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

来源:华拓科技网
教学平台 JtAOXUE}圈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学王超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学科教师 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变式教学促使学生的思维能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引导学生建立对 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保 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 障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因此,在变式教学 中学数学学科而言,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其典型特 中,教师还要注重变更题目的解法,但是,题目 征,这为学生有效掌握学科知识提出了挑战。在 本身是没有发生变化的,这就要求学生多角度思 不断探索中,实施变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 考和考虑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计算和解 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决问题的过程中,步骤方法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一、变题型,本质不变,提升学生兴趣 这种多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促使学生打开思 数学学科是一门最适合举一反三式训练的学 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快速回顾自己已 科,有学生找到了“举一反三”的规律,从排列 有知识,促使学科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例如 组合规律中找到答案,但这个过程中完全忽视数 在教师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授课的过程中, 学题的本质意义和理论知识,因此,单纯的举一 方程2(x一2)一4x+2=0的解法训练中,教师要求 反三练习不能保障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记扎 学生模拟例题,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学生发现 实,也不能完全实现灵活运用,需要采用变式 了多种解法,而答案却是唯一的。事实上,在变 教学法加以辅助。变题型,本质不变,万变不 式教学中,解法变是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引 离其宗,效果更明显。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审美 导,否则,学生往往会模仿例题的思路去解析, 疲劳”,不能一味地将理论生拉硬拽塞给学生, 而不能从“题目的奴隶”中被释放出来。 要注意有一定的新花样出现,提升学生兴趣,丰 三、变条件,结论不变,提升参与能力 富课堂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精力集中,在知识 大多数的数学课堂,往往更注重理论学习的 训练以及巩固的过程中,可以将题目的条件以及 授课,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是学生主动参与 结果不断变换或者调换位置,让学生不被题目的 探索发现的,同时也不能更加有效地在生活中反 表面而迷惑,也不能单纯地通过规律找到答案, 复应用和巩固,这往往就会导致数学学科教学有 让学生自觉地根据所学知识去探究答案,从而了 效性的降低。因此,在变式教学中,就要注重学 解题目或者题目中事物的本质,有效地避免学生 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让学生在 思想僵化顽固,不能灵活处理问题的情况。只有 反复参与训练以及探索的过程中,将知识自觉巩 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的前因后果以及知识与知 固和扩展。在进行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 识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应 用保证题目的结论不变,只是更换题目条件的方 用。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变化率求解中,教 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 师可以将原题“100元中的10%是获得的奖励,问 生更多地参与NiJII练中来,感受到变式课堂的乐 小红获得多少?”更换为“有1O0元钱,小红只 趣,提升课堂有效性。例如在四边形授课中, 获得了10元,她获得的百分率是多少?”和“小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变式,其一,将四边形四条边 红获得了10元钱,只占了总数的10%,总数是多 的中点进行连接,得出什么形状?其二,对于矩 少?”题目变了,其实题型就变了,问题的意义 形四条边的中点进行依次连接,得出的图形是什 以及计算方式也变了,但理论知识并没有变,通 么?通过这两个变式,教师要求学生一边按照教 过不同计算角度的训练,学生也能扎实地将学科 师要求的进行绘画,感受整个过程,一边引导学生 理论牢牢掌握。 进行深入地思考,发掘更多的变式,这种参与能力 二、解法变,题目不变,提升思维能力 的提升,往往是建立在主动性和多次尝试与训练之 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 上的,学生参与探究,其意义十分重大。 数学学科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因此,在变式教学 【责任编辑李小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