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研究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初探 厦门市槟榔中学 林景通 摘要: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是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可 以创新评价体系,形成导向机制;净化学术风气,营造和谐环境;合理考核教师,构建激励机制。学 校在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管理的环节上,应努力做到:重视教师自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加强教育科 研过程性管理;加强对团队的区分性评价,降低个人评价的区分度。以客观性、实用性、可比性、导 向性等原则构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师健康有序地开展教育科研 工作。 关键词:中学;教育科研成果;评价 近年来。“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 标导向作用。 教育科研工作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导,是全面提高 2、净化学术风气,营造和谐环境。科技部、教育 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教师即研究 部等联合下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 者”.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与 定》中指出:“科学技术评价应该有利于营造宽松的 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而进行研 创新环境,激励科技工作者勇于从事原始性创新研 究。这种研究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研究,是改 究。”在中学开展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应当看其在本 进教育教学的研究。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 研究领域的创新和贡献,而不应简单地看其发表的 的人所认识。教育科研应当如何进行才是有效的? 论文数量;应看其所在教学科研团队的整体协作能 应当如何评价教育科研成果?本文就中学教师教育 力.而不是看一两个人的个人能力。教育科研评价 科研成果评价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指标是一条条量化了的规章。特别是学术论文、科 一、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意义 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发明专利等等,都能 1、创新评价体系。形成导向机制。美国教育家 建立数学模型来量化。它在约束与规范个体或集体 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 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一种无人为因素 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展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是为 或较少人为因素干扰的客观标准,为教师的职称评 了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并从中发现 定、科研能手评定、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的评定提供 问题、找出不足,以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科学合理 较为客观的依据。量化了的教育科研评价指标体 的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整合中学教育的科研 系。核心是质量与实绩,关键是公平竞争。这种公平 资源、促进教育科研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建立 的考核能保证优秀的年轻教师有机会进入学科带 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科研目标 头人、骨干教师队伍。使广大青年教师感到有盼头、 的具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 有劲头、有奔头。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师健康 3、合理考核教师,构建激励机制。马克思指出: 有序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一方面使中学教师明白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每一 质量要求与标准.另一方面通过依据评价指标制定 个具体的现实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总是 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使教师知道应朝什么 在为满足需要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教育科研奖励政 方向努力,从而引导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产生目 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教育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 《福建教育研究》A 2013.2 ・7・ 立。客观科学的教育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 到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创造潜能的开发。能够激发教 师高水平地发挥潜能。中学教师主要承担着教学任 务,进行教育科研业绩评价,必须考虑学校和教师 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 学工作业绩和科研工作业绩可以相互比较和换算, 达到质量和数量相统一、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真实 地反映出教师的科研业绩。教育科研量化考核的结 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奖惩等紧密挂钩, 通过量化考核,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明 确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通过教育科研业绩评价, 教师的阶段性教育科研业绩得到认定,同时按照考 评结果实施奖惩,能激励教师更加努力地开展工 作。 二、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基点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可以采取如下 程序:教师提出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申请一提交教育 科研成果_÷学校认定评价成果_+学校组织教育科 研成果评审委员会听取汇报 评审委员会评议给 定成绩-+学校研究后实施奖励。这种运行模式和流 程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校的评价,同时有 利于遴选优秀的成果。