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音乐欣赏(中国民歌)教案

音乐欣赏(中国民歌)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课 程 教 案

2015 ~ 2016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 程 名 称 主 讲 教 师 职 称 系 (部) 名称

编写时间: 2016 年 3 月

音乐与形体 张钰

信息工程系

课程名称 音乐与形体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 总学时/学期学时 38 课堂讲授学时:38 实验(实践)学时: 学时分配 授课学生系别/专业班级/人数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 ) 教材名称 中职生音乐素养 (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教学参考书 授课教师姓名 张钰 专业技术职务 教师 从事专业 行政职务

理论课教案

授课章节名称 第二章 中外民歌 第一节 《茉莉花》 第二节 《小河淌水》 1.知识目标:通过交流与鉴赏、听辨与反馈、创造与表现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国民歌,简单介绍民歌三大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上网以及运用软件等电子设备查找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及资料的筛选与整理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与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合作伙伴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音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欣赏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学唱 掌握不同的民歌歌曲的演唱。 了解民歌种类及民歌曲风并弹奏演唱。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师生互动法、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更新、补充、删节的教学内容 2课时 计划课时 教学结构安排 教学环节(可在此基础上有所增添) 教学活动 时间安排 在上课前,老师先介绍一款关10分钟 于音乐方面的小游戏(节奏大师),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够迅速引起注意,并且运用手机试玩一下这款小游戏,一方复习导入 面可以在学习歌曲之前练习音乐的节奏感,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很快对音乐产生兴趣。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预习的作教师活动设计 让大家运用手机小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设计 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这两首歌曲的了解。 业,让同学们分别感受一下西北民歌和江南民歌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运用一下电子软件进行生动而有趣的新课程。 师:中国民歌,中国民歌大致30分利用多媒体让分为几个类型?(劳动号子、山歌、钟 学生欣小调) 赏《茉莉花》、1. 首先要进行小组分组讨论,找《小河出大家最为熟悉的能够代表西北淌水》,并给学民歌和江南民歌的歌曲,然后进行生讲解讨论,并且运用多媒体打开QQ音两首歌曲的创乐,找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背景《茉莉花》这两首代表作品,让学然后教授学生生首先聆听并熟悉音乐试着跟唱。 学习演师:大家听了这两首歌,有什么感唱。 受呢?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感受出大新授(详细) 西北的大山里一种奔放、豪爽的感情,《茉莉花》感受出江南小桥流水,温婉、细腻的感情)。 2. 其次打来电脑中的播放器(优酷),查找这两首民歌的MV,用直观感觉来感受歌唱家是怎么样表达这两首歌的唱法与感情的。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由歌手阿宝演唱,歌曲中略带方言,演唱时声音洪亮,有一种在山野间唱山歌的感觉,唱出了西北人民的奔放、粗狂、豪爽的感情。《茉莉花》由著名歌唱家演唱,声音轻让学生学习演唱《茉莉花》、《小河淌水》。 柔、婉转,唱出了江南人民的优美、细腻、温婉的感情。 1、歌曲《茉莉花》创作背景 扬州民歌《茉莉花》传承了扬州文化精髓,以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美的热爱,至今仍然散发着茉莉芬芳。我国最早刊载《茉莉花》歌词的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间,记载了《西厢记》的剧词,没记曲谱;中国最早刊载《茉莉花》曲谱的是道光十七年(1838)(在《乐歌考源》上又说是1837年)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茉莉花》最早名称叫《双叠翠》,以后才称为《鲜花调》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乐形态上有着不同演绎。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评论家易人、冯光钰和钱国桢在各自的论述中,都是以扬州的《茉莉花》为最基本的形态。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常作女子簪发之用,还成为了熏香的材料之一,影响着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日常生活;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这首中国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国哲学家卢梭的《音乐辞典》中就有收录,而曲谱则是在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于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一书中被记录下来 ;意大利作曲家吉亚卡摩·普契尼将该曲重新编曲成女声合唱,作为音乐主题用于1926年首演的歌剧《图兰朵》。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2、歌曲《小河淌水》创作背景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感情真挚、内在,音区较高,音域较宽,表现出少女的活力与纯情,是一首经典的民歌作品,其中朱逢博演唱的《小河淌水》,以轻松、优美、抒情、浪漫为特点,甜甜的滋味让人倾倒,陶醉在诗一般情景境中,浮想联翩。《小河淌水》诞生于1947年春云南大学月亮高悬亮汪汪的一个夜晚。 (山歌、小调)P15 3、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书中P16 4、学习演唱《茉莉花》、《小河淌水》,让学生根据两首不同的歌曲分组,运用多媒体进行歌曲演唱、PK、打分,评选出今天唱的最好的两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并给予奖励。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欣赏并了解了《茉莉花》、《小河淌水》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并进行了学习演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