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乐你我》
主题班会案例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郑丽娜
《日行一善乐你我》主题班会案例
活动目标:
通过班会使学生明善,即明白“日行一善”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意义。进而崇善,树立学生 “与人为善,快乐你我”的道德观念。进一步行善、扬善,从自身的小事做起,逐步形成“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意义:
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日行一善 积善成德”的道德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我们五3中队也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以“《日行一善乐你我》”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以中队会的形式,紧紧围绕“明善知荣辱”、“崇善学模范”、“行善传美德”、“扬善树新风”四大板块,通过看图片、演小品、谈感想、讲故事、学模范、评先进、献点子、创班歌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宣扬“日行一善乐你我”的道德精神,使学生“明善”的过程中树立荣辱观;在学模范的过程中“崇善”;在“行善”的过程中传播美德的种子;在“扬善”的集体氛围中树立良好的班风。最终,将“日行一善”变成一种行为习惯,进而“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的目标。由此,构建班级“处处有善”的人文特色,营造“人人向善”的班级氛围。
活动形式:
主题中队会
(看图片、演小品、谈感想、讲故事、学模范、评先进、填表格、唱班歌)活动前准备:
A 老师准备:
1、拍摄校园中的善举和恶行的照片。
2、截取“新时代雷锋传人——郭明义事迹”的录像片段。
3、准备“爱心树”的贴图。
4、印制61份《我的日行一善记录表》
5、准备“爱心树”贴图。
6、准备“班级十佳美德少年”的奖状。
6、制作课件。
B学生准备:
1、重温《雷锋故事》,推选演讲员。
2、排练小品《勿以善小而不为》。
3、集思广益,集体为班歌《我善我快乐》填词。
4、排练班歌的伴舞。
5、每人准备一张便签纸。
活动过程:
{整理队伍、报告人数、出队旗、唱队歌、辅导员宣布开始。}
一、引入主题
主持人A: 同学们,你们有几个家?
主持人B: 大家说得对,当然只有一个家。
主持人A: 我还有3个家。你听,班级是我家、校园是我家、国家还是我的家。对吗?
主持人B: 这么说来,这也都是我们的家。我还有更多的家,比如“我的社区”、“我的足球队”、“我的游泳俱乐部”……
主持人A: 是啊,是啊,先打住,我们有这么多的家,也有这么多的家人,我们多么幸福啊!可是,有的人爱家,有的人却不珍惜它。请看几组图片。如果你觉得图中你的“家人”做得对、做得好,是善举,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你觉得有些行为不道德,是恶习,就摇摇头批评他。
{ 课件随机播放:
善——校门口路队整齐且口号响亮、小白鸽护绿队清理校园边角的垃圾、顶楼菜园内孩子们悉心照顾班级包干的菜苗、同学见到衣物或财物交到学校德育处、同学们将体育课受伤的同学送到医务室……
恶——走廊瓷砖印着脚印、厕所里洗手盆的水龙头没关紧、课间部分孩子在走廊上打闹、早晨上课前抄写其他同学的作业……}
主持人B: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衡量道德的秤。
主持人A: 对,每个人心中也有一面明辨是非、判断美丑的镜子。
主持人B: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播下善的种子,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满阳光。
主持人A: 如果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行善积德,那么我们的家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行善的快乐!
主持人(合):是的,我们今天的中队会主题就是——日行一善乐你我。
二、明善知荣辱
主持人B:同学们,我们要明善知荣辱。就像我们的“福建精神”中所倡导的那样,以“乐善好施”为荣,一起构建美好和谐的家园。
主持人A: 那么,什么叫日行一善呢?请郑老师为我们说说它的典故吧!
