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章编号:1009—9441(2007)12—0025-02 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施工 口口赵小蒲摘(山西第六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2.1.1 材料准备 (1)井管:直径为100~150 ml/l的钢管、塑料管。 (2)滤管:~般为侧壁有孑L眼的与井管相同的 要:介绍了水位观测井在深基坑开挖和降低地下水位施 工时的作用,论述了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地下水位观测井;水位;滤料;井管 中图分类号:TU 46 文献标识码:B 管材,可与井管采用一体管。其侧壁孑L隙率宜为 l5%~3O%。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趋减少,建筑物的建设 (3)沉砂管:其管材及管径应与井壁管相同并 封底,可与井管采用一体管。 (4)滤网:孔径0.20~0.35 mm的尼龙丝网、钢 丝网或铜丝网。 高度越来越高,其基础埋深越来越深。这样深基坑 降低地下水位将不可避免,同时对地下水位深度的 掌握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5)滤料:粉土层一般采用中粗砂,砂性土层采 用粒径2~4 mm的砾石,碎石土层宜采用粒径3~ 1水位观测井的设置 当基坑近临周边建筑物时,水位观测井设在基 坑外及建筑物旁边,以观测此处的地下水位变化,确 保建筑物的安全。在降水过程中,该处的水位不得 降低太多,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必要时可采取 回灌井进行水位补充,以避免因水位降低太多而引 7 ml/l的圆形或亚圆形砾石。滤料不均匀系数 <5, 含泥量<3%,严禁使用棱角碎石。 (6)止水材料:采用黏土球,以外表稍干、内部 湿润、柔软者为宜。 2.1.2主要机具 起周围土体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建筑物基础下沉或 倾斜。 (1)成井设备:冲击钻机、回转钻机等。 (2)观测设备:水位计、测深绳。 2.1.3作业条件 (1)取得施工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水文 地质资料。 水位观测井布设的位置之二是设在基坑内部, 用于观测地下水位降低的速度与深度,作为基础土 方开挖或基础施工的依据。 2水位观测井的施工 2.1 施工准备 (2)施工场地平整,水通、电通、路通,并满足需要。 (3)已编制经审批的水位观测井施工方案,并 向操作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量控制方法加强对铺装层厚度的控制,保证梁部的 起拱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铺装层的施工 质量。 作者简介:何杰(1972一),男,四川华蓥人,工程师,1996年 进行面层的拉毛工作,往返各1次,深度控制在1~ 2 mm,混凝土面硬结后,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 时间《10 d。 4结语 桥面铺装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行车性 7月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工民建专业,2007年11月毕 业于重庆大学道路与桥梁专业,现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 作。 能及桥梁的使用功能,控制好桥面铺装层的厚度,提 高施工质量,对于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行 车的舒适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正确 分析影响铺装层厚度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质 建材技术与应用1 2/2007 收稿日期:2007—11一l0 (编辑郝卫明)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施工工艺 (7)填黏土:井管外滤料顶部用黏土填实。 (8)洗井:水位观测井完成后应及时洗井。常 2.2.1工艺流程 水位观测井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布设井位一测 量放线一钻孔一下管一填黏土球一填滤料一填黏土 一洗井一井口保护一水位观测。 2.2.2操作工艺 用的洗井方法有: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水泵抽 水或压水洗井,应根据含水层特性、井孔结构、井孔 中水力特征及含泥砂情况合理选择。 洗井结束后,采用抽水、压水的方法对洗井效果 进行检查。目测抽出的水应水清砂净,不含泥浆。 抽水前观测1次静止水位。停抽后,黏性土每隔 20—30 min观测1次恢复水位,砂性土每隔5—10 min 观测1次恢复水位,连续两次水位相差<20 mm即 为静止水位,若抽水前后静止水位相差≯20 mm,认 为洗井达到要求。 (1)布设井位:水位观测井的布置应能测量降 水区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动态,并有代表性。 水位观测井的深度应根据观测目的、所处含水 层类型及其厚度来确定,观测井的井深应符合下列 要求:①潜水含水层的观测井深度,宜打穿全部含水 层,但不得穿透下部的隔水层;②承压水含水层的观 测井深度,宜根据承压水的水头高度及降水的最大 深度确定,观测井的深度应比最大降水深度深2— 5 m,以保证能监测到整个降水过程中的地下水水 位,但不得穿透下部的隔水层。 (2)测量放线:按观测井施工方案布设的井位 (9)井口保护:观测井的井口应高出地面0.3— 0.5 ITI,井口应加盖并做好警示标志。井口设置固定 的测点。 (10)水位观测:①对水位观测井进行编号,测 量并在平面图上标注观测井的编号、地面标高及测 放出井位线,用水准仪测出井位处的地面高程。 (3)钻孔:根据岩土种类、孔深及施工条件,选 用冲击钻进、回转钻进等方法成孔。孔径与孔深应 满足观测井施工方案要求。应保证孔中滤料厚度《 100 mm。 点标高。②依据测点标高,测量井内水位标高。③ 地下水位观测数值以ITI为单位,测量至小数点后两 位。采用人工观测水位时,每次应测量两遍,间隔时 间《1 rain,取两次水位的平均值,两次测量的读数 偏差应<10 mm;采用自动监测水位仪测量水位时, 其精度误差应≯10 mm。 (4)下管:井管由下部实壁沉砂管、中部过滤管 和上部实壁管组成,通常选用同一种材料。实壁沉 砂管下口应封死,过滤管外应缠好滤网。 下管采用直接提吊法。下管时,必须使井管直 3成品保护与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成品保护 立于井口中心,上端口应保持水平,井管的偏斜度≯ 1%。提吊井管时要轻拉慢放,下管受阻时不得用 力压人。 (1)为防止异物掉人井中阻塞井孔,井口应加 盖并做好警示标志。 (2)在观测井周围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时,应有 专人看守,以防损坏井管。 (5)填黏土球:下部实壁沉砂管部位填黏土球 封堵,填黏土球时应盖住井管口。黏土球要均匀地 向进管四周填人,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中途阻塞。还 要注意不同粒径黏土球的搭配,以减少黏土球间的 (3)当施工对观测井有影响时,应采取防护措 施。 3.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空隙。在封填过程中,要不断地用测绳测量填人深 度,保证黏土球的标高与沉砂管顶面标高相同。 (6)填滤料:填滤料的数量可按(1)式计算: V=0.785a(D 一D ) (1) (1)滤管外的滤网要绑扎牢固,滤料要填实,其 厚度保持一致。 (2)顶部实壁管部位的黏土要填筑密实,避免 地面水流人。 式中: ——滤料数量,ITI ; (3)合理选择洗井方法,保证洗井效果。 作者简介:赵小蒲(1978一),女,山西大同人,工程师,1995年 7月毕业于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工民建专业,2002年8月毕 填砾段井径,ITI; 填砾段长度,ITI; D ——过滤管外径,ITI; ——n——超灌系数,一般为1.2—1.5。 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民建专业,现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7—11—13 (编辑盛晋生) 填滤料应连续进行、速度适当,均匀地填人井管 四周。滤料高度一般应高于过滤管上端0.5 ITI左右。 ・26・ Research&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