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统计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与国际比较李俊英(中南财经大学武汉学院)研究了上市摘要院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总体规模,自有资金积累和银行信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公司再融资选择方式的特征,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进国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随着的完善、市场的近年来,行了国际比较,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从单一配股转发展、股民群体的壮大,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股权变为增发和配股并存以及具有股权融资偏好和增发偏好的初步研究来进行融资了。结论。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表2的数据进行分析,2006年关键词院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国际比较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按照再融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这也是中国上市公司再融分别为拟增发、转债以及配股,资所采用的主要三种方式。1998年以前,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主要以配股为主。1998年以后,增发融资的方式逐渐增多。2002年以后,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已由增发融资变成了配股融资。1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1.1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总体规模通过对2000-2007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量与总融资量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波动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2000-200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的发展状况见表1。对上表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01年再融资额为636.亿元,相比于2000年的707.46亿元,有所下降,总筹资额中的股权再融资额比例从47.25%上升为.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53.88%。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2002至2005年的数据分别为275亿元、194.14亿元、273.15亿元、281.39亿元,融资总额连续四年偏少。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2002-2005年我国再融资暴露出许多问题。二是2002-2005年中国股市低迷,股民投资热情受是由于当年股权融资挫。2005年融资规模的小幅度回升,的改变,证临会暂停了当年新股的发行,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股权再筹资额占股权筹资额的比例为83.22%。2006-2007年,中国股市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大牛市,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总额为2005年的302.56%,2007与2000-2006年的年再融资规模更是达到了3078亿元,仅仅少了141.2亿元。以上再融资总和3219.2亿元相比,占股权筹资数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规模大,总额的50%以上。1.2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选择方式及其具有的特征中国上市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筹资总额为2423.66亿元,2007年就迅速增加到了7728.81亿元,1993~2007年的筹资总额为112.24亿元。1993-2007年的配股、增发合计额为7834.87亿元,在融资总额中的比例为41%。我再国从1993年开始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来,融资额占筹资总额的比例在35%至50%的区间内变动,总体而言,再融资额所占比例比较大。2002年,我国抬高增发规模在紧了增发再融资的门槛,调整了再融资,接着的两年出现了小幅回落。综合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增长趋势明显,这也说明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明显。表2中国股票市场筹资概况统计表单位院亿元年份IPOSEO筹资B股配股A股增发总额81.5838.13194.831993314.5450.1638.2749.621994138.0562.8333.3522.681995118.8669.224.4547.181996341.52198.00655.0680.761997933.8220.76334.97439.4530.461998825.320.3.81499.5259.001999882.97519.4614.007.91188.0020001511.37430.0.00544.206.0020011181.5356.32462.160.00218.682002737.163.5693.47463.50100.672003661.203.28104.49353.42168.662004629.852.620.0056.74278.772005338.134.320.001572.24847.1020062423.6655.814595.002850.00228.0020077728.8111024.37383.004947.482557.39112.24合计数据来源院中国统计信息数据库渊1993-2007冤遥由于对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1998年以前中国上市公司仅采用配股进行再融资。1998年后,增发规模逐增发这种新的融资方式开始出现,表12000-2007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量与总融资量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增发不受发行数股权再筹资707.46636.275194.14273.15281.39851.423078量的,另一方面增发比配股融资的方式实总额(亿元)施的条件要求要低。2002年,我国抬高了增发股权筹资1497.371181.53737.16657.626.57338.132423.667673增发规模再融资的门槛,调整了再融资,总额(亿元)其后增发规在紧接着的两年出现了小幅回落。股权再筹资额47.2553.8837.3129.5243.5983.2235.1340.11模越来越大,并伴随着“弃配转增”等现象的出占股权筹资额现。从总体来看,2005~2007年增发的规模(%)的比例远远大于配股,增发规模一直不断扩大。本文数据来源院2000-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遥61财税统计除法大。从股权融资占外源融资的比例来分析,国为61%外,国际上其他国家股权融资占外源美国更是为-34%。以上数融资的比例都较小,据说明,美国的上市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不仅而且还从资本市场上主要通过债权来进行融资,中国上市公司外源回购了一部分已上市的股票。融资中76%都为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偏好十分明显。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传统融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与中国目前的税收制度不债券市场发展滞合理、上市公司的监管不科学,后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图员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7年增发和配股融资情况统计图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认为而是随着市场的发的那样存在着受影响的配股偏好,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了。(见展,中国上市公司的“增发偏好”图1)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与国际比较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时表现出了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啄食理论相悖。啄食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在进行融债务先于股资时应内源先于外源;而当需要外部融资时,权。通过对表3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1958~1984年间,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的直接融资比例分别为14.55%、14.27%、16.40%、11.60%,内部融资占融资总额比例分别为69.40%、41.03%、42.10%、71.55%。发达.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英国、美国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内源融资比例都较高,大于50%,法国、日本大于40%。从直接融资占总融资额的比重来分析,他们都没有达到17%,通过证券市场的直国外的融资方式选择是符合接融资方式所占比例都较小。啄食理论,即内源先于外源,即使在使用外源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时,间接融资方式也是会被首先考虑的,股权再融使用次数也较少。中资这种直接融资方式融资比例较小,国上市公司偏好增发这种融资方式,较少采用内源融资,这与广泛采用内源融资的其他发达国家企业有着明显差别。