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夜》导学案(教师版)

《夜》导学案(教师版)

来源:华拓科技网
《夜》导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诗人的写景技巧。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

3.学会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一.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风花雪月都是他们吟诵的对象 。同时他们还钟情于夜,比如:

【交流】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今天我们就随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去看看他家乡的夜色。

二.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喧( )响 夜莺( ) 欢嚷( ) 沉浸( ) ....2.作者简介

叶赛宁(1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时值二月、十月,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的感受。1919年加入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但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三.读诗

1,老师播放录音,学生用心感受夜的静谧和美好

2,.全班自由朗读诗歌,请同学分节朗诵,然后全班齐诵

3,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夜晚,给你怎样的感受?

(2)读完这首诗,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概括诗的每个小节?

四.品诗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1.诗人是怎样写“夜”的?(可以从四个小节各自入手,分别表述)

2,寻美:我觉得这首诗的 美,比如 提示:学生可以从意境、构思、语言等方面来谈谈。

3,诗的第三小节写的是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你能不能用散文的笔触把它描绘一下呢?

4..《夜》这首优美的田园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五,论诗

比较叶赛宁的《夜》与郭沫若的《静夜》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地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六.写诗

如果叶赛宁是大地的歌手,那么你们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请用你自己手中的笔也写写夜色,可写成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七.板书设计

夜 叶赛宁

视觉 听觉 以动写静

静谧 美丽 安适 宁静 八,课堂小结 全诗着力展示夜的 、 ,传达出诗人对 的热爱和他 、 的心境。虽是纯粹写景,但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应,渗透出丰富的生命底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