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谈
摘要: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者,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层面,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需要班主任主动适应“双减”教育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地进行优化创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班级管理服务。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双减”教育的落实,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但是也面临着文化知识学习效果下降的挑战,需要班主任教师积极地调整班级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生活指导,为保障学生能够高效的开展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教师比较喜欢采用“命令”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强度等进行严格把控,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双减”教育的提出,班主任教师不得不放松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在高度“放松”状态下,学生的“自由散漫”的天性暴露无遗,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效果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于此,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地转变学习管理模式,由“严管”向“引导”方向转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学习、生活中处理好学习和兴趣培养的关系,从而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能保障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将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交给学生来负责,让学生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责任,从而提升学生的责任心,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为了激发每一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事务进行细致的划分,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负责的部分,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管理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就像语文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将语文课程的学习内
容进行划分,由不同的学生负责练字、阅读、朗诵、习作等方面,并且让这些学生对学生的练字、阅读、朗诵、习作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当然,还有体育、美术、音乐、数学等各个学科的班级事务管理,都由专门的学生负责,这样各个学生都能够拥有自己负责的部分,为了让其他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那么自己也会积极地遵守他人的负责部分,从而整个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自我管理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逐步的获得培养,学生在没有教师、要求的前提下也能够主动地将文化知识学习中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以往,学生的自由时间不多,学生被繁重的课后作业和课外补习所掣肘,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仅仅停留在校园里,对校园外的学生行为很少涉及。但是,随着“双减”教育的推进,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变少,学生在课后有大量的自由时间,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将班级管理活动向校外延伸。对于这种情况,为了提升班主任教师的校外管理效率,班主任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班级管理中,让教师能够实时地对学生的课余时间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当然,仅仅是依靠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管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家长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将家长和班主任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家校合作”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校外正确的开展学习生活。例如,为了响应教育部有关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方针,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了实现对校外学生的引导,班主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用交流软件、健康app等,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最常见有效的体育运动方式是跑步,教师利用健康app的定位功能,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身上携带终端设备,并且将每一天的跑步情况上传健康app上,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为了保障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性,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拿出一些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范作用,还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让学生保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强化教学技能学习,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之前的小学文化知识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知识内容,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熟练地掌握,那么教师往往采用课后练习巩固的方式,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将课堂上的欠缺部分补齐,保障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学习效果。但是,在“双减”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转变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上下足功夫,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熟练掌握课程知识内容。但是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班主任教师担起带头责任,共同推动文化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发挥带头作用,组成“教师座谈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座谈会的形似,对“双减”教育实施后遇到的教学难题进行交流和探索,共同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另外,班主任教师还要组织教师召开学习交流会,在学习会上可以对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共同提升班级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为保障班级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当然,班级教学质量的提升还需要班主任做出更多的努力,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双减”认真分析,在探索高质量教学课堂的实践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活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及时的转变班级管理方式,充分的利用“双减”教育指导思想,将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得班级管理活动更符合“双减”下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新方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玉权.\"双减\"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实现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J].新课程,2021(51):27.
[2]郭琴.\"双减\"与托管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新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12):72-73.
作者简介:陈爽,女,1981年12月出生,辽宁锦州人,汉族,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管理、语文教学、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