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甜高梁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甜高梁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来源:华拓科技网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158~160 Acta Ag6cuhurae Jiangxi 甜高梁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李文亮,边呜镝,王海波 (吉林大学农学部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实验结果表明:用2.O%NaOH+2.O%HC1预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纤维素含量可以达到52.56%,显著高于未经处 理的甜高梁秸秆粉;甜高梁秸秆粉经2.O%HC1+2.0%NaOH预处理后,糖化效果优于其它处理;当糖化温度为50℃时,甜高 粱秸秆粉的糖化率最高;反应体系的pH为5.O时,糖化率最高;糖化时酶加量以15 IU/g为宜;3种突变茵株比较而言,1w179 发酵产乙醇比较高,乙醇终浓度为15.48 L。 关键词:纤维素酶;甜高梁秸秆;乙醇;糖化 中图分类号:¥514.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3—0158—03 Studies on Production of Ethanol by Fermentation of Sweet Sorghum Stalk LI Wen—liang,BIAN Ming—di,WANG Hai—bo (Depa ̄ment of Agronomy,Jilin University,Changehun 130062,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by fermentation of sweet sorgham stalk was ca ̄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llulose content in sweet sorghum stalk powder pretreated with 2.0%NaOH+2.0%HC1 could reach 52.56%.being signiif- candy higher than that in untreated sweet sorghum stlak powder.Pretreatment of sweet sorghum stalk powder with 2.0%HC1+2.O% NaOH had better saechariifcation effect than other treatments.As the sacchariifcation temperature was at 50℃or the pH—value of the reaction system was 5.0,the sacchariifcation rate of sweet sorghum stalk powder was the highest.The optimum enzyme supplement for the saechariifeation was 15 IU/g.Among three kinds of mutant strains,the ethanol yield through lw179 fermentation Was the highest, being 15.48 L. Key words:Cellulase;Sweet sorghum stalk;Ethanol;Sacchmification 1材料与方法 反应时间内,分别取1 mL酶解液测定溶液中的葡萄糖和 1.1材料菌株:1wl02、1w109、1w179由实验室分离所 纤维二糖,计算糖化率。 得,鉴定其为试验条件下的高产突变菌株;甜高粱秸秆: 1.3.3糖化温度对甜高梁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在250 由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分子实验室提供;试验中所用其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2 mL稀释适当倍数的纤维 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素酶液和0.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pH 5.0)至100 1.2仪器与设备HYG—II转式恒温调速摇瓶柜;分 mL,加入4 g经2.0%HC1+2.0%NaOH预处理后的甜 光光度计;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PHS一9V型酸度计;电 高粱秸秆粉,充分摇匀,将上述三角瓶放人恒温水浴振荡 子天平;冰箱;电热恒温培养箱;蒸汽灭菌器;秸秆粉 器中,在转速100 r/min、pH 5.0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 碎机。 反应 。在不同反应时间内,分别取1 mL酶解液测定 1.3方法 溶液中的葡萄糖和纤维二糖,计算糖化率。 1.3.1甜高粱粉的预处理称取甜高梁秸秆粉,用酸、 1.3.4 pH值对甜高粱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在25O 碱在室温(25 oC)下预处理5 d,固液比为1:10,再用酸、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2 mL稀释适当倍数的纤维 碱中和1 d,自来水充分冲洗后在70℃烘干备用。 素酶液和不同pH值的O.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至 1.3.2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在250 100 mL,加入4 g经2.0%HC1+2.0%NaOH预处理后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2 mL稀释适当倍数的纤维 的甜高粱秸秆粉,充分摇匀,将上述三角瓶放入恒温水浴 素酶液和0.