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省出口商品具体结构分析

安徽省出口商品具体结构分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安徽省出口商品具体结构分析

1、初级产品出口结构。整体上,安徽省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呈下降趋势。 2000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例为13.35%,以后以比较快的比例下降,2009下降到9.5%。其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所占比重较大,其变化趋势也是和初级产品一样呈下降趋势;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占总出口比呈下降趋势;动、植物油脂类产品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其本身占初级产品的份额很小。初级产品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其占比进一步下降,其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

2、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整体上,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占总出口的比例都在86%以上,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2000年工业制成品比例为86.65%,2006年达到93.78%,但由于受美国爆发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进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7年这一比例开始下降,到2009年下降到90.49%,降幅不大。其中,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与杂项制品占工业制成品比较大;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占比也在10%以上;占出口比例最小的是未分类的商品。工业制成品中各类商品的出口的上升态势与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比重的上升态势趋于一致。 (三)、安徽省出口商品的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从出口贸易方式看,虽然其比例从2002年的81.62%下降到2007年的70.52%,之后2009年有短暂的回升,但是一般贸易占出口商品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一般在70%以上;加工贸易出口所占份额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主要集中于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其他类型的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例不大。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由2002年的16.66%上升到2007年的26.92%,上升不较明显,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07年开始下降,到2009年,比例达到18.82%,下降幅度比较大。来料加工装配所占份额一直维持在1%左右。可以看出,近年,安徽省一般贸易所占份额在下降,加工贸易所占份额有所上升。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般贸易在出口贸易结构中占比例很大,且呈下降趋势,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所占比例最大。

表2 安徽省部分年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表

年份

一般贸易出进料加工贸来料加工贸其他类型的加

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 5 -

口占总出口比重(%)

易占总出口比重(%) 易占总出口比重(%)(%) 2002 81.62 16.66 1 0.72 2007 70.52 26.92 1 1.56 2009

74.16

18.82

1

6.02

工贸易占总出口比重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洪世勤,黄向梅:《中部地区外贸结构优化的个案研究》,经济纵横,2011年第9期。

(四)、安徽省出口商品的贸易地区结构分析

2006年,安徽省对外贸易出口的十大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阿联酋、新加坡、意大利。安徽省进出口市场过比较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6年对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韩国五大市场出口占全省的54%;二是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和进口国家(地区)存在错位。2006年进、出口排名都位于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仅有5个,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安徽省对其进口额仅占其出口额的31.5%,贸易顺差达6.6亿美元。当前,我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比较多,而安徽省贸易顺差主要集中于这两个市场,这增加了安徽省外贸的不确定风险。

表3 2006年安徽省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国家 美国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阿联酋 新加坡 意大利 出口额

9.61

5.01 4.52 3.92 2.42 1.97 1.96 1.76 1.73 1.66 国家 智利 日本 澳大利亚 德国 巴西 韩国 美国 加拿大 秘鲁 进口额

9.42

6.83

6.77

6.03

3.34

3.17

3.03

2.0

1.75

1.39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局《安徽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省内区域结构分析

合肥市在安徽省各市对外贸易地位中占绝对优势。自2001中国入世以来,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其贸易进出口总额处于上升趋势。其中,马鞍山、芜湖和铜陵是分布在

皖南地区且处于主导地位的三个城市;与它们三个城市相比,安庆、滁州和蚌埠对外贸易额只有几个亿美元,剩余10个城市对外贸易额不到1亿美元。总体上来看,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区域主体集中在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4市。2010年安徽省过亿的城市达到17个,其中合肥、铜陵、芜湖和马鞍山4市进出口额占全省总进出额的70%以上。

皖中在安徽省全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最大,皖南次之,皖北最小。其中,皖南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比例由2001年的27.51%上升到2008年的 47.47%,2009年回落到

张晓宏:论安徽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

39.47%,2010年又回升为41.72%,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包括省会城市合肥在内的皖中地区,对外贸易份额在安徽省对外贸易额中的占比平均在50%,所占比例较大;皖北在安徽省对外贸易中的占比在8%以下,所占比较小。从整体情况看,皖北与皖中、皖南对外贸易的差距很大;皖中与皖南2001年差距较大,但2006年后差距开始呈现缩小的态势。 (六)、安徽省对外贸易的主体结构

1.从各年增长情况看,2003-2008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出口额逐年上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出口额在2009年有所回落,但外资企业出口额继续上升,2010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出口额呈现回升态势,而外资企业出口额反而下降。其中,2003-2005年,国有企业出口额是最大的,民营企业出口额第二,外资企业出口额第三。除了2009年之外,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民营企业的商品出口额超过国有企业,成为第一,国有企业出口额降为第二位,外资企业出口额没有发生变化,仍为第三位。

2.从各年同比的增长比例情况来看,2003-2008年,民营企业的增长比例呈上下波动

的态势;国有企业同比增长比例由2007年的28.2%下降到2009年的-23.2%,2010年回升到29.4%;外资企业由2004年的66.6%一直下降到2009年的-15.4%,2010年回升到45.4%。外资企业同比增长有所提升,这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2009-2010年间同比增长比例下降不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2003年,安徽省国有企业出口额为16.4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出口之和只有14.2亿美元,还不及国有企业的对外贸易额。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2004年迅速发展,到2010年民营企业出口额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最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总之,安徽省已经基本形成了出口主体多元化格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