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龠炳考 教育教学2 谈《呼啸山庄》的冲突与和谐美 王玮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摘 要】呼啸山庄是一个与世隔绝又神秘的地方,艾米莉・勃朗特却在这个浓缩的小天地里演绎了一场痛苦、迷恋、残酷、执着的生 死恋情。其中爱与恨的交织正是震撼人们心灵的原因。从中我们也能窥见人的灵魂。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狂风暴雨般的爱恨情仇以及 自然与人物个性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矛盾,形成了惊人的和谐。 【关键词】《呼啸山庄》 画眉田庄 毁灭 和谐 【中圈分类号】11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23—02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于世界文坛 木葱茏的峡谷里,则是画眉田庄的主人,文雅、顺从且有胆怯的 的地位主要由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奠定的。作品问世之初, 林淳们。其房屋结构和内部摆设都要美丽优雅的多。田庄的人 因其罕见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结构遭到了评论界的一片 也不是农民,而是乡绅,因而享有相当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他们 非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意识到小说在艺术上的独创 和田庄一样是“宁静”的产物,所以温柔和优雅。但宁静往往缺 性,以及对后代英国小说叙事结构的影响。艾米莉也终于被归 乏生气.让人感到压抑。 入维多利亚时代第一流小说家的行列。 山上、山下是一种对立而又和谐的关系,自从凯瑟琳违背 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狂风暴雨般的爱和锥心刺骨的恨交织 了本性和埃德加结成了勉强的婚姻。和谐被破坏了.呼啸山庄 在一起:世俗的情爱和冥界的挚爱棱角分明地展示了这段震撼 和画眉田庄的悲剧也就真正开始了。 人心的感情:常遭北风肆虐的呼啸山庄和恬淡安静的画眉田庄 人的生存环境是多元的且可以互相交汇的.这种多元的环 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双重人格奇特地集于人物一身。故事情节 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属于两个异质 就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中展开。众多矛盾如同交织在一起的纤 环境,这两种形态的环境共同构成《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的典 维,纷繁芜杂却又匠心独具,纵横交错的背后突出表现了人与 型环境。小说中的人物正是在这两种环境中穿梭往来其个性才 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得以充分张扬。这两个环境是多元的。它们共同构成小说中的 艾米莉这位英年早逝、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一辈子很少离开 大环境,这个大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们说呼啸山庄 生她养她的约克郡荒原。她对这片荒原有着至诚的爱和深刻的 和画眉田庄这两个小世界构建成一个“整一”的艺术世界.这个 感情,离开它就会感到不安。这种封闭的环境铸就了她纯朴、坚 “整一”是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 强而寡言的性格。但“在她那天真无邪的性情、质朴无华的爱好 二、爱-恨情愁纵横交错 与坦白率真的态度之下,隐藏着一股魄力、一团烈火,那是足以 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在同辛德雷的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持, 激励着英雄的头脑、点燃起英雄的热血的。”正因为这股“魄力” 互相关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继而萌发了至死不渝的爱情。凯 和这团“烈火”。她才能创作出小说中那般炽热的爱和强烈的怨 瑟琳爱希刺克厉夫是因为“he is more myself tllan I am”.而希 与恨,也正因为她很少离开那封闭而孤独的荒原。她才能创作 刺克厉夫说,如果凯瑟琳的爱情消亡了,那么生命对他来说就 出如此具有原创性的作品。漫步荒原,她能任凭想象展翅飞翔; 使地狱。这一看似天荒地老不变色的爱情却因凯瑟琳的背叛而 独自思考,她又能使其作品的形式和思想内容整一,达到意想 化为泡影,从此双方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怨恨之中。诚如本杰明・ 不到的和谐美。 康斯坦丁所言:“爱情是所有感情中最自私的。因为每当遇爱愈 一、自然与人物个性的惊人和谐 深,恨愈切到侵犯时,又是最不宽宏大度的。”然而,希刺克厉夫 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多以人口密集的城市为背 对凯瑟琳的所有的怨都源于爱,他的出走.以及三年神秘的奋 景,而《呼啸山庄》别开生面,以封闭的英格兰北部的高地为特 斗取得的物质财富是为了重新唤回失去的爱。这与凯瑟琳不 定的环境。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又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微观世 同,她对田庄的向往只是为了浮华的社会地位。但她深知这是 界——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作品中,自然与人物个性形成了 一个无法挽回的错:“In whichever place the soul lives—in 惊人的和谐。悲剧就从这种和谐的被破坏开始,并在这一和谐 my soul and in my heart,I’m convinced I’m wrong.”在灵魂 重新恢复后结束。高踞于贫瘠荒丘之上的呼啸山庄,日夜经受 深处,她始终放不下的还是希刺克厉夫。面对这种相爱却不能 着风暴的侵袭。这里的风景是过度倾斜的“矮小的枞树”。“瘦削 爱的绝境,他们的激情无法宣泄,于是他们共同选择了荒蛮而 的荆棘”.“窄小的窗子深深地嵌在墙里.墙角有大块的凸出的 原始的方式——折磨自己也折磨对方,以此来表达他们强烈的 石头防护着”,“土地由于结了一层黑冰而冻得坚硬”。 爱。 “Wuthering’being a signiifcant provincial adjective,de- 希刺克厉夫在凯瑟琳临终前两人相会的一章可以说是小 seriptive of the atmospheric tumult to which its state is ex・ 说中最感人的爱情篇章之一。两人在紧紧拥抱,涕泪横流的同 posed in stormy weahter".这里住着粗狂、暴躁的恩萧们。然而, 时,又在激烈的诅咒着对方,谴责着对方。凯瑟琳变成鬼混之 这个看似偏僻荒凉的山庄。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 后,一直在旷野和呼啸山庄留连不去,等待着希刺克厉夫。希刺 力,尽管这种生命力是原始的、野性的和有异教精神的。山下树 克厉夫在雪夜掘开凯瑟琳的坟墓,只为再看一眼情人的面容。 一23— 戈嘲 希 为和她相会,他故意折磨自己,不吃不喝而死。 