,提取样品进行检验。对已进入市场流通的问题食品,立即通知销售部门以予追回。

②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二级状态”,立即上报县质监局,并按上级要求组织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回收、封存或上缴有问题食品,同时向消费者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③一旦发生特大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一级状态”,即在“二级状态”的基础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即企业法定代表人立即宣布停产,迅速向县和县质监部门报告,并及时向社会广泛公告有毒食品相关情况。按上级要求将涉嫌有毒的食品全部追回、销毁,同时积极协助县质监局、卫生防疫等部门进行事故源的排查、鉴定。

5、后勤保障组立即出动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并进行人员救助。

6、综合协调组做好善后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事件全过程进行调查,查明事件发生原因,向上级报告结果并提出整改措施,避免危害程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六、工作要求

1、从生产工艺、技术、设施、材料物资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开展质量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当即整改。加强对企业全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落实食品质量达标逐级负责制,将质量目标分解、下达到各车间、班组和个人,有效地防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2、领导分工明确,部门职责清晰,人员任务具体,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出及时、果断、妥善、有效的处置。 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24小时开机,保证联络畅通,随时待命。 4、树立全局观念,搞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任务。 5、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