师: 日行一善的释义是 “每天做一件好事。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这个词来自于一个故事——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至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有些人可能觉得日行一善很困难,其实并不难。就像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屑,只是弯下腰那么简单,然而如果你懒得去做,便是困难至极。 所以,我们要努力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善暖人间。
三、崇善学模范
主持人A: 谢谢老师的指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今天的中队会,我们的大队长姚古翊同学就要用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向我们诠释 “日行一善”的重要意义。有请!
大队长:谢谢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位叔叔,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他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永远年轻,因为他微笑的面庞永远留在千万人的心中,22岁时他永远的年龄。他的日记,人们越读越起敬;他的故事,人们越听越动情。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的名字叫雷锋。下面有请我们班的“雷锋故事宣讲员”为我们重温几则感人的雷锋故事。
{ 3位宣讲员讲述雷锋故事之《可敬的“傻子”》、《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系列 }
大队长:每每听到雷锋叔叔的故事,我的心头就为之一震,这些故事一定也打动了在座的所有人。雷锋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在。“郭明义”,一个普通的钢铁厂工人,却被人誉为“雷锋的传人”。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环节,让我们一起通过短片来了解他,同时一起寻找我们身边的郭明义。
{ 播放郭明义先进事迹短片 }
大队长:看了短片之后,大家心中有什么道德感想要来分享一下?
{ 同学们各抒己见,评议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
大队长:同学们,你们都道出了心中的感悟。这让我想起三国时的刘备说过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下面请欣赏同学们自编自导的小品《勿以善小而不为》。
{ 同学们表演小品。主要内容:雨天路滑,小琴在校门口见到没带雨伞的小娜,本想为她撑伞,后因害怕路途遥远就不开口。后来她目睹小芯为小娜打伞,两人快乐地冲进雨帘后,心中遗憾万分。之后,她又看到台阶上有一个香蕉皮,她再次犹豫,觉得弯腰伸手很冷,而且这又是小事,不值得别人表扬,就又打消了行善的念头。刚好,强强从身边冲下来,无意踩中了香蕉皮,猛地一滑,差点摔跤。小琴立马顺手拉住了他,才避免了不幸。当强强庆幸地感谢她时,她感受到了行善的快乐,终于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大队长:这个生动的小品告诉我们,其实,日行一善,并不是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去寻找机会做好事。而是让我们把善意存在心中,遇到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善行一生。也许我们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善举,但我们仍然
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比如:我们可以把自己穿小了的衣物清洗干净,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把一小部分零花钱捐给灾区; 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看过的书籍赠送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们……总之,做好事不分大小,只要你努力践行“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宗旨,也一样会赢得人们的赞许和尊重,更会收获一份属于大家的快乐。
四、行善传美德
主持人A: 同学们,我们已经和全班同学朝夕相处了五年,相互之间一定非常了解了。你是否留意过,在我们的大家庭里,谁也像雷锋叔叔、明义伯伯一样呢?谁是我们班级中怀善心、行善举的美德少年呢?他们又有怎样的行为打动了你呢?
主持人B: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心中的美德少年及他们的善举写在便签条上,一会儿粘贴在黑板的这棵“爱心树”上。让我们一同见证“班级十佳美德少年”的诞生。
{ 同学们回忆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见到的好人好事,将其写在各自准备的便签条上,然后贴于黑板的“爱心树”上,现场推荐评选“班级十佳美德少年” }
主持人A: 接下来,有请郑老师为十位获得“班级十佳美德少年”光荣称号的同学颁发奖状,大家掌声欢迎。
师: 郑老师真为我们班的孩子们感到自豪!你们能积极主动地为身边的人伸出援手,又能对帮助过你们的人心存感恩。我相信,我们班一定还有许许多多在默默无闻地做善事、献爱心的孩子们。
孩子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和你们一起用心填写《日行一善记录表》,把我们的善举记
录下来,积少成多,毕业时收录成一本《善的旋律——五3“日行一善”记录册》。同时,希望我们能一同将“日行一善乐你我”的美德传播开来,让你的家人、朋友,以及身边更多的人收获幸福和快乐!
