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生物__鱼_教案

新人教版生物__鱼_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课 题 课 型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 鱼 新授课 课时数 1课时 主备人 李继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3、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鱼类。 情感目标 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鱼类的呼吸。 ppt课件,活鲫鱼 教学重点 和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流程 (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教学总结) 备注 一、复习导入 提问:1、请说出前三节学习过的动物类群的名称和主要特点,并举例说出几种每一类群的动物。 2、找出以上六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引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下面我们先来学习鱼类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鱼 1、学生阅读p20-21鱼类的图片,认识淡水中的“四大家鱼”和海洋中的常见的鱼类。 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二)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请学生观察标本中得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 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 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 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 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 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 请两位学生配合,轻轻掀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 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的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 提问:鱼靠什么运动? 请学生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阅读p23最后两段,小结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本节通过观察鲫鱼,学习了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并引导学生小结鱼的主要特征。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 鱼(一) 一、多种多样的鱼 二、观察鱼 1、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3、鱼的体色;4、鱼的体表; 板书设计 5、鱼的侧线; 6、鱼的鳃; 7、鱼的鳍 三、鱼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用鳃呼吸 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作业布置 1、从多媒体入手,通过展示鱼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鱼类有一个感性认识。 2、在“观察与实验”中,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入手,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3、在教学中,使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4、有条件可将观察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