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材料“巧”投放,主题、区域互助推——以幼儿园中班创意美工区为例

材料“巧”投放,主题、区域互助推——以幼儿园中班创意美工区为例

来源:华拓科技网
制定适宜的心理辅导方案,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心理辅导教师要为学生设立心理档案,通过问询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校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对心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将这类学生记录在学生各自的心理档案中,为后续的疏导治疗打下基础。

三、全方位、无死角

加强对家长的心理辅导指导,让学生的心理辅导不留死角。父母的陪伴教育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最直接原因莫过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通过家长的陪伴与疏导,可以让孩子的心理压力找到宣泄的出口,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家长没有看过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辅导的书籍或接受过孩子心理健康辅导的相关教育,在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就更无从谈起了,没有条件也没有意识,因此,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指导,让心理辅导全方位、不留死角,这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或印发相关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家长明确更多的心理辅导知识,更好地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让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品行影响,家庭是对孩子进行社会化教育最开始、最直接的场所,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倘若一个家庭缺乏温馨的氛围,家长整天忙着玩手机、喝酒、,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注重对孩子的品行进行教育,不管不顾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使孩子的心理问题受到积压,这种环境影响下的学生往往比较极端,感受不到社会的温暖与他人的热心关注。

还有部分家长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造成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每一位中国家长的心理都能得到体现,这促使他们给予学生过高的心理期盼,粗暴的要求他们必须达到自己的心理预设标准,孩子达不到时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更加严厉地批评教育,报更多的课外辅导班,让本就压力巨大的学生增添更为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心理压力,让其成为了压垮学生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也会让学生走上另一种极端,在学生达不到家长所设定的标准时,为了不受到父母的批评与惩罚,就会对家长采取“哄骗”的,家长高兴,教师不知道,长此以往,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自己。

总之,在当下,我们一定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到日常教育日程上来,层出不穷的学生心理问题触目惊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但同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做到科学地引导和科学地预防,让心理健康教育不留死角,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黎龙辉,刘良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献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5).

[2]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2005.

27

2020/03

管理  德育

幼教园地

材料“巧”投放,

主题、区域互助推

——以幼儿园中班创意美工区为例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程丽娥摘 要:主题探究活动是我园的重要课程形式之一,在我园区级立项美术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创意美术区的创设与组织是研究重点。我们注重结合班级开展的主题探究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兴趣点,在美工区材料的投放中做到五个“巧”,以此促进幼儿和材料有效互动,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让美工区成为助推主题探究活动走向深入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题探究活动;创意美工区;材料投放;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027-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工区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欣赏和个性创作的活动区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主题探究活动是幼儿通过参观、调查、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积累多种感性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目前,主题探究活动是我园的重要课程形式之一,在我园区级美术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创意美术区的创设与组织是研究重点。我们注重结合班级开展的主题探究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兴趣点,在美工区材料的投放中做到五个“巧”,以此促进幼儿和材料有效互动,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让美工区成为助推主题探究活动走向深入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一、材料投放满足主题的探索需要,活动兴趣“巧”激发

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主题活动进程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创意美工区的材料,力求使美工区的开展和主题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当主题探究活动为幼儿美工区的感受和表现积累相关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时,幼儿在美工区大胆的表现和创造便能起到事半功倍

管理  德育

幼教园地

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观察,有针对性地投放有利于主题探索需要的美工区材料时,幼儿对主题活动的探究兴趣也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如,在中班开展“伞花朵朵开”的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画伞、装饰伞、制作伞的创意美术活动,在表现和创作的同时,对伞的了解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一次,幼儿用彩泥做了一把精致的小伞,他们把伞面倒过来当陀螺玩,发现转起来的“陀螺伞”不仅漂亮,而且还很稳!于是,“像伞的玩具”这个新的探究兴趣点产生了!“制作陀螺”这一活动便在美工区应运而生。教师和家长、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可以制作陀螺的材料:牙签、瓶塞、果冻壳、各种形状的硬纸板等废旧材料投放在创意美工区。幼儿在做陀螺、装饰陀螺、玩陀螺的过程中,探究出了更多像伞的玩具,同时也发现了生活中像伞的植物、伞状的物体等。

