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师资管理制度

师资管理制度

来源:华拓科技网
师资管理制度

一、总则

1.1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在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

1.3 师资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激励、约束原则。

二、师资引进与培养

2.1 师资引进

(1)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合理制定师资引进计划,严格选拔标准,确保引进优秀人才。

(2)引进师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 拥护中国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b. 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

c.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d. 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2.2 师资培养

(1)实施师资培养计划,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业务竞赛、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3)建立师资培养基金,支持教师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等。

三、师资考核与评价

3.1 师资考核

(1)建立健全师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2)考核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等。

(3)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薪酬待遇的重要依据。

3.2 师资评价

(1)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等。

(3)评价结果作为师资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参考。

四、师资激励与约束

4.1 师资激励

(1)设立优秀师资奖励,对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实施师资职称晋升制度,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空间。

(3)建立教职工福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关爱教师生活。

4.2 师资约束

(1)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规范教师行为。

(2)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对不胜任工作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或解除劳动合同。

五、师资保障与支持

5.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3 建立健全师资保障机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科研支持。

5.4 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

五、师资培养与发展

5.5 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负责组织教师的在职培训、学术研讨和教学交流活动。

5.6 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提升职业素养。

5.7 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为教师提供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

六、师资考核与监督

6.1 考核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接受评价。

6.2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注重教学效果,也重视教师的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6.3 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6.4 建立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机制,严肃处理学术造假、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七、师资激励与奖励

7.1 设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项奖励,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7.2 建立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教育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荣誉称号。

7.3 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将工作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7.4 为教师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访问研究。

八、师资保障与关怀

8.1 建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8.2 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居住保障。

8.3 建立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解决教师的合理诉求。

8.4 为教师提供法律援助,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九、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

9.1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教育教学需求,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9.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年龄、学历、学科、职称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9.3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培养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人。

9.4 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九、师资队伍的持续优化

9.5 定期开展师资队伍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9.6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师资结构,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9.7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制定和学校管理,提高教师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十、师资队伍的纪律与规范

10.1 强化教师的职业操守,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10.2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准则。

10.3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

十一、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发展

11.1 定期组织新教师入职培训,确保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11.2 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能力。

11.3 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领域。

11.4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基金,资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个人职业发展项目。

十二、师资队伍的评价与反馈

12.1 建立多元化、动态的教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全面。

12.2 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成果等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多角度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12.3 定期向教师反馈评价结果,帮助教师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2.4 建立评价结果的申诉机制,保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十三、师资队伍的激励与支持

13.1 设立教师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13.2 提供教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

13.3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指导体系,为教师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和咨询服务。

13.4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十四、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13.5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稳定优秀师资队伍。

13.6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教学名师、科研成果奖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13.7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十五、师资队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4.1 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

14.2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教师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4.3 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与国际同行的科研合作,提升科研水平。

14.4 设立国际交流基金,资助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访问学者项目等,拓宽国际交流渠道。

十六、师资队伍的退出机制

15.1 建立师资队伍退出机制,对不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实施合理的退出。

15.2 对因个人原因申请退出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协助其顺利完成职业转换。

15.3 建立健全教师退休制度,确保教师退休后的合法权益,发挥退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十七、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管理

16.1 建立师资队伍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师资信息的动态更新和智能化管理。

16.2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6.3 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6.4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保护教师个人信息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安全。

十八、师资队伍的文化建设

17.1 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17.2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17.3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教师典型,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17.4 推动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

十九、师资队伍的监督与问责

18.1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监督体系,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18.2 实施问责制度,对违反规定、不履行职责的教师进行责任追究。

18.3 定期公布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

二十、总结

(全文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