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言得体专题强化训练

语言得体专题强化训练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20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导学案强化训练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邻居小伙在银行上班,平时总是西装革履,每次见到他,我都由衷地说:“足下真是风度翩翩!” B.读书会上,晓莉向评委老师完美地展示了她的学习心得,最后她说:“谢谢大家的聆听!

C.在张教授的寿宴上,学生明华端起酒杯说:“张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晚辈祝您健康长寿!” D.为提高市民的消防意识,我区园林处组建的“消防主题文化长廊”即将落成开放,敬请期待!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是您的家父托我转交给您,赶紧收好吧。 B.王阿姨收小华做干女儿,两人结为金兰之好。

C.贵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职工的敬业精神一向是有口皆碑,希望我能有机会为贵公司尽一点绵薄之力。 D.明晚请您到寒舍小酌几杯,真诚地期待你的惠顾。 3.下面几种情境话语,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燃烧的岁月,已将您生命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您额头闪光。您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

人生。(发给父亲的短信)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

究落实。

C.同桌张山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

止啊!”

D.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王强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王教授的一席话惊醒了我们,虽然是千虑一得,也体现了他对我们的关怀之情。 B.为了表达对老作家的仰慕之情,小张致函道:“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创作,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D.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想法也只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的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文物”惠存着呢。 D.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篇文章虽然是林教授的急就章,但从结构、情感方面看不失为上乘之作。 B.小林虽然年轻,但笔意清新、画风老到,所绘山水作为补壁之用特别好。 C.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任谁看见这样的情景也会出手,大家过奖了。

D.您的确做得非常好了,我们对您垂青是应该的,您不必难为情,更不必放在心上。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见到戴着白花的朋友,他同情地说:“听闻家严前些日子过世,希望你节哀顺变!” B.您借走我的《飘》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C.小张在投稿信的最后写道:“我不揣简陋,寄来拙作,请编辑斧正。顺颂编安!” D.校园电台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老师还是同学,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

子!”

B.我是小弟,本不该这样说,但我认为人无完人,既然仁兄出了错,就要接受别人的见教。

C.小李大学毕业求职,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能力不逊于研究生,请领导任人唯贤,唯

才是用。”

D.为恭贺张老师乔迁新居,我送上画作,对张老师说:“学生水平有限,画艺不精,敬奉涂鸦之作,权当补壁。”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激。

B.高中同学20周年聚会定在明天,可我身体欠安,不能前去参加,实在遗憾。 C.从我家楼上能看到附近超市的门楣上闪烁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2018年高考出现奇葩事,老人跳广场舞,拒绝让步高考,认为高考不能阻止他们锻炼身体,身体不好了,

谁垂怜他们呢?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学生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B.令尊对我有恩,这次他来太原,我一定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接他。

C.小王去体验生活,他到市场后问摊主:“大叔,买一千克黄瓜要多少人民币?” D.书稿终于完成,但还不知能否通过,在附言中我忐忑写道:“张编辑,请您斧正。” 1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因为接到临时任务,我今日无法光临贵府的宴会,对此深表歉意,同时托舍弟带去薄礼一份,还请笑纳。 B.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年轻缺乏经验,您把这样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交给我,真是感觉有些不堪借重。 C.他接过赠给的字画,连声说:“感谢您的惠赠,回去必当补壁,一定会使寒舍蓬荜增辉!”

D.朋友远道而来,主人由于没有计划好时间而没能及时出门迎接,深感抱歉,见到朋友便说:“久违,久违了。” 1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但望先生能够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

B.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D.承蒙您老亲自奉书指导,我读后受益匪浅,然琐事繁杂,未能及时回信,望见谅。 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不久,白石老先生送来了一幅画,上面题着一行小字——“艾青先生雅正”。

C.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面对就业难也不屈尊,都希望找到一份大公司里的体面工作。 D.老郑谦虚地说:“领导同志对我如此心领,今又寄予厚望,只能说是对我的激励、鞭策。” 14.下列各句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XX顿首。

B.某宴席场合,面对满桌佳肴,主人说:“大家请随意,粗茶淡饭而已!” C.先生大才,承蒙屈就,我们甚感荣幸。

D.明天上午十点,鄙人亲临府上,敬请阁下赐教。 1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B.王教授的一席话惊醒了我们,虽然是千虑一得,也体现了他对我们的关怀之情。 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16.下到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请允许我作为男方家长对亲家几十年辛劳养育了漂亮出众的新娘表示感谢,并祝新婚夫妇美满幸福,早生贵