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pH 5.0)至100 振荡器中,在转速100 r/min、温度50 oC、pH 5.0条件下 mL,加入4 g分别经2.0%HC1、2.0%NaOH和2.0% 进行反应 。在不同反应时间内,分别取1 mL酶解 HCI+2.0%NaOH预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充分摇匀, 液测定溶液中的葡萄糖和纤维二糖,计算糖化率。 将上述三角瓶放人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转速100 r/ 1.3.5酶加量对甜高粱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在250 min、温度50℃、pH 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在不同 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加入2 mL不同酶活性的纤维素 收稿13期:2009—12—31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农学部青年基金项目(4305050102E7)。 作者简介:李文亮(1969一),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研究工作。 3期 李文亮等: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159 酶液和0.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pH 5.0)至100 mL, 粱秸秆粉的糖化率迅速增加,甜高粱秸秆粉经2.0%HC1 加入4 g经2.0%HC1+2.0%NaOH预处理后的甜高 +2.0%NaOH预处理后的糖化效果优于其它处理,这可 粱秸秆粉,充分摇匀 ” ,将上述三角瓶放入恒温水浴 能是因为甜高梁秸秆粉经预处理后,部分除去了木质素 振荡器中,在转速100 r/min、温度50℃、pH 5.0条件下 和半纤维素,底物润胀,增大了纤维素酶与底物接触的机 反应48 h,分别取1 mL酶解液测定溶液中的葡萄糖和纤 会,提高了纤维素酶的水解作用。 维二糖,计算糖化率。 2.3温度对甜高梁秸秆糖化效果的影响在不同温度 1.3.6甜高粱秸秆发酵产生乙醇在250 mL具塞三角 下对经2.0%HC1+2.0%NaOH预处理后的甜高粱秸秆 瓶中加人经2.0%HC1+2.0%NaOH预处理的甜高梁 粉进行水解糖化,实验结果见图2。 秸秆粉,浓度为1 0%,添加适量的硫酸氨(浓度为 1.0%),反应体系pH 5.0,灭菌,按酶加量15 IU/g加入 过滤除菌后的纤维素酶,50 cc下酶解8 h,调节温度为35 ℃,按10%体积接入不同种子液,在35℃下静置培养48 h后测定乙醇产量 。 2结果与分析 2.1预处理甜高粱秸秆的各组分含量 甜高粱秸秆粉 (过40目)经过2.0%的盐酸处理、2.0%氢氧化钠处理 一斛 梁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4 及2.0%的盐酸和2.0%氢氧化钠复合处理(先用2.0% 加印如 如加m O 时间(h) 如 ∞ 如 的盐酸处理2.5 d,大量水冲洗后,再以2.0%氢氧化钠 图2糖化温度对甜高梁秸秆粉糖化的影响 处理2.5 d),可以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提高纤 维素的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 图2结果表明:从4 h开始,糖化温度为50 clC处理 表1 甜高粱秸秆经预处理后各组分含量的变化% 的各个时间点的糖化率与其它温度处理对应糖化率相 比,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P<0.05)。可以看出,当糖化 温度为50℃时,甜高梁秸秆粉的糖化率最高,这与纤维 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相一致。 2.4 pH对甜高梁秸秆粉糖化效果的影响用不同pH 的柠檬酸盐缓冲液分别配制2.0%的甜高粱秸秆粉溶 液,在50℃下进行糖化实验,考察pH对甜高粱秸秆粉 从表l可以看出,经过2.0%NaOH+2.0%HC1预处 酶解糖化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理的甜高粱秸秆粉纤维素含量可以达到52.56%,显著 高于未经处理的甜高梁秸秆粉。 2.2预处理方法对甜高梁秸秆糖化效果的影响 过60 目的甜高粱秸秆粉经2.0%的盐酸、氢氧化钠预处理后, 懈 进行糖化实验,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葡萄糖和纤维二糖 含量,计算糖化率,实验结果见图1。 攀 0 4 8 12 l6 20 24 28 32 34 时间(h) 图3 pit对甜高粱秸秆粉糖化的影响 图3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4 h开始,pH值为5.0 处理的各个时问点的糖化率与其它pH值处理的对应糖 化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以看出, 当反应体系的pH为5.0时,糖化率最高,当pH为6.0 时间(h) 或7.0时,糖化率明显下降。 图1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粉糖化的影响 2.5加酶量对甜高梁秸秆粉糖化效果的影响纤维素 由图1可以看出,未经预处理的甜高梁秸秆粉糖化 的酶解糖化是纤维素酶多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纤 率很低,酶解24 h糖化率仅为10.5%,预处理后的甜高 维素酶的用量对甜高梁秸秆粉糖化效果的影响较大。本 实验研究不同加酶量反应48 h后的糖化率,结果见图4。 加 16O 江西农业学报 22卷 lJ瓣 檠 舳 ∞如∞如加 0 5 10 l5 20 25 30 酶量(IU/g) 图4加酶量对甜高梁秸秆粉糖化的影响 图4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5 IU/g和10 IU/g加酶 量处理的糖化率与其它各组之问有显著性差异(P< O.