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目前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
A. 总分行制
B. 单一银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2. 商品流通中货币的发展顺序为( )
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B.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C. 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D.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作为价值的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4.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
A. 增加2倍
B. 增加1倍
C. 减少1倍
D. 不变
5.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式可表示为( )
A. Md=f(p,γb,γe,W)
B. Md=RPY
C. Md=M1+M2=L1(y)+L2(r)
D. Md= Ms
6. 某国某年的名义利率为20%,而通货膨胀率达13.5%,那么实际利率为( )
A. 6.5%
B. 16.75%
C. 5.73%
D. 2.865%
7. 金融市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金融交易的程序分类,可将金融市场分为( )
A. 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B. 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C.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D. 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8.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跌,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的一种货币现象是( )
A. 通货膨胀
B. 通货紧缩
C. 公开市场业务
D. 价格波动
9. 利息是( )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 借贷资本
C. 外来资本
D. 银行贷款
10. 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国外净资产
B. 央行对的债权
C.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 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11. 我国货币的首先目标是( )
A. 促进经济增长
B. 稳定货币
C. 促进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平衡
12. 货币在( )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A. 支付国际贸易差额
B. 购买外国商品
C. 对外援助
D. 支付外国劳务费用
13. 各国、公司、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在某国境外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是( )
A. 欧洲债券
B. 外国债券
C. 国际债券
D. 债券
14. 利率水平的变动只能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要调整总供求的结构和趋向,需要( )
A.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B. 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C. 适当的利率水平
D. 合理的利率结构
15. 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以货币所实际对应的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需求称为( )
A. 名义货币需求
B. 宏观货币需求
C. 微观货币需求
D. 实际货币需求
16. 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让渡的权利是( )
A. 资本的所有权
B. 资本的使用权
C. 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 既无所有制权也无使用权
17. 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作为( )
A. 世界货币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贮藏手段
18. 1985年至19年,我国经济持续过热,总需求膨胀以及物价改革不适当的宣传,使物价上涨率大增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属于( )
A.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
C.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 结构型通货膨胀
19. 以官定汇率代替市场汇率属于外汇管制中的( )
A. 贸易外汇管制
B. 汇率管制
C. 非贸易外汇管制
D. 资本输出入管制
20. 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和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国家信用
B. 国际信用
C. 商业信用
D. 银行信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IMF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
A. 吸收存款
B. 成员国缴纳的份额
C. 借款
D. 信托基金
2. 国际银行信贷的主要方式有( )
A. 双边中期贷款
B. 银团贷款
C. 出口信贷
D. 贷款
3. 国际收支的主要调节方式主要有( )
A. 财政手段
B. 货币手段
C. 行政手段
D. 信用手段
4. 理想的中介目标的条件是( )
A. 可控性
B. 相关性
C. 精确性
D. 直接性
5. 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 )
A. 利润的平均水平
B. 资金的供求状况
C. 物价的变动幅度
D. 国际经济环境
E. 性因素
6. 银行发行货币需遵循以下原则( )
A. 垄断发行原则
B. 可靠的信用保证
C. 具有一定的弹性
D. 满足民众的货币需求
7.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
A. 国际收入的变化
B. 经济周期
C. 货币价值变动
D. 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8. 银行向提供信用支持的方式主要有(A. 直接向提供贷款
B. 购买公债
)
C. 发行货币
D. 透资
9. 西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 )
A. 信用合作社
B. 保险公司
C. 消费信用机构
D. 证券公司
E. 财务公司
F. 信托公司
G. 租赁公司
10. 在货币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
A.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1. 下列符合资本市场特点描述的是( )
A. 金融工具期限长,至少1年以上
B. 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
C. 交易工具主要是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等
D. 交易工具收益高且流动性好
E. 交易工具价格变动幅度大,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12. 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它包括( )
A. 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B. 规定本位币币材
C. 确定技术标准
D. 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E. 确定依附于哪一国货币
13. 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A. 利率弹性
B. 经济开放程度
C. 授信限额
D. 利率管制
E. 通货膨胀
F. 财政赤字
14.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其常见形式有以下哪几种?( )
A. 住房信用消费
B.
汽车信用消费
C. 信用卡贷款
D. 家用电器贷款
15. 下面属于信用货币的形式有( )
A. 商业票据
B. 金属铸币
C. 金属条块
D. 银行券
E. 存款货币
16.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包括以下哪些成员(A. 中国人民银行
B. 中国
C. 中国
D. 中国银监会
)
17.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以下职能( )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金融服务
18. 货币的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
A. 扩张性货币
B. 紧缩性货币
C. 稳健的货币
D. 均衡性货币
19.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
A. 自有资金积累
B. 向银行借款
C. 各项存款
D. 向其他单位借款
20. 被称为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是( )
A. 保险公司
B. 信托公司
C. 证券公司
D. 银行
E. 商业银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1. A 2. B 3. A 4. B 5. C 6. A 7. A 8. B 9. B 10. A 11. B 12. C 13. A 14. A 15. D 16. A 17. B 18. A 19. B 20. D
二、多项选择题(60分,共 20 题,每小题 3 分)
1. BCD 2. AB 3. ABD 4. ABC 5. ABCDE 6. ABC 7. ABCD 8. ABD 9. ABCD 10.
BCDE 11. ABCE 12. AD 13. ABCD 14. ABCD 15. ADE 16. ABCD 17. ABCD 18. ABD 19. ABCD 20. 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