子。

B.老王呀,今天就看你三分薄面上把他放了,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你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你也不

要来说情了。

C.在司仪主持下,我跪请先生入座,向先生敬献束修,行三鞠躬、三叩首大礼。从此,我正式忝列范先生门墙,

成为先生的人室弟子。

D.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捕头雷横一边接过晁盖递给的十两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自主招生是一条通向胜利的捷径,所以我希望敝校领导可以同意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B.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节假日,都要安排出时间,去西三旗育新花园拜访朱老师。 C.作为单位的负责人,我应该时刻俯察员工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D.老年人养宠物大部分是为了填补孩子不在的空虚,对此,作为后裔,我们是否该反思呢?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尾续貂吧!

B.他在征稿启事中接着写道,“恳请小区居民帮助我们,为办好《小区直通车》尽一点绵薄之力。” C.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想法也只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的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D.小刘的父亲因事未能到达会场,主持人对小刘说,我去年采访过您父亲,亲聆先贤对朗读看法,受益匪浅。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某公告这样写: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儿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

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

B.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C.您的这盆兔型根雕,惟妙惟肖,实在招人喜欢,如肯割爱,价钱上我一定不亏待您。 D.我的家境贫寒,您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我将永志不忘。 20.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导师出国考察,未及与会,他的这份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暂由鄙人代读,报告难免有不当之处,请诸君

批评指正。

B.张建安是个很传统也很内向的人,遇事每每淡定自若,任凭风急雨骤,他自岿然不动,友人遇难题,问他:“张兄能否奉告一两句?”他却以微笑作罢。

C.他一生专研,著作等身,享誉世界,今日从大洋彼岸回到母校,当年的同学大都已白发苍苍,执手相看,老

泪纵横,“久仰了,久仰了!”

D.如果说黄某今日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那也是仰仗在座诸位的鼎力相助,承蒙厚爱不胜感激。 2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一位明星对粉丝团说:承蒙我的厚爱,让我们凝聚力量,一起将粉丝团做得更大更好,本人不胜感激。 B.面对网友对某主播因紧张而导致口误的调侃,该主播在受访时回应:主播出错纯属正常,大家不要苛责。 C.黄教授患上重感冒,不能与会,于是给主办方发短信说明情况:偶染小恙,不能如约赴会,还望海涵。 D.一对闺蜜逛商场,同时喜欢上店家仅剩一套的新款衣服,其中一位说:你穿上更漂亮,我还是割爱吧。 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在北京参加干部培训班学习期间,有幸到老家朱仲丽的寓所接见了她。 B.他接受采访时说:“我的这张玉照拍摄于2009年1月的一天,背景是我的家乡。” C.印度与巴基斯坦武装人员在边境爆发激烈冲突,巴军一高级军官被击毙。 D.唁电:惊悉一代高僧性空长老安详圆寂,深感悲痛,谨此奉唁,望节哀顺变。 2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

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坛高手,医者仁心。”

B.高考在即,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

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您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已经拜读了您的大作,并对其中几处斗胆进行了斧正。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2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

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嘛!”

C.李明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回到故乡,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啊!”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

尝辄止啊!”

26.对下面一段文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某大学校内墙上贴一通告。通告全文是:“经院务委员会批准,校园内不准饲养鸡鸭。如有违者,本月底一律提

送食堂杀掉。”读这样的通告,不由让人两股战战。

A.通告是非常严肃的文体,应该是关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定,这样的事不能以通告方式出现,应该改为“通知”。 B.这则通告中,“如有违者,本月底一律捉送食堂杀掉。”杀的对象不明确,容易误解,所以让读到的人两股战

战。

C.“校园内不准饲养鸡鸭”这句话,没有指出是谁在饲养,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老师,对象不明,所以造成

歧义。

D.语言的交流中,语句的表述以明白为主,这则通告内容清晰,“不由让人两股战战”这样的反应是多此一举。 27.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下列选项中,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