{将《日行一善记录表》分发给全班每一个同学,及时将自己的善举记录在内,积少成多。}
主持人B:让我们把这个“爱心树”种在心中,用实际行动让他更加郁郁葱葱!
五、扬善树新风
主持人A: 上周,郑老师为我们的班歌《我善我快乐》谱了曲,也请同学们集思广益,为我们的班歌填词。经过老师与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碰撞,我们的班歌终于诞生了。请大家齐读歌词、齐唱歌曲,唱出与人为善的快乐吧!
{ 文娱委员教唱班歌《我善我快乐》}
附歌词:行善献爱心,我善我快乐。 做一个日行一善的扬美德少年。 明善知荣辱,崇善学模范。 雷锋叔叔、明义伯伯,都是爱的邮递员。
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 大家齐努力,将爱意传递。 啊~~日行一善,我们坚持传播美德。 善行一生,大树终能结硕果! 主持人B:记得当我牙牙学语时就会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人心总是向善的,人性其实是最美好的。
主持人A: 是啊!“日行一善”绝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我们要牢记“日行一善乐你我”的精神,在生活中“处处行善”、“时时行善”,最总努力践行“善行一生”的崇高目标。
主持人(合):五三班的兄弟姐妹们,记住我们的誓言——日行一善乐你我。
辅导员总结、呼号、退旗、活动结束、散会。
活动评析:
论本次班会的主旨,我们将其名为“日行一善乐你我”中队会,旨在抓住“善”和“乐”两个关键词,并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宣扬“我善我快乐”的道德精神。在“乐”的熏陶下,拉近学生与“善”的距离,使他们乐意并主动接受“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道德观念,最终养成习惯,形成班风。整个活动从前期的策划、准备,到邻近时的创编、排练,再到召开时的分工、合作,前前后后倾注了全体师生的心血与汗水。其实就整个过程而言,它本身就充满了各种机会,让师生去体验“真”、“善”、“美”。
论本次班会的形式,我们展现了许多亮点与高潮。我们一改以往枯燥的“说教为主、节目为辅”的形式,而采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方式。首先,从“家”的话题引入“日行一善乐你我”的主题;再联系生活实际、举图片之例,让学生判断善恶,紧接着,老师引经据典地阐明什么叫“日行一善”,达到使学生“明善知荣辱”的目的;此后,由雷锋故事宣讲员带领大家重温感动瞬间,并由大队长播放“郭明义先进事迹”,在观后感的抒发中树立“崇善学模范”的道德观;随后,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勿以善小而不为》掀起了活动的一个小高潮,因为这个故事正是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中来,而且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直观地让孩子们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拉近了他们与“形善积德”的距离;接下来,在“行善传美德”的部分中,黑板上的“爱心树”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大家争先将心中的“班级十佳美德少年”及其善举写于便签条,贴于树冠,这样一来,既便于展现班级好人好事,又便于评选代表,而老师承诺与孩子一同参与《日行一善记录表》的填写,并于毕业时收录成册,更让孩子满怀热情与信心,“处处行善、时时行善”;最后,耗时一周、由老师作曲、学生集体填词的班歌《我善我快乐》的学唱活动将中队会推向真正的高潮。师生不仅因自豪而唱得响亮,而且因感受行善之乐而唱出喜悦,更因记住“日行一善乐你我”的誓言而唱得铿锵有力。
论本次班会的教育效果,我们发现了学生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值日生总是将脏活累活相互推脱,而如今能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以往老师已批改完的作业送回班级,大家总是只能自己的,造成遗失或误作现象,而如今连后排同学都能主动到讲台为同学们分发作业;以往的课前准备,部分同学总是交头接耳,小班长总觉得工作起来很吃力,而如今大家能在小班长的带领下,主动捡纸张、摆桌椅、等候老师……一切的可喜变化都证明“日行一善乐你我”的精神已渐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