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阅读-23 带刺的朋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江缘学校 陈思梅
猫娃搬家(节选) 宗介华
我家养的那只狮子猫,谁见了都夸。它那圆溜溜的眼睛,就像狮子头上镶着两颗大珍珠,闪闪发着金色的光;浑身的绒毛,蓬蓬松松,又像披了一身金线衣。白天,它总是懒洋洋地躺在炕上,或闭目养神儿,一动也不动;或戏弄根花布条儿,玩得津津有味。走起路来,它把长长的尾巴翘得高高的,一步一步地往前摇,一点不着急。可是,只要太阳一落山,夜幕降临后,它就像听到了上夜班的铃声似的,立刻抖起了精气神儿,屋里屋外来回地窜。我家的老鼠早就被它捉光了。
后来,它的肚子渐渐地大起来。
妈妈悄声告诉我,有时间,多给它弄点好吃的,注意别让孩子们打它——它快要生娃娃了。
呀!原来是这样!放学后,做完作业,我改变了与伙伴去玩打仗的常规,赶忙跑到村北大河边,捉来欢蹦乱跳的小鱼和小虾,让狮子猫美美地饱餐一顿。
猫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了。
我心中的愿望就像塘里的荷苞,慢慢开放着——猫娃娃就要降生了。 (选自《春之会飞的伙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大眼睛 ( )的尾巴 ( )的鱼虾
2.“它那圆溜溜的眼睛,就像狮子头上镶着两颗大珍珠”是一个 句。请你仿写一句。
3.“呀!原来是这样。”这句话里的“这样”指的是 。 4.“我心中的愿望就像塘里的荷苞,慢慢开放着——猫娃娃就要降生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A.无奈 B.郁闷 C.难过 D.兴奋
【参】
1.圆溜溜 长长 欢蹦乱跳
2.比喻 示例:松鼠的大尾巴毛茸茸、蓬松松的,可以当成被子盖。 3.狮子猫快要生娃娃了 4.D 森林乐队
【苏联】维•比安基
五月里,夜莺亮起了歌喉,它的歌声日夜不停,时而尖利,时而婉转。
孩子们纳闷了:它们就不睡觉啦?原来,鸟儿们春天是不睡大觉的,要睡也是忙里偷闲,在唱歌间歇的半夜或中午打个儿。
清晨和黄昏是森林乐队的演出时间,它们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有的放声歌唱,有的拉琴,有的击鼓,有的吹笛。或低吟浅唱,或高歌亮嗓,各有各的唱法,好不热闹。
放声歌唱的是莺和鸫(dōnɡ)鸟;拉琴的是甲虫和蚂蚱;打鼓的是啄木鸟;吹笛的是小巧的黄鸟和白眉鸫;唱小调的是狐狸和白山鹑(chún);浅吟的是牝(pìn)鹿;吼叫的是狼:哼曲的是猫头鹰;低唱的是丸花峰和蜜蜂;不停地变调的是青蛙。
那些五音不全的动物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弹奏着它们心爱的乐器。
啄木鸟挑选的是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而它坚硬的嘴就是好用的鼓槌(chuí)。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不就是一把小提琴吗? 蚂蚱的爪子上带钩,翅膀上有锯齿,用爪挠翅膀,不也奏出乐来了吗? 这就是森林乐队。
(选自《森林报·春》长江文艺出版社)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1)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 )
(2)指各人把自身的能力毫无保留地施展或贡献出来。用来指每个人都尽了自己的全力 ( )
(3)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 2.把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不就是一把小提琴吗?
3.这篇选文中写了物开的森林乐队,和“的放声歌唱,有的拉琴,有的击鼓,有的吹笛”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在选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森林乐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5.“那些五音不全的动物也毫不气馁,一个个弹奏着它们心爱的乐器。”这句话表现了动物们的什么?“心爱的”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参】
1.忙里偷闲 各尽所能 低吟浅唱
2.天牛的脖子扭动起来会嘎吱嘎吱作响,这就是一把小提琴。
3.放声歌唱的是莺和鸫(dōnɡ)鸟;拉琴的是甲虫和蚂蚱;打鼓的是啄木鸟;吹笛的是小巧的黄鸟和白眉鸫。
4.森林乐队最大的特点是集体参与,各尽所能。我从中感受到大自然中勃勃的生机。 5.这句话表现了动物们在兴致勃勃地参加森林乐队的演唱会。“心爱的”不能够去掉,因为去掉之后,就不能表现出动物们对自己乐器的珍惜。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3、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