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第一个十道
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 (A)30 (B)28 (C)56 (D)不能确定 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
(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
3.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
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72520242524202425207242025(D)15715(A)7(B)1515(C)
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 (A) 25 (B) 12.5 (C) 9 (D) 8.5 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2Dc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2AC(A) 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B9.△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
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 (A)50a元 (B)600a元 (C)1200a元 (D)1500a元
10.如图,AB⊥CD于B,△AB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BE=5,那么AC的长为( ). (A)12 (B)7 (C)5 (D)13 家长签字:
第二个十道
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米. 1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
AB=2,则AB2AC2BC2=______.
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
14. 如图,在△ABC中,∠C=90°,BC=3,AC=4.以斜边AB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A E D B C
5米 3米
(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
A E B
D C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
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
16. 如图,△ABC中,∠C=90°,AB垂直平分线交BC于D若BC=8,AD=5,
则AC等于______________. 17. 如图,四边形
C B 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3,
A D 第18BE=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19. 11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曾提出一个“鸟儿捉鱼”的问题:
7cm 题图“小溪边长着两棵棕榈树,恰好隔岸相望.一棵树高是30肘尺(肘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另外一棵高20肘尺;两棵棕榈树的树干间的距离是50肘尺.每棵树的树顶上都停着一只鸟.忽然,两只鸟同时看见棕
榈树间的水面上游出一条鱼,它们立刻飞去抓鱼,并且同时到达目标.问这条鱼出现的地方离开比较高的棕榈树的树跟有多远?
20. 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
家长签字:
第三个十道
21. 如图,A、B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B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
B
A C D L
第21题图
22.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
CDB
A
23. 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
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
AA1B1BC
24.经过平移,△ABC的边AB移到了MN,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
.25.如图,经过平移,扇形上的点A移到了F,作出平移后的扇形.
26.如图,AB=DF,AC=DE,BE=FC,问:ΔABC与ΔDEF全等吗?AB与DF平行吗?
27. 如图,已知AB=AC,AD=AE,BE与CD相交于O,ΔABE与ΔACD全等吗?。
28. 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O,且被点O平分,你能得到AB∥CD,且AB=CD吗?
29. 如图,A、B两点是湖两岸上的两点,为测A、B两点距离,由于不能直接测量,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测出A、B两点的距离,并说明你的方案的可行性。
30.八(1)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
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图1图2
(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Ⅰ)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方案(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Ⅱ)是否成立? .
家长签字: 第四个十道
31.已知,如图1,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有 对全等三角
形.图1图2
32.如图2,△ABC≌△ADE,则,AB= ,∠E=∠ .若∠BAE=120°,∠BAD=40°,则∠BAC= °.
33.把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 如图, 若测得AB=5厘米,则槽宽为 米.
34.如图,∠A=∠D,AB=CD,则△ ≌△ ,根据是 .
35.△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3,EF=4,则AC= . 36.如图,在△ABC和△ABD中,∠C=∠D=90,若利用“AAS”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 或 ; 若利用“HL”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 ,或 .
37.工人师傅砌门时,如图所示,常用木条EF固定矩形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是利
用 ,用菱形做活动铁门是利用四边形的 。
38.如图5,在ΔAOC与ΔBOC中,若AO=OB,∠1=∠2,加上条件 ,则有ΔAOC≌ΔBOC。 39.如图6,AE=BF,AD∥BC,AD=BC,则有ΔADF≌ ,且DF= 。
40.如图7,在ΔABC与ΔDEF中,如果AB=DE,BE=CF,只要加上∠ =∠ 或 ∥ ,就可证明ΔABC≌ΔDEF。 家长签字: 第五个十道
41.如图1,BE=CF,AB=DE,添加下列哪些条件可以推证△ABC≌△DFE ( ) (A)BC=EF (B)∠A=∠D (C)AC∥DF (D)AC=DF
图1图2图3
42. 已知,如图2,AC=BC,AD=BD,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CO=DO(B)AO=BO (C)AB⊥BD (D)△ACO≌△BCO
43.在△ABC内部取一点P使得点P到△ABC的三边距离相等,则点P应是△ABC的哪三条线交点. (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垂直平分线已知 4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45.下列条件能判定△ABC≌△DEF的一组是 ( )
(A)∠A=∠D, ∠C=∠F, AC=DF (B)AB=DE, BC=EF, ∠A=∠D
(C)∠A=∠D, ∠B=∠E, ∠C=∠F (D)AB=DE,△ABC的周长等于△DEF的周长
46.已知,如图3,△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1)AD平分∠EDF;(2)△EBD≌△FCD; (3)BD=CD;(4)AD⊥B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7. 在
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
B. 1∶2∶2∶1 D. 2∶1∶2∶1 C. 6
D. 8
A. 1∶2∶3∶4 C. 1∶1∶2∶2 A. 2
48. 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B. 4
49. 在ABCD中,∠A、∠B的度数之比为5∶4,则∠C等于( )
B. 80°
C. 100°
D. 120°
A. 60° 50.
ABCD的周长为36 cm,AB=A. 15 cm
5BC,则较长边的长为( ) 7
C. 21 cm
D. 10. 5 cm
B. 7. 5 cm
家长签字:
第六个十道 51 如图,
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AD=3,OF=1. 3,则四边形BCEF的周长为( )
A. 8. 3 B. 9. 6 C. 12. 6
52. 已知ABCD中,∠B=70°,则∠A=______,∠C=______,∠D=______。 53 在
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
D. 13. 6
54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两邻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 55. 在
ABCD中,∠A+∠C=270°,则∠B=______,∠C=______。
56 和直线l距离为8 cm的直线有______条。
57. 如图1,四边形ABCD,AC、BD相交于点O,若OA=OC,OB=OD,则四边形ABCD是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
AOBCADADFOED图图3
58. 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CD,且AB=CD,则四边形ABCD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9. 如图3,在
ABCD中,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在OB、OD上,且OE=OF,又OC=__________,
1BC图2BC所以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
60.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36cm,一组邻边之差为4cm,求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
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