①女士们、先生们:②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③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⑤目前,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⑥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一睹长城的风采吧!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28.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明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B.失物启事:“本人不慎于早上6点左右在菜市场遗失一部手机,请捡到者速速归还。” C.节日贺卡:垂念师恩,永世不忘。值此春节到来之际,恭祝恩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D.邀请函:诚邀你1月20日上午8:00来本公司参加公司庆典,务必准时。 2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信封上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王力伯伯收 B.(商店告示)本店即将推出新品,敬请恭候。

C.(书面检讨)我一定勇敢斧正自我,痛改前非。 D.(聘书)兹聘请冰心先生为外国文学社顾问。 3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广播稿)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沈从文《边城》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静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希望广大读者惠寄“今日话题”“品位”和“文化茶座”等栏目的文章。(征稿启事) B.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台边拾到一个黑色皮包,里面有人民币180元。(招领启事) C.本人不慎在操场上丢失了一件蓝色耐克上衣,哪位捡到,赶快交还。(寻物启事) D.凡符合以上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中心。(招聘启事) 32.【2014年高考北京卷】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33.【2012年高考湖南卷】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34.【《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题型示例】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王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35.【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

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I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36.【2012年高考山东卷】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37.【2013年高考安徽卷】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①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②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③

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38.【2012年高考安徽卷】安晴同学一直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天,安晴向转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 。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晴:①

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 安晴:②

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安晴:③

李华: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 安晴:哦,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 李华:④

安晴:好的,我出个小节目。

39.【2012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

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场回合,一起练球。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 小张含蓄地批评说:是不是①? 小李幽默地回应说:不是②,是③。

40.【2011年高考山东卷】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眼炯炯有神。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导学案强化训练参

1.C。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足下”主要用于书信书面语体。B项,“聆听”应为“倾听”。D项,“期待”应为“关注”。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家父”为谦称,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您的家父”改为“令尊”。B项,“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收干女儿不能称之为“结为金兰之好”。C项,“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谦词,使用得体。D项,“惠顾”,多用于商家对顾客。所以选C项。

3.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A“已将您生命焚尽”不得体,“生命焚尽”是指生命的结束,应该为“青春焚尽”;B项,“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不得体,学生会不能对学校领导“责成”;D项,引用诗句对象是雪。

4.D。解析:A项,千虑一得: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评价王教授不得体,此处应使用对王教授表达赞美和尊重之意的词语。B项,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此处用在对方身上,不得体。C项,“高足”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但不能自称。

5.A。解析:B项“匹夫”既泛指平常人,也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所以对方尊敬不够。C项“惠存”是敬辞,只用于别人对自己。D项“鼎力相助”意为大力相助,特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赞美他人之辞,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6.C。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急就章,谦辞,匆忙完成的作品或做的事情。B项,补壁,谦辞,绘画的人把自己的画作赠送给别人的谦辞。D项,垂青:比喻得到重视,受到优待。一般说别人对自己“垂青”。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

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A项,家严:指自己的父亲,为谦辞,用于此处表达不得体。B项,璧还:敬辞,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此处应用谦辞。D项,呼吁:用于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用于此处表达不得体,应改为“欢迎”。故选C。

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伯仲,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语义理解错误。B项,见教:套语。称对方指教自己。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C项,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不符合自荐情境,也包含以贤才自诩之意,显得自高自大。D项,涂鸦之作,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或胡乱画画,多用于谦辞。补壁,把作品赠人的时候的谦词。使用得体。

9.C。解析:A项,“令媛”是对别人家女儿的敬辞,不能称呼自己的女儿。B项,“欠安”是对人生病的婉辞,不能用于自己。D项,“垂怜”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句中“谁”是泛指,不一定是老人的长辈。

10.D。解析:A项,“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这里祝福老师,对象错误;B项,“百忙”只能用于对方;C项,书面语用在了口语环境中。把“人民币”改为“钱”。

11.C。解析:A项“光临”是敬辞,指对方到来。B项“借重”,敬辞,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D项“久违”一般用作久别重逢的客套,此处结合语境应该用“失迎”。

12.A。解析:A项,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B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C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D项,“奉书”是谦辞,是说自己给人写信,不能用于别人。所以选A项。

13.B。解析:A项,“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问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项,“屈尊”是敬辞,是指尊称对方降低身份。D项,“心领”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

