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十七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类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答题要点 资源 经济 社会 生态环境
(2012·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答题规范 缓解资源短缺状况 促进资源开发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图1
1
图2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过去一直是由印度河和东侧五大支流分别引水灌溉的。1947年印巴分治后,所定国界将印度河及五大支流的上游部分划归在印度境内,下游部分划归在巴基斯坦境内,从而引起两国上下游用水纠纷。
材料二 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即从西三河——印度河、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向东三河——萨特莱杰河、比阿斯河、拉维河调水。该工程规模巨大,共开凿了相互沟通的联结渠道。
材料三 下图为巴基斯坦引水工程图和巴基斯坦年降水量分布图。
2
(1)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 (2)简述西水东调工程修建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3)试述西水东调工程的效益。
2.(2015·临沂二中期末)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需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脏油”。油砂开采成本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加拿大艾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部分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艾伯塔省油砂资源的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简述与1号石线相比,2号石线修建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2)简析加拿大向美国输出油砂的原因。
(3)分析加拿大向美国输送油砂资源对双方的意义。
参与解析
类型十七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类
[典题示范]
[例]解析:(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终点是北京市,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美国西海岸北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
4
候,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降水差异明显,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主要与地势有关,自流则耗能少,若需要逐级提水则耗能多,从图中的海拔可以做出相应的分析。(2)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答案:(1) 调水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小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大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应用提升]
1.解析:第(1)问,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水补给、用水量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印度河的上游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第(3)问,应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答案:(1)西三河所在地区降水丰沛,冰雪融水量大,水量丰富;印度截断了东三河向下游的供水;印度河平原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印度河平原灌溉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2)印度河上游大部分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
(3)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供水紧张状况,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解析:第(1)题,“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分别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第(2)题,北线电力由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等能源基地火电构成;中线电力主要由长江上游水电构成;南线电力由珠江上游水电和西南火电构成。第(3)题,“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影响主要在于经济意义。
答案:(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北线工程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工程由水电构成;南线工程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解析:第(1)问,应从经过地区的地形、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问,加拿大资源丰富、需求量小,美国(输入地)资源需求量大,但资源相对较少。第(3)问,对加拿大来讲,油砂开采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对美国来讲,油砂资源的输入可以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
答案:(1)2号石线主要经过西部山地高原,地势起伏较大;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2)加拿大油砂资源丰富,本国地广人稀,对资源的需求量较小,而美国资源需求量较大,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加拿大向美国输出油砂。
(3)对加拿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油砂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对美国: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美国的能源供应;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