二、材料投放考虑主题的目标要求,教育目标“巧”落实

为了促进主题探究与区域游戏的相互融合和助推,每一次为美工区提供材料时,我们都仔细分析主题进程中的现阶段目标,考虑其与美工区内容的匹配性,选择有助于达成本阶段主题探究目标的材料进行投放。

比如,在“番薯大作战”这一主题活动的探究过程中,我们结合阶段目标,“激发幼儿探究番薯的兴趣,能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番薯的内外部特征和用途”,提供了各种形态不同的番薯及各色颜料、彩泥、彩纸、牙签等,鼓励幼儿运用彩绘、剪贴、雕刻等不同的方法大胆塑造。系列番薯的创意美工活动,幼儿在看、摸、闻、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番薯的形态、质地、用途,提升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一旦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教育情境,创作的兴趣和灵感就能得到进一步激发。当幼儿和材料积极互动,认知、审美、表达、表现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们通过美工区和主题活动的巧妙融合,教育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三、材料投放根据主题开展进程,教育时机“巧”把握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在预设和生成中不断深入探究,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探究,灵活地投放适宜的美工区材料,让美工区的创作内容成为主题活动经验表征的一个重要形式。而主题的持续推进,也为美工区注入新的内容,使材料持续地发挥它的魅力,吸引着幼儿不断创作。

例如,从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进行到“春天的植物”这一阶段时,我们投放各色彩笔、手工纸、彩泥、纸杯、皱纹纸等,鼓励幼儿用剪、贴、拧、折等技能创作各种美丽的春花,在主墙上布置一个“春天的大花园”;随着主题“春天的动物”的活动开展,我们引导幼儿制作“染纸蝴蝶”,并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墙面上“春天的大花园”中贴有各种不同形态的“染纸蝴蝶”范例供幼儿欣赏;折好蝴蝶形状的宣纸蝴蝶、正方形宣纸、各色颜料、五彩毛根等供幼儿自主创作。他们对春天的感知和经验在这里得到分享

28

2020/03

和展示,体验了成功和交流的乐趣。

四、材料投放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活动内容“巧”调整

在创意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中,我们结合具体的主题开展内容,并遵循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投放美工区的材料,力求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秋天真美”的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们在美工区中投放了各种笔、皱纹纸、废旧报纸、旧图书及秋天的水果和蔬菜,让幼儿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运用各种方法,大胆创造“水果娃娃”“蔬菜娃娃”;当幼儿不满足于水果和蔬菜的创作后,他们把捡来的各种各样的落叶拿到美工区,“美丽的叶贴画”“树叶拓印画”令美工区生趣盎然;一段时间后,当幼儿对树叶创作不再兴致勃勃了,我们又将美工区的内容及时做了调整:我们在主题墙上用报纸和幼儿一起布置一棵大树,让其帮“大树妈妈”找“树叶宝宝”,他们的兴趣就又上来了,开始尝试各种“树叶宝宝”的线描画、剪贴画等。

创意美工区给了幼儿足够的游戏空间,让幼儿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但是幼儿的兴趣和游戏水平也是会随时间的推移及主题活动的推进而改变,这就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及时调整创意美术区的内容,并投放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新的兴趣和需要。

五、料投放力求开放性和互动性,游戏区域“巧”整合

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我们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让美工区的材料与其他区域互动起来,更具开放性和对话性,有助于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比如,在主题活动“好忙好忙的市场”开展过程中,美工区制作出的各种美味的糕点糖果放到了“来一份”的货架上;设计出来漂亮的花格子墙纸经过“巧姐布衣”的买卖,布置在了“娃娃家”的墙壁上;制作的新款服装和各种道具也在“舞动空间演出服饰出租”里供不应求;“新华都超市”里幼儿巧手包装过的礼品最受大家欢迎;为迎接“小小商贸会”主题展示活动的开幕,幼儿设计出来别具一格的海报和门票……当创意美工区与其他区域实现充分互动,材料更加开放,幼儿在游戏中也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从而让“市场”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幼儿的经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的主题探究也更加地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和合作性也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进程中,创意美术区材料的投放始终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具有层次性和多样化,做到五个“巧”,从而实现幼儿在美工区中自主、自如、自由地表达、表现,进而让主题活动的深入推进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孔月琴.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设计与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