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可知,当酶加量小于 15 IU/g时,随着酶加量的增加,糖化率上升;当酶加量大 于15 IU/g时,随着酶加量的增加,糖化率变化不明显。 因此对于经2.O%HCI+2.0%NaOH预处理后的甜高 粱秸秆粉,酶加量以15 IU/g为宜。 2.6甜高梁秸秆发酵产生乙醇结果按10%体积分别 把1wl02、1w109、1w179接入预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在35 ℃下静置培养48 h后测定乙醇产量。结果见表2。 表2甜高梁秸秆粉经不同菌种发酵产乙醇结果 由表2可知:采用1w102、1w109、1w179进行同步糖化 发酵,将纤维素的酶解糖化与乙醇发酵结合在一起,随着 纤维素水解形成的葡萄糖被迅速转化为乙醇,葡萄糖对 酶水解的反馈抑制被消除,纤维素的糖化效率与乙醇产 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整个发酵周期需要54 h,乙醇终 浓度均值为l4.49 L。3种突变菌株比较而言,1w179 发酵产乙醇比较高。 3结论 经过2.0%NaOH+2.0%HCI预处理的甜高梁秸秆 粉纤维素含量可以达到52.56%,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 甜高粱秸秆粉;甜高粱秸秆粉经2.0%HC1+2.0%NaOH 预处理后,糖化效果优于其它处理;当糖化温度为50℃ 时,甜高梁秸秆粉的糖化率最高;反应体系的pH为5.0 时,糖化率最高,当pH为6.0或7.0时,糖化率明显下 降;糖化时酶加量以15 IU/g为宜;3种突变菌株比较而 言,1wl79发酵产乙醇比较高,乙醇终浓度为15.48 g/L。 参考文献: [1]李宁,李艾,张会彦.一株耐高温高产酒精酵母浓醪发酵工艺 的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73-76. [2]宋瑶,缪礼鸿,高素芹,等.耐高温酒精酵母菌株的筛选及发 酵能力比较[J].中国酿造,2009,(5). [3]Kiran S,Sikander A,Lkram—ul—Haq.Time course study for yeast invertase production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J].J.Bi一 0l_Sci.,2003,3(11):984~988. [4]刘小翠,赵思明,王莲.籼米甜酒的发酵动力学及工艺优化 [J].食品科学,2007,(12). [5]易弋,黎娅,伍时华,等.木薯粉酒精浓醪发酵条件的优化 [J].中国酿造,2008,(23). [6]伍时华.蒋常德,易弋,等.木薯酒精浓醪发酵中液化条件的 优化[J].食品科学,2007,(10). [7]Dien B S,Cotta M A,Jeffries T W.Bacteria engineered for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current status[J].App1.Microbio1.Bioteehn- o1.,2003,63:258~266. [8]兰钊,唐美琼,韦珂,等.呼吸缺陷型耐糖耐高温酒精酵母菌 种的筛选[J].生命科学研究,2009,(3). 9]Hanson J R.The chemistry of the bio—contorl agent,Trichoderma harzianum[J].Sci.Prog.,2005,88:237~248. [1O]卢晓霆,张太日,闫俊,等.玉米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 研究[J].中国酿造,2009,(7). _】1]饧立彦,尚会建,郑学明,等.非食用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的研 究现状[J].河北工业科技,2009,(5). [12]张扬健,向威达,周涛,等.我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趋势分 析[J].中国能源,2009,(1). [13]Krisztina Kovrcs,George Szakaes,Guido Zaeehi.Comparativ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retreated spruce by supematants,whole fermentation broths and washed mycelia of Tr/choderma reesei and Trichoderma atroviride[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 100:1350~1357. [14]朱振兴,聂俊华,颜涌捷.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 的化学预处理技术[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9). [15j MoiserN,Wyman C,Dale B,et a1.Featuresofpromisingteehnol— ogles for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J].Bioresouree Technology,2005,96:673~686. [16]彭源德.纤维质生物降解制备燃料乙醇研究现状[J].中国 麻业科学,2009,(s1):101~107. 17]柳羽丰,王滨生,王佳祥.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综述[J].化学 工程师,2009,(7):53~55. [18j余醉,李建龙,李高扬.利用多年生牧草生产燃料乙醇前景 [J].草业科学,2009,26(9):62~69. 『l9]Ljungdahl L G.The eellulase/hemicellulase system of the anae. robic fungus orpinomyces PC一2 and aspects of its applied use  IJI.Ann.N.Y.Acad.Sci.,2o08,1125:308~3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