14.D。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D项,“亲临”是敬辞,

不用于自己。

15.C。解析:A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用于此处不得体。B项,“千虑一得”,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评价王教授不得体,此处应使用对王教授表达赞美和尊重之意的词语。C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正确。D项,“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16.C。解析:A项,“贵子”,敬辞,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不恰当。B项,“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不能用于称别人的情面,对象错误。D项,“笑纳”不可用于第一人称,是请别人接受馈赠时说的敬语。

17.B。解析:A项,“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而句中说的是对方学校,使用不当。B项,“拜访”,敬词,看望并谈话,句中说自己去看望老师,使用正确。C项,“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句中说自己对员工的理解,使用不当。D项,“后裔”指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句中是指称老年人的后辈,老年人依然在世,故使用不当。

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A项,“抛砖引玉”,自谦之词,喻指先谈出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试图引出别人的高见宏论;“狗尾续貂”,贬义词,也可用作谦辞。B项,“绵薄之力”应是谦称。D项,“先贤”是对去世的人的称呼。

19.C。解析:A项,句中的“哥儿们”“踩点”“月黑风高”均不妥当。报告应简洁、精炼,不要描绘,不要啰嗦。B项,“请教”意思是向对方求教,本项中不合乎人物身份。D项,“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语气生硬,有向对方提出要求之嫌。故选C。

20.D。解析:A项,“难免”就是不可避免的意思,用来指导师的作品不可避免有不当之处,不合适;B项,“奉告”,是敬辞,不能用来指他人告诉自己;C项,“久仰”,早已仰慕,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气话,用在同学们之间不合适。

21.B。解析:本题考查对联与语言的得体。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为“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题中B项最得体,“古稀”指“70岁”,“诲人不倦”扣住“老师”;A项,“花甲”是“60岁”;C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所以综合考虑答案为B项。

22.C。解析:A项,谦敬混用,“承蒙我的厚爱”,不伦不类。“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厚爱”是谦辞,称对方对自己深切的喜爱或爱护。B项,“苛责”运用不得体,未考虑到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及受众的期待。应改说“主播难免出错,望大家多多包涵”或“主播难免出错,但我们会尽量追求完美”。C项,“小恙”,小病;“海涵”,敬辞,请对方大度宽容地原谅自己。语言表达得体。D项,“割爱”,不是出自本意地放弃心爱的东西,其对象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此语境中,衣服还是店家的。

23.D。解析:A“接见”,跟来的人见面,多用于主人接待客人或上级接见下属。B“玉照”,敬辞,称别人的照片。C国际冲突有人死亡使用“击毙”不得体,带有贬义。

24.D。解析:A项的“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相传孔子在杏树下设坛讲学,后泛指授徒讲学的场所。要注意与“杏林”区别开来,“杏林”是医学界或医家的代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他隐居庐山,行医不取一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积年蔚然成林。此处应用“杏林”。B项,对联的内容不适合此处情境,临近高考,对联中的话“逆境”“捶打”“烈火”“焚烧”之类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C.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大作,称他人作品的敬辞。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又叫指正,此处表达不得体。D项,正确。

25.D。解析:A项,“宦游”指离家出外做官;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的是人际交往;C项,“南冠”指囚犯或战俘。

26.B。解析:A项,“这样的事不能以通告方式出现”错误,通告的使用面比较广泛,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都可使用,但强制性的通告必须依法发布,其限定范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的权限。C项,“歧义”错误,本通告指“校园内任何地方、任何人”;D项,“这样的反应是多此一举”错误,“一律提送食堂杀掉”确实让人“胆怯”。

27.A。解析:题干要求选出“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本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语境,“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

作的解说词”,第①处“女士们、先生们”使用不当,与“学生”这一身份不合,应改为“同学们”;第②处“莅临”使用不当,多用于书面用语,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到来,此处应改为“来到”;第③处,“荣幸之至”使用不当,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此处应改为“非常高兴”;第⑤处,“拜谒”使用不当,拜访谒见,参拜瞻仰(陵墓、碑碣等处),此处应改为“参观”。

28.A。解析:B项,“速速归还”,语气生硬,不和语境;C项,“垂念”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D项,“务必准时”语气生硬,不和语境。