表3西方国家融资方式统计情况年代国家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内源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比例(%)比例(%)美国1958-19622014.92069.40%14.55%1980-19849.117.29.15026日本1958-196221.03%14.27%1966-19701149111980-19845.835.15.8英国1950-196221172171.55%11.60%1980-19842.216.72.2法国1980-198416.441.516.442.10%16.40%资源来源院姜程袁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分析曳袁中国知网袁2007年遥表41998-2003年中国与国外上市公司融资情况的比较国家股权融资占外债务融资占外外部融备注部融资比重部融资比重资比重中国76%24%75%扣除当年股权融资为零的样本美国-34%134%23%日本85%56%15%德国87%33%13%法国39%35%61%意大利65%35%33%英国72%49%28%加拿大72%42%28%资料转引院姜程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研究曳遥通过对表4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外源融资德国、美国、加拿比例上,除日本为56%之外,法国、英国、大和意大利分别为35%、49%、33%、23%、42%和33%,外源融资所占比例并不高,内源融资所占比例较存在着明显综合以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而言,的股权融资偏好,而在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中又有着强烈的增发融资偏好,再融资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国外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基本符合啄食顺序理论,内源融资所占比例较较多采用大,在外部融资中股权再融资方式较少被采用,债券融资。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与国际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而言,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具有以下两个特征:2.1股权再融资方式从单一配股向增发和配股并存转变我国上市公司在2002年以前,无论是再融资次数还是金额,配股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增发新股的筹资方式,此后,增发规模逐年增加。配股和增2002年后,增发筹资规模一直高于配股融资额,发方式的并用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2.2中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偏好和增发偏好债西方国家上市公司再融资顺序是内源优先于外源,权优先于股权,符合经典的融资顺序理论,而中国上市公股权优先于债权。通司的再融资顺序是外源优先于内源,我们清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变迁发展过程,楚的看到了股权再融资一直处于首要的位置。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发新股逐渐取代配股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首选。我国在2002年在上抬高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门槛,导致紧接着的几年增发规模有所缩小。特反映别是2004年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增发规模迅速扩大,了上市公司的增发偏好迅速增强。62财税统计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对温州民企融资的影响查敦宏金新元一是民营摘要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市出名在两件事上:民营经济的企业,二是金融改革。而这两件事本身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首先阐述温州民企融发展仅靠还不行,资金支撑是必须的。最后阐述了金资的现状,然后根据现状分析温州民企融资难的问题,改对温州民企融资带来的影响。关键词院民营企业温州融资(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作为金融综改试验区,对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民间资金问题,具有创新性的意义!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温州部分民营企业出现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近年来,链断裂和企业主的出逃现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过一定影响。开展金融综合改革,提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温州民间融资的规范发展,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国的金融综合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1温州民企融资的现状这么多年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温州主要体现在三自有资金。这三方面的关系个方面即: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追溯到80年代的时候各占据总体经济的三分之一,发展至今,主编演变成自有资金占50%-60%,银行贷款占30%左右,民间借贷占20%,同时总量在不断地增加。在民营经.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济发展过程中,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时而强势,时而弱化。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下图是最近五年来的比例情况: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30:650:35:1556:22:2251:30:192012年50:35:152013年3月份,根据针对温州当地105家民营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其中13家企业表示,一季度企业总体流,“有点紧张”,动资金“紧张”55家企业则认为流动资金两者合计占比.8%,37家企业反映资金面趋于中性,占比36.2%,没有一家企业表示当前资金状况宽松。从企业规模结构看,由于融资渠道多、产品销管理规范,大企业流动资金相对乐观,51.5%的大企业表示资金紧张或有点紧张;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制度不规范,抵押物不足,“挤出效应”,且大企业对信贷资源的资金状况不容乐观,70%的中小企业总体流动资金趋于紧张。2温州民企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合伙经营等首先,温州民营企业大都是以家族经营、在企业初创时,方式建立起来的。大部分资金都是自给的,外部资金所占比重一般都很少。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源融资已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一般会通过外源融资。但这些中小企业一般不愿意进行股权外源融资,因为温州的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型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必然会引来外部力量,如果这些外来力量投入的资金比较大,必然导致企业股权的分散,一旦企业获利,不但会使一部分的利润外流,而且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力也会减弱。温州的家族企业一般对外来力量有排斥性,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内源融资倾向,排斥外部力量的干扰,使自己家族掌握对企业的控制权,加上温州的民营型家族企业一般都不是公司制企业,大多以单一业主制为主,企业主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风险很大,企业在选择时会很谨慎。其次,融资的渠道少,很多民营企业不得已求地下钱庄,甚至高利贷这类民间融资逐步得到一些部门的默许,这就促使民间融资逐渐转入公开和半公开。民间融资的大规模泛滥,对经济秩序乃至社会秩序带来了负效应。温州市和协会其次,温州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僧多粥少”寄予厚望的小额贷款公司因准入条件极高以及的局面不可能迅速解决融资问题。民营企业信誉缺乏,产权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变数大,风险大,生命周期短使得投资者投资的风险过大,银行的歧视,法律法规实施不力是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即便是十分成功的民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等手段融资也极为困难。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金融体系主要服从和服务于国有经目前国家虽然出济,国有银行主要将客户锁定在国有企业。台了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但具体操作难,在基层落实难。而缺乏制度支持的民营企业又由于自身的规模和还款能力有限,因此,就更难获得国有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因此,民营经济间接、直接融资的渠道都比较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3温州金改对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2012年3月28日,常务会议批准并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机制的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综合改革提供经验。“民”字,民温州的金融综合改革突出围绕民营企业、间资本、民间金融开展,按照“民间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这条主线,着力在缓解温州民间资本多投资难,民营企业多融资难“两多两难”问题上下工问题上下工夫。温州夫,在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两化”金融改革旨在引导民间资金运作规范化和阳光化,畅通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渠道,提升民间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从而达到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目的。(上接第62页)参考文献院[3]李俊英.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1]姜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学,2009年.2007年.作者简介院李俊英渊1979-冤袁女袁湖北宜昌人袁土家族袁讲师袁研究[2]管征.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方向院财务管理遥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