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洋务运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历史资料,讨论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读史料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落后性〕,又要清楚的知道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进步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答复,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3.教师强调: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
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
洋务运动 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
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4.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清王朝统治 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口号 “自强〞“求富〞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代表 恭亲王奕䜣 人物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1.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
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学生答复: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2.教师提问: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答复: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教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对外支付赔款,对内人民都要大量经费,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
学生答复: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
军事工业〔自强〕 民用企业〔求富〕 企业名称 企业特点 安庆内军械所 官办性质,官僚江南制造总局 衙门式管理,本钱高、效率低 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5.教师过渡: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是如何实现强
兵的?
目标导学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 学生答复:
时期 成就 19世纪开始组建新式洋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60年代 练兵,清朝的武器和战术发生变化 19世纪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70年代 19世纪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80年代 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2.教师讲解:洋务派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师,势力雄厚,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军备训练不当,最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破产。
3.教师指出: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学生答复〕
4.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开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
官督商办性质,也存在同军事工业一样的问题 其次,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而不除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三、课堂总结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先后提出“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
从而使古老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根本情况,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2.简单解释什么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天下〞,能简单描述夏商西周的大致疆域。
——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考古成果。 【过程与方法】
1.查找和整理有关夏朝二里头文化、殷墟及夏、商、西周建立与更替的资料。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和末代君王的腐朽残暴统治,认识国家的兴旺与统治者的关系。
2.从夏商西周王朝的“家天下〞统治观念,西周建立分封制并明确森严的等级制度,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建立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归纳夏商西周三产更替的史实,简述分封制 【教学难点】
理解“家天下〞的根本含义,明确贵族等级制度的层级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课 程 导 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行为一直为后人称道大禹治水成功,人民爱戴,因此大禹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舜传位给大禹,然而,大禹除了治水,还有很多历史功绩,如平定三苗之乱,这次平叛稳固了大禹在部落联盟的统治,然而,大禹死 学生可以讨论,部落联盟制度向奴隶制国家的开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引导学生学会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在教室的引导下开拓学生的思后,大禹的儿子凭借强大的实力,在大禹死后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破坏了禅让制,并且在夏王朝建立了,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从此开始夏王朝已经和部落联盟有了本质的区别,具备了国家的属性。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王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那么大家能否通过阅读归纳出夏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夏朝为中华文明所作出的奉献呢? 1.夏朝及夏朝的疆域 “禅让制〞和“世袭制〞 2.夏朝的灭亡 3.国之初——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答复。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8页的“材料研读〞,思考以下内容: 〔1〕“天下〞是什么,“天下为公〞“天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归纳并总结出夏朝的范围,夏王朝的灭亡时间及原因,亡国之君? 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的残暴统治集齐了人民的不满,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族部落联络周围部落功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锻炼学生的知识提炼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新 课 教 学 下为家〞中“公〞和“家〞指什么? 〔2〕什么是“家天下〞? 二、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了商王朝,都城建在亳,商王汤任用贤才,开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开展,人民生活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阅读资料,答复以下问题: 〔1〕商朝为何又叫“殷商〞? 〔2〕商朝是如何灭亡的? 【视频】:牧野之战 三、武王伐纣 经历了牧野之战周军占领了商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那么建立了自己王朝的周武王是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因为受战乱,环境变化的影响,商朝屡次迁都最终建都到殷地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因此商朝也称为“殷商〞。 商晚期,纣王无道,天下大乱, 公元前1046年,周军与商军 在牧野决战,结果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分封制〞的建立 读图并理解分封制 有助于学生对分封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探究】西周的灭亡 课外延伸 【商人的来历】商朝灭亡后,商族人成了周朝的奴隶,周武王将印上的遗民分给各诸侯国,商族本是贵族,养尊处优,身无长技,变为贱民后,又被剥夺了土地和,无力赡养家眷,只好走南闯北劳碌奔波,以做买卖为主要职业,二周族人重视农业,鄙视生意人,认为做买卖的就是商人。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为搏爱姬褒姒一笑,点起烽火台上的烽火,引来诸侯助战,诸侯以为有军情,夜以继日赶来,却不料只是周幽王的把戏而已。 课堂小结 朝代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建立时间 重大事件 学生快速总结概念,填表小结本课内容 夏 商 西周
讲述一些小故事能让学生的思想有一休息,同事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加深记忆。 表格法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