29.D。解析:A项,信封上的收信人姓名是写给邮递员或送信人看的。B项,“恭候”是谦辞,用于自己。C项,“斧正”是敬辞,用于对方。

30.A。解析:B项,“探望”一般指探望病人,这里应该为“看望”。C项,“璧还”是敬辞,用于归还原物能讲自己“璧还”物品,而不能让别人“璧还”,否则表示你怀疑别人会弄坏你的物品)或辞谢赠品。D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的邀请。

31.A。解析:A项,“惠寄”指对方寄来东西,敬辞,使用正确。B项,不能说详细款项,应把“180元”改为“若干”。C项,“赶快交还”语气生硬。D项,将“足下”改为“您的”,符合招聘的语体色彩。

32.①C ②D 解析:①“作出认真的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②A项言外之意是中学生可以喝酒,只是今天情况特殊,不符合中学生身份,且语言不礼貌。B项“足下”“家父”过于书面,比较文雅,不合适使用有父母的朋友参与的饭桌上;C项语言生硬,没有礼貌。得体类题目注意对象、场合;注意谦敬词的使用,注意“足下”等蕴含古文化意义的词语的运用。

33.C。解析:语言得体类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A项,“鄙人”属于谦辞,不合语境;B项,“谢谢哟”是口语,不符合书面语要求。D项,“高抬贵手”是请求别人原谅,不得体;“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放“本人”后,次序不当。

34.①“宣布”改为“通告”;②“敝”改为“本”;③“提出”改为“垂询”;④“贵用户”改为“您”;⑤“不安”改为“歉意”。

解析:这道题以应用文的形式来考察实际运用语境中的语言得体,其中有不但考察了谦敬词的使用,如“垂询”、“敝”,也考察了实际对话中准确地措辞,如“不安”改为“歉意”,“宣布”改为“通告”。

35.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连贯。

36.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答对四处即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得体。书信属于应用文体,要特别注意谦辞、敬辞的使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寄奉”是敬辞,用于自己寄给别人东西,这里应使用一个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敬辞。“些许”在这里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合适。“惠存”“光临”“过目”是用于请别人做事的敬辞。五处都是对象用错。

37. 答案示例:①阿姨,您好!请问您刚才注意到那红灯了吗?②那儿亮着的是红灯。红灯亮了就要停下,不能跟着别人抢,会有危险的。③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

解析:本题形式上是补写题,着重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①从回答中看出问的问题与“红灯”有关。②从“不该跟着别人抢”的回答看出应劝说行人不抢路。③应该讲遵守交规、不闯红灯的道理。注意语言得体,要有礼貌,语气要客气,不要训斥。

38. 答案示例:①你好!我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吗?②请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③我想参加,有哪些内容呢?④太好了!我们还打算跟他们联欢呢,你能出个节目吗?

解析:本题形式上是补写题,着重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答题时要根据对话的情境,内容的补充要注意两人对话的进程,前后要能衔接得上,不能“答非所问”;还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说话者的身份,要有礼

貌等。①处,结合题干提示和下文可知,应是要求参加之类的内容;②根据下文回答“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可知应填“最近有什么活动”之类的问题;③根据下文的活动具体内容,可推断出此处应填“有哪些具体内容”的问题;④处,根据下文“可以出个小节目”,可推断出,此处应填“能不能表演个节目”之类的内容。

39.答案示例:①你家的闹钟走慢了 ②闹钟走慢了 ③闹钟心疼我,不忍心叫我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就是要求做到恰如其分,使语言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主体,即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本题要注意小张的话是“含蓄地批评”,是不满,但表达得委婉,言在彼而意在此。小李的话是“幽默”的,是为自己开脱,但说得友好轻松。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40.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将划线中文学化、成人化的词语“潺潺流过、卵石、清晰可见、长髯老者、面容清瘦、炯炯有神”转化成少儿容易理解的口语化、形象化的词语即可。

【资料链接】

谦敬辞

中华民族崇德尚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卑己达人。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一些敬辞谦称,所谓谈笑有敬辞,往来多谦称。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谦称指含降卑口吻的用语。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是: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谦敬词在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高考在语言得体的考查中也会出现这方面的内容。由于数量比较繁多,加上现在的考生平时也不怎么接触,所以在高考中往往不能正确地判断或运用,这是很可惜的。

谦敬辞口诀:

敬辞前缀

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 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

谦称前缀

愚家小敝浅,鄙舍老贱寒。 拙陋不敢管,窃劳寡奴犬。

敬辞前缀释例:

1.“敬”头一族。常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

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不敏:没有才能)。

2.“屈”头一族。如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屈居:委屈地处于(较3.“老”头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

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4.“俯”头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5.“光”头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

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到来。

6.“请”头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进:请对方进来: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7.“雅”头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雅兴:称对8.“芳”头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

方的兴趣大;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子)的年龄;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

9.“拜”头一族。用于人事来往。拜辞:指告辞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朋10.“华”头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友);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华宗:称人同姓。

11.“令”头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爱(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

弟;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婿(令袒)尊称对方的女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12.“叨”头一族。如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13.“玉”头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成:成全;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玉

体:称对方身体;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14.“垂”头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

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青:称对方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15.“大”头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

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16.“贤”头一族。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侄:称侄子。 17.“高”头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18.“贵”头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国:称对方国家;19.“恭”头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

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贵姓:问人姓;贵校:称对方学校;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20.“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21.“宝”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等。例如:宝地,用于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宝号,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或名

字。

22.“光”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例如:光临,称宾客到来;光顾,称客人到来,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23.“奉”头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

于书信);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奉劝:劝告;奉送:赠送;奉托:拜托;奉迎:迎接;奉赠:赠送。

24.“某下”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敬称。例如殿下:对帝王的尊称;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麾下:指将帅;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足下”尊称朋友。

谦称前缀释例: 1.“愚”头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

“愚”谦称自己。

2.“家”头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

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3.“小”头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4.“敝”头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如敝人:谦称自己;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5.“浅”头较少,如浅见:浅显的见解。 6.“鄙”头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7.“舍”头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8.“老”头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

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9.“贱”头较少,称有关自己的事物。(您)贵姓?贱姓王。 贱妾:文言诗词里妇女的自称;贱息:自己的10.“寒”头较少,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11.“拙”头一族。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儿子。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12.“陋”头较少,如陋见:浅见。 13.“不”头一族。不才:没有才能;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不敏:不聪明(表

示自谦);不佞:没有才能;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14.“敢”头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

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15.“管”头较少。如管见:浅陋的见识。 16.“妾”: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17.“劳”头一族,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请别人做事或让路。劳步:用于谢人来访;烦劳,麻

烦;劳累:让人受累(用于请别人帮忙做事)劳神:(用于请别人帮忙做事)费精神。

18.“寡人”,本来是君王的谦称,即寡德之人。 19.“奴”:青年女子自称。 20.“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21.“过”用于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行为。例如“过奖”,意思是过分的表扬或夸奖,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过

誉”,意思是过分的称赞,用于对方称赞自己时。

22.“薄”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例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时;“薄礼”,意思是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面子。

23.“刍”用于称呼自己的见解等。例如:“刍议”用于称自己的议论。

谦敬词归类整理:

一、成语之谦辞敬辞类

敬辞

1.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2.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7.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8.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9.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谦辞

1.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3.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4.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5.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6.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7.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8.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9.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0.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11.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12.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13.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4.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5.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16.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17.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18.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19.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20.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21.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22.容膝之安:本指可以立足的安身之地,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处狭小。 23.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24.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25.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26.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27.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28.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心得、收获。功,成绩。 一点微小的成绩。 29.一得之见: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30.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31.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32.一知半解:所知不多,理解肤浅。

33.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34.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35.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36.不材之木:本指不能成材的树木,常用作自谦之词,用来指自己才能平庸。

37.诚惶诚恐:原为敬辞,是封建时代奏章中的用语,表示对皇帝既忠诚虔敬,又惶恐不安。后用来谦称自己做事有诸多忧虑,非常谨慎。

38.地主之谊:“地主”指当地的主人,“谊”是“义”的通假字,即“责任、义务”的意思。指招待客人,这是当地的主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39.硁硁之见:意为粗鄙浅薄的见解。用作自谦,形容粗鄙浅薄的意思。 40.滥竽齐门(滥竽充数):用作自谦之词。指本无才能却占据其位。

