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只羊(语言活动教案)

三只羊(语言活动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语言活动:三只羊(中班)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尝试复述主要情节。

2、理解形容词:大、中、小,;象声词:的嗒、踢托、笛度;动词:撞、顶、滚、摔。 3、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打开课件,展示有三只小羊的图片。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引导幼儿观察三只羊的特征,根据他们的体型大小分别说出大羊、中羊、小羊,并在PPT上一一显示出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三只羊》的故事。 2、完整讲述

教师结合PPT完整讲述故事内容,讲的过程中注意大、中、小的重音变化,强化三只羊走路时分别对应发出“的嗒”、“踢托”、“笛度声”以及形象表现“撞”、“顶”、“滚”、“摔”等动词。 3、回忆分享

回忆:请幼儿讲讲自己在故事中听到了什么内容,师:这个故事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协助幼儿对应三只羊不同的形态、颜色,尝试模拟出三只羊走路时不同的声音,讨论为什么小羊用“撞”、中羊和大羊用“顶”。

复述:根据前面的回忆再现总结,请幼儿尝试大体讲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4、经验学习

请幼儿说说自己从这个故事里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最后三只羊能够一起在山上吃草,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等精神。 四、活动延伸

结合这个故事,设计区角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山坡、草地、山洞等故事背景,然后制作大羊、中羊、小羊和大灰狼的头饰,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扮演故事中的情节,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征和情绪体验。 故事文本:

在一座山脚下,有三只羊。一直是大羊,一直是中羊,一仅仅小羊。它们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躲着一直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它“的笃,的笃”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小样的脚步声,就在山洞里问:谁呀?”小羊说:我是小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小羊说:“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了很害怕,就赶紧往山下逃。中羊也上山去吃草,它“踢托,踢托”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中羊的脚步声,就问:谁呀?”中羊说;“我是中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中羊说:上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中羊听了很害怕,也赶紧往上下逃。小羊、中羊在山脚下碰见了大羊,告诉大羊说:“不能上山去吃草了,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有一只大灰狼,它要吃掉我们。”大羊说:“别害怕,我们一起上山去,要是碰见大灰狼,小羊能够用头撞,中羊和我们一起用角顶,让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它!”小羊和中羊听了,都说:“好!” 三只羊就一起上山了,大羊“笛度,笛度”地走在最前面,中羊“提托,提托”地跟在后面,小羊“的笃,的笃”地走在最后面。大灰狼听见三只羊的脚步声,问:“谁呀?“三只羊一起说:”我是大羊“,“是中羊”,“是小羊”,大灰狼问“你们来干什么?”三只羊一起说:“我们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们!”说着,从洞里窜出来,向三只羊扑去。三只羊一起对付大灰狼,小样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它们一起把灰狼撞倒,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了。三只羊高高兴兴地在山上吃青草。 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情节性比较强的故事,重复出现的故事情节和对话便于幼儿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故事中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需要幼儿结合情境理解,比如大灰狼重复出现的“恶狠狠”的语气;动词的使用和故事细节吻合得很好,比如小羊没有角,在对付大灰狼的时候只能用“撞”,而中羊和大羊有角,要用“顶”;用“滚”、“摔”表现大灰狼被打败后的狼狈样子,画面感很强。另外,小羊和中羊听到大灰狼的恐吓后都非常害怕,他们友好地劝告大羊不要去冒险,但是勇敢的大羊却提出他们一起上山对付大灰狼,最终获得了胜利,其中萧炎、中羊、大羊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正义者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大从而获得胜利,这些正能量精神对于幼儿感受这个故事也很生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