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霉 ■本刊评论员 海巍域 鸯塞 帆 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农电事业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 代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大力发展农电事业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农电发 展历程。不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到1998年实施“两改一 同价”工作。还是从2007年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到现在实施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电对推动农村经 济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 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离不开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建设坚强的农村电网。提升农村供用电水平,已成为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观念转变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成为广大农民共同的期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它是一项基本国策。 众所周知,党多年一直用“一号”文件的形式安排布置“三农”工作,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 视。地方各级也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扶持,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这一国情,决定并赋予了电网企 ̄_lk/lg ̄务“三农”,为农村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幸福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农电,作为农村基础设施之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力在“三农”服务中的支撑和促进作 用所k_v-负的责任与义务不言而喻。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电力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保障了国家电力能源供应,满足了经济社会发 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目前,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发电能量和电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多年来,国家电网公 司肩负起发展农电事业的责任,始终坚持一切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认真贯彻电力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 济服务的“三为”服务方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农电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通过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农网完善工程、“户户通电”工程、新 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生物质发电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电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农电面貌焕然一新, 有力地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毫无疑问,农电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经过这些年的积极努力,农电事业取 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农电服务水平、农村安全用电水平和用电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农网建设与改造,使 农村电网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使农村电网布局更加合理,电力的供应有了可靠保障,电压合格率、供电可 靠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满足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生产用电需求;广大农民的用电需求得到了保障,带 动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家用电器全面进入农户家中,农村用电能量快速增加,促进了新农 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践行服务承诺。服务好“三农”,广大农电员工始终站在了服务的最前线,数不胜数的农电员工 克服了施工任务重、服务范围广、工作条件恶劣等困难,始终坚守在农电一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将光明献给大 地。将真情和温暖输送到百姓心中,在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实践证明,农网科技的 进步。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农网智能化的建设,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的推广,农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的提 升.有效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这些成绩令人倍感鼓舞,这些经验值得深刻总结。建设新农村,全面服务“三农”,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发展农电事业也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4"-后,国家将加大力度推动“三农”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基础 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这一形势。必然对加强农网建设、加强农电企业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 求。刘振亚总经理在公司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会议上,提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我们只有坚持更高层 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挥更大作用。“十二五”期间,抓住国家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时机,加快建设以坚强为基础、智能为特征的新型农网,是农电工作新的目标任务,是实现农 网与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 然要求.也是实现农电更好地服务“三农”的有力保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作为直接服务“三 农”的县供电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解决好电网发展问题,始终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要充分认识到由 于历史的、地理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农电事业发展还很不平衡,牢记发展农电事业、服务“三农” 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农网建设步伐,强化农村供用电管理,全 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把农网建设和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电事 业。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格局奠定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