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对策思考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对策思考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3年6月 山西党校学报 Jun.2013 第36卷第3期 Academic JournM of Shanxi ProvinciM Commi ̄ee Party School of C.P.C Vo1.36 No.3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对策思考 李 定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在城市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切实保 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要提高全民节约能源意识,保护好居住环境。通过完善人口和管理机制、完善企业节能降 耗约束机制、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大环保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等树立“绿色GDP”观念,强化“绿色控制 力”。通过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高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等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城市;节约能源意识;“绿色GDP”观念;“绿色控制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13)03—0059—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人口剧增、城 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和行为,要坚决 市扩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全 制止,做到敢说敢管,互相监督,致力节能减排,共建 球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所以我 绿色家园。 们要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道 其四,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实践者。踊跃投 路。而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 身到“节能、环保、健康”行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 约并重,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机制, 做起,从小事做起,做节约先锋,做环保卫士,节能减 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城市生 排,保护环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 作出新贡献。 用各种资源,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 二、树立“绿色GDP”观念。强化“绿色控制 会可持续发展。 力” 一、提高全民节约能源意识,保护好居住环境 其一,完善人口和管理机制。城市的发展和 其一,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倡导者。要牢固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势必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压 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勤 力。所以,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合理控 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 制人口总量,实现人口与产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 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学习、掌握节能环保知 展。要调整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发挥产业对人 识,遵守节能和环境保律法规,树立“节约就是 口的作用,引导企业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 时尚”、“节约能源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新理念。 求,降低初级劳务工的比重;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综合 其二,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志愿者。以节能 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的属地化管理,以推进 减排、保护环境为己任,在自觉行动的同时,争当节 居住证制度实施为抓手,依托社区和网格化管理,推 能环保宣传员,向家人、邻里、同事和朋友广泛宣传 动和谐社会建设。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其二,完善企业节能降耗约束机制。山西是资源 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自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大省,也是耗能大省,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尤为重要。 其三,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监督者。对发生 要在努力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紧紧抓住节能 [收稿日期]2013—04—11 (作者简介]李定(1963一),男,山西文水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系副教授。 59 降耗这个关键环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此,一要 加强节能降耗的目标考核和约束性管理,建立市、县 (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和绩效考核制 度,制定煤炭、冶铸、焦化、化工、电力、建材等重点行 业的节能降耗考核指标,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能 源消费统计制度和节能工作奖罚制度,引导企业通 过改进设备工艺、强化运行管理等有效措施节能降 耗。二要对新建、技改和扩建类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强化能耗评价和一票否决制度,提高准入门 槛。充分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对不符合国家产业 和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强制淘汰,对重点耗能 和污染工业企业实施整体关停、搬迁或限产改造。 其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进资源集约高 效利用。按照“资源一产品一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延伸工业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循 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 合,有效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要从山西实际出发,以 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主要形成煤炭转化产业链 条,煤层气利用产业链条,焦炉、高炉尾气利用产业链 条,煤矸石利用产业链条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其四,加大环保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把节能降 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信 息发布制度,全面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量控制 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污染源管理和监控,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噪声污染控制,加大空气污 染防治力度,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推进资源环 境协调。如深圳在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城市方 面的成功经验是:按照生态优化的原则,从资源集 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人手,最大 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 三、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其一,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存在 着不合理利用问题,一是很多开发区开而不发,造成 大量土地闲置;二是城市建设征地范围过宽,规模过 大,大面积城市建设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三是土壤 污染问题严重,持续不断的工业活动造成大量褐地, 褐地导致土壤的污染和功能的丧失,这些污染问题 不解决,就会抑制土地的再开发。所以,我们必须实 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珍惜 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和土地资 源的配置效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基本农 田建设和保护,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提高土地综合利 用效率。大力整合、消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空置 物业,积极利用地下空间。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积极推进土地资源执法监察改革,探索建立以 土地执法为核心、房地资源一体化的专业执法管理 体系。 其二,高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浪费污染 严重。一是目前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据测 算,如果未来50年工业用水成倍增加、城市化水平 成倍上升、小城镇快速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将会数 倍甚至十几倍地增加,势必加剧水资源枯竭。二是居 民用水节约意识不强,工业用水利用率不高,浪费比 较严重。三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开发利用 更加艰难。要在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新水源地的同 时,切实做到节水优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 教育等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建立、 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管理机制,完善用水定额 标准,探索水价调节机制,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 ,面 对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加剧,节水理念应上升到“用过 的水可以直接再利用”或“经过适当处理后再利用” 等新的层面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节约用水的内涵。 在实际操作中,在工业用水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循 环用水、密闭用水、一水多用、污水和中水回用等,努 力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在农业用水方面,以滴灌、 管灌、微喷灌等节水技术改变过去的漫灌方式,大力 发展节水型农业。在生活用水方面,积极推广应用节 水器具与设备,包括卫生洁具、各种节水龙头以及防 止和减少管道阀门漏水等。 其三,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目前我国能源使用 消耗量大且利用效率低下;石油能源供应不足且进 口成本高,新能源开发慢且普及范围小;工业用电、 商业用电、生活用电消耗大量能源,高碳生活方式对 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必须严格控制高能 耗、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将“经济增加值”的 概念引入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制订近期、中期、长期 资源节约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大对企业节能情 况的监管力度和奖惩措施,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新T 艺、新技术;运用税收、融资、补助等经济杠杆,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节能新产品、新技术, 充分挖掘现有生产系统节能潜力。加强节能型建筑 的管理力度,继续推行外墙保温的强制性规范要求, 改善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室内能耗大、布局功能 不合理而造成的空间浪费,以及住宅面积标准过大 而造成的土地和城市空间浪费等现象。 责任编辑梁华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