教育教学2 1 were entirely contained here?一个人对爱的追求无异于对“另 一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但他们分属两个 不同的物质世界,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因而他们 惟有通过给予和接受痛苦来体验他们的爱情。他们因爱生怨, 以怨示爱,爱和怨这一对矛盾在他们身上奇特地统一起来,从 而达到爱与怨的“整一”。 个我”的追求。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彼此感到他们在精神上 是一体的.他们彼此都把对方视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凯 瑟琳说:“If all else peirshed,and he remained,and he were annihilated。the Universe would turn to a mighty stranger.I should not seem a patr of it.’’惊人相似的是希刺克厉夫也把凯 三、人物双重性格的矛盾与和谐 小说中爱与怨的不一,不同爱情模式的不一归根到底是由 人物不一的双重人格所决定的。“性格美的和谐,并不是性格的 单一化,而是性格的变化,差异,丰富性,复杂性的对立统一。” 具有这种丰富,复杂性格的人物才是完整的有机生命体。希刺 克厉夫和凯瑟琳就使这种性格复杂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瑟琳看作自己的一切,当他闻昕凯瑟琳的死讯时,他声嘶力竭 地叫道:“Oh,God! It is unutterable!I cannot live without my life!I cannot live wihoutt my soul!”然而.命运造化了他们不同 的生存状态,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结合和精神上的合而为一是艰 难而痛苦的。小说从开始凯瑟琳幽灵的出现和希刺克厉夫撕心 裂肺的呼喊到最后希刺克厉夫的死展示的正是这一追寻的过 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刺克厉夫的死不仅使人物的双重人 希刺克厉夫性格倔强,行为粗野,手段残忍,是一种恶魔式 的人物。可是,在第三章中,当洛克乌把他梦见凯瑟琳的情景告 诉希刺克厉夫时。他进出不刻抑制的热泪,哽咽着说:“Come in!Come in!Cathy.do come.Oh do一一once more!Oh!My heart’ 格达到了“整一”。而且使小说的结构也达到了完美的对称。 总之.作者采用独特的叙述手法,表现了一个人性冻 结——堕落——复苏的过程,歌颂了生活的美与真,表现了被 压迫的弱者争取尊严,平等的要求,以及人对友谊,爱情的渴 S darling!Hear me this time。Catherine at last!”在这里希刺 克厉夫第一次被表现为具有款款柔情和博大人性的人。就连洛 克乌都能体会到在那一堆疯话里头,夹着那么一股强烈的痛 苦,心酸,让人感到同情。凯瑟琳任性,剽悍,同山庄一样有一种 粗旷美。但从画眉田庄归来后她却过起了双重生活,在山庄的 家中,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讲礼节,而她一到田庄或埃德加到 来时她又尽量作出优雅的样子。同样,不辞而别的希刺克厉夫 三年后归来时.也显得成熟起来,举止也算得上礼貌。尽管他们 求。在艾米莉看来,生活的深处本来充满了暴风骤雨般的爱, 恨,激情与苦难,而女作家又渴望固守一份宁静,置身于芸芸众 生之中.不为尘界所困扰。小说结尾处,一切又复归于牧歌般的 宁静与安详,而永恒的沉思在这方邮票般大小的绝对时空之上 萦绕不散。 【参考文献】 [1]Bronte.Emily,Wuthering Heights,编译出版社,1993年。 【2】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 都只是外表上学会了一种浅薄的体面,而且他们真正的天性并 没有变,并随时都准备撕下这层文雅的伪装,但在他们性格运 动的定向性中却明白无误地表现出了某种异向性。在希刺克厉 夫向凯瑟琳的遗体作最后的道别时,他把凯瑟琳饰品盒里的埃 德加的一束浅黄色的头发取了出来。放进了自己的黑头发。女 【3】贝根特著.《呼啸山庄》的主旋律——人性的扭曲与复归.见 《外国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四期。 [4】杜尔特.成尔.《探索的思想——哲学的故事》朱安等译.文化艺 术出版社.1991年。 仆耐莉发现后把两束头发缠绕在一起,都放在盒子里。这也许 象征着女主人公具有两种不同的个性特性,同时作者还给我们 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它处于不断地背叛 [5】多罗西.论《呼啸山庄》见《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湖南人民 出版社。 自己又回归自己这一双向逆反的运动过程中。 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分明感到在“我”之外还有“另一个 我”。正如凯瑟琳所说:“What were the use of my creation,if [6]梁实秋著.《英国文学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5年。 (上接22页) 画。可以说文学和绘画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的 思想、内涵有相通之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般来说,文 体味人文精神和情感审美,提高教学实效。 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 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美术新课标要求,结合中国画的 特点.更新美术教育观念,注重对学生意象思维与写意性艺术 观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有发展潜力的中国画爱好者、 鉴赏者、和画家。 学的表现比绘画更为直接.更容易被人们理解,而绘画本身的 特点决定了人们对绘画的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中国画“写 意”造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通 过文学等形式,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人文思想,以提高学生 的意象思维和写意造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融.《中国绘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师曾.《中国绘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画“写意”造型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中国画教学中的“写意”造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联系生活情感、贴近感受自然、组织交流评析活动等,让学生 【3]姚 亮.《浅谈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 中国美术教育,1996年第2期。 一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