41.驽马铅刀:“驽马”指劣马,“铅刀”指用铅做的刀,铅的硬度很低,铅刀无法锋利。借以比喻能力微薄,才识平庸。

42.命途多舛:“命”即命运,“途”指经历,“舛”为背离、不一致之意。指命运和经历常与自己的主观愿望背离、不一致。常用作叙述自己遭遇时的谦辞。

43.犬马之养:用为供养父母的谦辞,指自己供养父母做得不太好。

44.率尔操觚:“率尔”是不经意、随便的意思,“操”是持、拿的意思,“觚”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版(木简)。本意是褒义的夸奖之词,指随手拿起一块木简就可以写出好文辞,形容作者文思敏捷。后来又演变为一个贬损之辞,常指轻率下笔、草率成文。多用此意为自谦。 二、常见文言谦敬词

谦词口诀: “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 “贫贱过后”。

1.敝——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敝处: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2.鄙——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自己的见解;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人:地位低下的人;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可: 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5.不——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

6.愚——愚:自我谦称;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老:老人自谦之词;愚见:自己的见解。

7.拙——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荆: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8.敢——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见教:客套话,指教(我);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又称家慈;家兄:称兄长。

11.老——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都用于老人自我谦称;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衲: 老和尚自称;老臣:老自称。

12.晚——晚生:文人对前辈的自谦;晚学:后辈学生的自谦;晚辈: 相对于长者的自称。

13.舍——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舍亲:称亲戚。

14.寒——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15.贫——贫僧:和尚的自谦之称;贫尼:尼姑的自谦之称;贫道:道士的自谦之称。 16.贱——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贱恙:谦称自己生病。

17.过——过奖:被别人表扬、夸奖时的谦词;过誉:对别人给予的称赞表示客气的话,意思是过分的称赞,过格的赞赏。

18.后——后学:谦称自己为后进(后来)的学者或读书人;后生:后辈学生的谦称。(更多场合指青年男子) 除了上述18个字的组词外,还有若干特定的谦词(字),如: 朕:皇帝自称。原指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属皇帝自称。 孤:小国之君。 寡:少德之人。

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古人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三、常见敬词

1.拜——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

2.垂——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3.大——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4.芳——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5.奉——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

6.俯——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

7.高——称对方相关的事物。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8.光——用于说对方的来临。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9.贵——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

10.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祝贺)、恭候(等候)、恭请(邀请)、恭迎(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11.华——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12.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佩(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13.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意思是请保存)、惠临(说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14.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贤侄(称侄子)。

15.屈——用于说对方的行动。如:屈驾(用于邀请人,意思是委屈大驾)、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屈居(委屈地处于)、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16.雅——用于说对方的情意或行动。如: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出批评,把自己人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对方时,请对方指教)。

17.玉——用于说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音(在书信中,称对方的书信或言辞)、玉照(说对方的照片)、玉成(感谢对方的成全)。

此外,还有一些带谦敬色彩的词语,如:久仰、赐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纳、包涵、斧正、璧还、鼎力等。 四、其它敬词、谦词: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 台端——旧时称对方

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还有钧裁、钧安等 贵庚——问人年龄 贵恙——问对方的病况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谨悉——恭敬地知道 谨启——恭敬地陈述 兹有——现在有 顷按、顷奉——刚刚接到 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 本拟——本来打算 业示——已经在 迳与——直接地同 赓即——接着立即 不日——不久,不多天 不时——随时

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 鼎力——大力 孔殷——十分急切 售罄——卖完 鉴宥——请原谅 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

迭函——屡次发信

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复函为荷) 稽迟——拖延、不及时 惠纳、笑纳——接受 卓夺——高明的决断

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 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 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领导者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更衣:婉辞,上厕所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书)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鼎力:大力(表示于请托或感谢,只用于别人对自己)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雅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赐教:给予指教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璧还:归还物品

费神、费心:意思是耗费心神、精神,多用于请托或致谢时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时 久违:意思是好久不见,用于久别后相见 屈就:用于请求别人担任职务 屈尊:意思是降低身份俯就 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失敬:向对方表示歉意,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不能陪伴对方

失迎:因没有亲自迎接客人而向对方表示歉意 心领: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 幸会:表示跟对方见面很荣幸

献丑:常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能力不济却敢于表现 冒昧:表示(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见笑:表示(自己的言行)被人笑话 见谅:表示对自己的言行原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