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族文化对广西旅游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

民族文化对广西旅游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

来源:华拓科技网
Culture and Society

文化与社会

CHINA FLIGHTS

中国航班

民族文化对广西旅游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

林菁|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摘要: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内

键。广西本土的文化形象众多,如刘三姐,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梧州艇仔粥,还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因此,一个地方在旅客眼中的旅游形象对于此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尤为重要。广西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本文将从广西的少数民族旅游业现状、文化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浅要分析民族文化对广西旅游形象的塑造作用。

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形象;

旅游产业

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的激烈,尤其在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大小小景点的开发,使得旅游形象对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逐渐加深。广西作为我国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底蕴,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优势,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当地旅游形象塑造产生积极作用,是一个很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

广西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地理资源优势1 广西民族旅游业面临的现状以及历史文化优势,尤其是散落在广西各地的少数民族村落,更是天然的旅游景点。但如今,广西旅游业仍然十分落后,究其原因,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两点。

1.1 宣传不到位

缺乏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是目前广西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如今,大部分人对于广西的印象,仍旧只是停留在少数民族众多这个层次上,但对于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并不了解。公众接触到的信息不足以吸引人们亲身前往去体验,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宣传不到位,就没有办法吸引到游客,因此才导致了如今这一局面。

1.2 缺乏鲜明的文化形象

纵观国内旅游市场,大部分旅游业发达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对外形象。如河南嵩山,人们提到嵩山的第一印象便是少林寺,嵩山少林寺已经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可以吸引到很多的游客。因此塑造一种为大众所熟知的文化形象十分关

壮族民歌等,但大部分都不为人所熟知。因此,塑造一个鲜明的,让大家所熟知的文化形象,是广西旅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出,广西所缺的不是文化底蕴,也不是地理风光,所缺的是塑造一个足以吸引人们的旅游形象。宣传的不足,缺乏合理的有效的塑造旅游形象的方法,导致当地的旅游景点的名气并没有打响,大好的旅游资源完全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由于资源并未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益,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也并不上心,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找到一种有效的,合理的开发模式,合理的利用自身资源对旅游形象进行塑造成了当地人当务之急。

2.1 2 广西民族文化优势

悠久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广西地处中南边陲,是我国的一大少数民族聚集地,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这11个少数民族。先秦时期,广西属于百越,形成了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的百越文化,秦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征服百越,广西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出现文化融合现象,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独居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再者,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有着迤逦的自然风光,结合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十分有利于塑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形象。

2.2 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广西有着12个民族,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这片富饶繁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劳作,共同生活,衍生出了很多独居广西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如在服饰方面,壮族男子青布对襟上衣,女子无领斜襟滚边上衣,苗族女子的披披领、背帕、青色百褶裙、蜡染裙;在节庆方面,有着多种多样的祭典,有瑶族盘王节、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旅游节、北海珍珠节、柳州国际奇石节、壮族三月三日歌节等;饮食方面,有老友粉、

有彝族的“秆秆酒”、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等。

2.3 艺术资源丰富

广西的民歌多姿多彩,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口口相传,不断完善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壮族的民歌更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广西的土著民族,广西有壮族1482万人,占全广西人口的33%,同时,壮族也是全国所有少数民族里人数最多的民族。壮族儿女,无论男女,都从小便学习民歌,老一辈口口相传,各个能歌善舞,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不仅仅是民歌,在绘画、建筑、戏剧文学、雕刻、工艺品等方面,广西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民族戏剧原创性代表作品有桂剧的《九毕惊梦》、彩调剧的、邕剧的《红布根》、粤剧的《双结缘》、壮剧的《阴阳》、苗剧的《友蓉伴依》、侗剧的《助郎娘梅》,这些都是广西旅游业不可估量的财富。

形象

3 合理开发民族文化塑造旅游

虽然广西拥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发展

历程、多样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艺术资源,但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为广西塑造一个为人所熟知的旅游形象,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才是关键。

3.1 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技术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变得极为方便,而网络也变成了一种极佳的宣传手段。金元浦指出,中国的文化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依赖于传统文化的文化演出、民族手工艺等。第二层次是以出版社、电视为代表的事业单位经过市场化发展形成的常态文化产业。而第三层则是基于互联网形成的创意产业新业态,其中包括动漫、网络文化、网游,创意设计等。而目前,大部分旅游产业都处于第三层次,基于自身的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创意产业,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广西应紧跟时代,利用好自身人文和地理上的优势,再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出一批独居特色的创新产业。当地也可以通过鼓励民众,进行自媒

209

《跑莱园》CHINA FLIGHTS

中国航班

Culture and Society

文化与社会

体,电商等行业,通过传统服饰、传统民族手工艺品输出的形式,将广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塑造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

