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品生课堂教学需要有效活动

品生课堂教学需要有效活动

来源:华拓科技网


品生课堂教学需要有效活动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学习内容离学生越近,学生的体会会越深。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比较少。品德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如何为儿童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深化新课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探索:

一、走进生活,需要有效活动。

新课程标准大胆创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活动时,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让儿童在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中接受教育的引导。学习《走进秋天》一课,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照本宣科,课文讲完了,教育就随之停止了,学生的灵魂没有受到震撼,思想没有得到触动,学生并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秋天的美好。我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要求学生动起来,自己观察,体会。收集秋天的树叶果实制作精美的贴画,激发了学生热爱美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中秋和重阳》一课时,我让孩子们说说在家怎样孝敬自己的长辈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甚是热闹,当我问及怎样在重阳节给周围的老人送温暖时,孩子们畅所欲言,说了许许多多。正逢学校举行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每个孩子都把家里最好的食品送给老人,可见孩子们一定深刻的体会到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通过儿童的自主体验实践活动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活动变得有效。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二、体验生活,需要有效活动。

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感悟就越到位、越深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活动。如教《我不胆小》一课时,针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我组织了三个个体验性活动:一是上台大声地唱首歌;二是让学生和后面听课的客人老师打声招呼;三是摸一摸黑口袋中的东西。通过这三个活动,同学们在真切的体验中锻炼自己的胆量,但是还不够,一种品德或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是在一堂课或者一项活动中就能够获得实效的,我让孩子们回家训练自己的胆量,针对大部分孩子不敢单独睡觉这一想象,设计一个课外活动,回家单独睡一次觉。将课堂活动延伸至儿童

的生活中去,让教学活动走进儿童的生活,获得真切的体验,体会更真切,培养学生勇敢、坚毅、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克服胆小的心理倾向。

三、有感生活,需要有效活动。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更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学会生活,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品德与生活。我以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这一活动为契机,结合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升旗情景,进行了《我也想当升旗手》的教学活动。

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认真看一次升国旗的情景,周一认真参加升旗仪式,注意观察和倾听,认识两位新朋友——升旗手,比一比,看谁知道他们的情况最多。有了这项准备,在教学“认识升旗手”这一活动中,小朋友经过观察之后兴趣很高,积极举手发言,气氛热烈。如何让思品课真正走进生活,一是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感悟道理。“尊重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陌生的,二是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的既定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思品课上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以学生情,以情促行。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首先通过和谈话与孩子们一起体验那份升旗时激动人心的感觉,并肯定他们这种快乐自豪之情。接着,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捕捉了几个“生活现象”(即国旗出现的几个场景),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国旗的亲近感和爱国情感,同时对下文启发学生想象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以及几个黄色的五角星分别代表什么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我利用视频让他们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的录像,看着里面的叔叔庄严肃穆,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学起了他们的样子,认识到爱国旗就是爱国的表现。课后孩子们个个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升旗仪式,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四、创意生活,需要有效活动。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设计训练学生想象力。在活动中打破教师的主导权,充分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动脑筋、出创意。例如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学生找找教室不理想的地方,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金点子”活动,让学生为改善教室环境出主意,还真出了不少很有创意的“金点子”。如设计会张大嘴巴吃垃圾的青蛙垃圾筒、教室設计成美丽的大花园、教室墙壁印上美丽的花朵和千姿百态的云……。那别样的设计令人欣喜,原来孩子们的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谁说他们不能有创意地生活呢?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它离不开多彩的游戏和活动,更离不开生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努力找到品德与生活的切合点,设计有效活动,提高品德课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