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

来源:华拓科技网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鹞子》是义务教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鹞子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住了纸船和鹞子带去的问候、祝福、原谅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成长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传授中我紧抓纸船和鹞子这个媒介来领会朋友之间感情的变化,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绪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

1、设置感情面境,给学生情绪熏陶。新课程改革发起存眷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传授历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物质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此,我在传授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裕的情绪体验之中。

传授一开始就议决精致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到场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传授的一个特点,课文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别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感情忧郁的部分,课件播放较为悠伤的乐曲,课文最后小熊和松鼠重归和好,是感情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举行渲染,使学生充分感受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些音乐感染了学生的感情,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2、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领会情绪的纽带。“语文传授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①、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1)“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鹞子……”(2)松鼠再也受不明晰。)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再议决读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绪、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②、传授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

和鹞子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绪的熏陶。同时连合具体的语境,领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别的,多读是感悟的基本要领,又是成长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在传授中将读贯穿传授始终,采取了自读、范读、跟读、读中思考、读中领会等要领,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绪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略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住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辟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举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拔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表现。

①、利用想象说话,感受友谊带给双方的快乐。如在1-6自然段中的想象说话——“小熊和松鼠还会在鹞子和纸船上写些什么?” “小熊,你想在鹞子上写什么?”“小松鼠,听到小熊的祝福,你想说些什么呀?”“小熊,你还有什么高兴的事儿要告诉松鼠吗?” 学生在对话中搜集小熊和松鼠在交往中快乐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友谊所带来的美好。

②、利用想象说话,感受心理变化。如,当他们友谊破碎时, 让学生扮演小熊、小松鼠,领会两者当时的思想变化,学生感悟到了故事中人物纷乱的心理变化以及对友谊的渴求。这样的情形创设,不光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体验也特殊真切。

在传授中,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提问比较有思考性和兴趣性,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议决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读课文,领会他们的感情产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鹞子对他们情绪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充分领会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知道当友谊产生“缝隙”的时候,容忍和原谅才是最好的办理办法。

但讲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2、时间分派不合理,整个传授历程显得前松后紧,使得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没能充分展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