3.2 加大扶持力度,构成良性循环

上文曾提到,如今广西所面临的现状,处在一个恶循环当中,旅游产业落后,无法创收,转而无法提供更好的旅游设施的建设,以此陷入恶性循环。想要打破这一循环,必须从一点切入。当加大扶持力度时,大力建设旅游设施,民众才会从事旅游产业,只有旅游设施完善,旅客体验感增强,人们才会被这里所吸引,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3 增加旅游项目,留住更多游客一个景点,只有旅客感到满意了之后,对这里的评价才会更高,才会愿意为这里进行免费的宣传,因此如何提升旅客的体验感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开发民俗文化,增加民俗项目。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也时时刻刻体现在广西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真切的体验一下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状况,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让游客和广西人民同吃同住,邀请游客参与到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仪式当中,甚至

可以进一步,以此为媒介,举办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或者商业合作活动,让世人更加清晰的了解广西,认识广西。

(2)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今,科技发达,可以考虑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凭借广西的自然风光底蕴,录制虚拟现实影响,通过互联网向外传播,人们可以通过VR设备实现“异地旅游”,从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在人们心中塑造广西的旅游形象。

3.4 吸引专业人才,运用科学理论建设旅游产业

人才是第一财富。广西可以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或者在本地培养专业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建设当中。就目前来讲,与民俗旅游的客观需求相比,广西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落后的,让专业人士参与到当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建设,去完善广西的旅游业,才会让广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形象对于一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广西想要塑造一个人们熟知的旅游形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从民族文化入手,开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结合新型的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外进行文化输出。让广西少数民

族文化不再隐藏在云贵高原之上,而是走入大众的视野,让大家了解,去感受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在人们心中树立起具有广西特色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广西游玩,让广西旅游产业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刘雯.广西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8,38(5):27.

[2]王成,梁晓宇.广西少数民族村落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宣传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3):83-84.

[3]李鑫.基于文化形象塑造的广西文化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4):59-60.

[4]贤成毅,俸思帆.基于可持续分析框架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6):6-13.

[5]姜飞.民歌对广西旅游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6]甘安顺.发挥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2(6):78-80.

[7]叶祖森.试论广西民俗旅游的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12):19-20.

[8]唐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创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4):79-81.

4 结语

(上接第191页)

生物传感器技术包括指示生物和生物传感器。指示生物包括细菌、藻类、底栖软体动物、浮游生物和鱼及某些植物。

4.3 海洋探测传感器应用

(1)真正用于海洋环境现场在线监测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只有溶解氧、pH、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氨氮,而且这些传感器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用于定点连续长期的传感器,例如DO感器的污染和响应时间问题。许多工业和航天航空用现代传感器已得到快速发展,有了一批成熟的产品,但还不能直接移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恶劣的环境、被测对象的复杂性及各种干扰因素都给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是环境污染监测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过程及生物学行为因此应把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特别是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及其集成技术作为海洋监测高新技术来发展。

(2)发展微机械电子系统分析技术。海洋污染和生态环境监测的难度,一是涉

及化学过程;二是某些物质处于微量或痕量;三是涉及生物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从国外的经验看,直接进行传感器监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研制传感器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和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在发展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及其集成技术的同时,积极发展微机械电子分析系统技术,即采用现代微机械电子系统(MMES)的思路,将许多化学分析测定过程进行高度的集成和优化,发展现场在线自动监测的微机械电子分析系统,也就是说,把仪器搬到现场。

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学与

(1)油污染监测和报警传感器和仪器美国ENDECO公司研制了拖曳式油污染萤光现场测量装置,能监测油的含量、油膜厚度、现场温度和浊度。法国研制了漂浮式报警器,敏感元件是有机膜,当油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膜自动破裂,发出报警信号。德研制的油污探测器,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或萤光计测油种及其浓度,超标时在20s内可发出报警信号。英国研制了用微波测表面碳氢化合物的油污染报警器。国内交通部某研究所研制了基于测电导率的油污染报警器。

(2)化学传感器或仪器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发展比较快的是光纤化学传感器、气体敏感化学传感器、离子敏感化学传感器。例如测量浓度的光纤化学传感器、阵列式复合气敏传感器、超微粒子感应膜多功能集成化化学传感器、铵离子敏传感器。

(3)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技术基于生物种群或群落及个体对外来物质或生物环境变化的生理、生化、细胞的响应。

210

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1739);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编号:19ZYJS007)

参考文献

[1]丁磊,孙群.海洋环境模拟与探测技术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8.20.

[2]李德鑫,陈曦,潘龙,等.海洋环境雷达探测效能评估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7(7):2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