为了更好发挥教育科研成果 对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学校在教育科研成果 评价管理的环节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教师自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加强教师 对自我教育科研效能的自主评价。不仅是学校实施 民主管理的工作形式.同时也是将学校的管理目标 具体化为一种要求的引导、一种发展的引导,让教 师加强自主管理的行为。教师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对 照,发现自我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改造自我,缩 短自身与学校管理要求之间的差距。学校提出的评 价标准多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在管理方式上一般是 个人填写申报表。依据评价内容对应的赋分情况进 行自评积分。学校接受个人申报表和佐证积分的原 始材料,组织评委审核并进行评议,依据量化评价 实施积分排序。学校公示初选名单。允许教师查询 个人成绩,收集教师的反馈信息,听取个人申诉,最 后确定胜出的教师名单。 2、加强教育科研过程性管理。加强过程性管理 是保证终结性评价公正的前提。学校通过必要的形 ・8・《福建教育研究》A 2013.2 式加强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性管理。如建立“教 育科研成果登记制度”,每月一统计,并通过学校的 校刊或者电子信息发布栏给予公布。在过程管理 中。教育科研成果登记栏中必须注明学术成果的名 称、发表在哪种学术期刊哪年第几期上,成果的类 型是学校管理、德育研究、学科研究,还是其他。同 时注明类别,是中文核心期刊还是一般期刊。对于 取得的科研成果要注明获奖的时间、颁奖单位、公 布的文件号。只有明确规定过程记录的要求,才能 减轻教育科研成果终审工作的负担,这无疑提高了 教师对教育科研成果分类标准的认识。 3、加强对团队的区分性评价.降低个人评价的 区分度。在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中.要加强对 团队的区分性评价,降低个人评价的区分度,这是 激励教师广泛参与的重要措施。我们提倡教育科研 评价应当弱化对教师个体的区别性评定.通过必要 的奖励形式鼓励科研领军人物的积极发展。但不能 无提高奖励的数额而舍弃对广大教师的激励。 教育科研评价标准要降低到能让大多数教师都参 与的水平.教育科研评价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 与。比如提高受奖的层次,加大受奖面,保证广大教 师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学校管理要弱化对个人的 区分性评价。突出团队评价的区分度,以期提高团 队的协作和有效互助。用区分性评价的方式强化教 研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意识。这对于建设一支 学习型的教研队伍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原则 1、客观性原则。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必须做 到客观、科学、规范。评价内容必须反映学校教育科 研成果的客观实际。必须接近各类教育科研成果的 本质特征。以客观的结果为依据,避免主观因素的 干扰。 2、实用性原则。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应尽可 能简化,保证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便于操作。具有可 操作性.重视其在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实用 效果。 3、可比性原则。针对不同教育科研成果的特征 差异,赋予不同的权值,使各类教育科研成果评价 具有可比性。 2、著作、论文发表。 4、导向性原则。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除了评 价功能外,还应发挥引导功能,引导教师积极参与 著作I核心期刊I省级J市级l区级J 校级 教育科研,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20 l 8 I 4 I 2 I・I o—s (二)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1)著作以十万字为基准,每增加或减少一万 步骤 字,加1分或减1分。习题类书籍减半。 1、按照一定指标。将各种教育科研成果形式进 (2)字数不足两千字的论文得分减半。 行分级,采用难度系数确定每一级的标准分赋分。 (3)教学设计得分为同级别论文得分的一半。 如论文发表系列,设定省级期刊发表一篇4分,核 (4)若合著,则第一作者得四分之三,第二作者 心期刊发表一篇8分,市级发表一篇2分,县(区) 得四分之一,其余不得分。 级发表一篇1分,校刊发表一篇0.5分。 3、论文获奖。 2、按照各种教育科研成果标准分数值的接近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级 校级 一程度,将不同教育科研成果的不同分级一一对应起 等奖 12 6 3 1.5 O.75 来。如设定省级期刊发表论文、省级二等奖、省级课 二等奖 8 4 2 1 O.5 题立项三者视为等效,设定标准分为4分。 三等奖 4 2 1 0.5 O.25 3、将某教师各种教育科研成果标准分相累加, (1)教学设计得分为同级别得分的一半。 即得出他的教育科研成果标准分。 (2)第一作者得四分之三,第二作者得四分之 4、将某教师群体教育科研成果标准分累加,除 一。其余不得分。 以人数.即得出该教师群体的人均教育科研成果标 (3)学会或研讨会获奖论文降一个级别。 准分。 (4)同一篇文章若多次获奖,同时也发表,则以 (三)各类教育科研成果标准分具体设定 该文章所得最高标准分记分,不重复记分。 根据构建教育科研成果标准分评价体系的原 总之。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能把握 则和方法,可将中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类: 考核的内容,抓住考核的重点,保证了评价内容和 课题研究;著作、论文的发表;论文的获奖。各类教 评价目标的一致性,其结果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 育科研成果的标准分可以按以下标准设定: 现实可行性。当然,本评价体系中的各教育科研成 1、课题。因为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年 果的标准分权重不一定合理.评价对象也不可能包 或几年,考虑到注重结果的可操作性原则,把课题 含全部教育科研成果。这些缺陷可以通过在实际工 分解到立项批准、通过中期评估、结题三个阶段评 作中不断调整而趋于合理。 价考核。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立项批准 通过中期评估 结题 1999. 国家级 8 8 16 [2]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 省级 4 4 8 社.2002. 市级 2 2 4 [3]顾志跃.转型中的教育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 区级 1 1 2 教育出版社.2005. [4]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校级 O.5 0.5 1 社.2002. (1)表中区级以上课题是指教育规划课题或教 [5]徐元俊.论高职院校科研论文评价的必要性【J】.成 人教育.2008(1 1). 育教研课题。 [6]高翔,杨远萍.学校教育科研评价的适切性研 (2)各级学会的课题,降一个级别处理。 究——基于某高中教科研管理改革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 (3)区级以上课题的子课题,降一个级别处理。 学.2009(24). (4)以上得分为课题主持人得分,核心成员得 [7]谢建新.中小学教科研标准分评价的尝试[rS/OL]. 分减半。其他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再减半。 httD://www.docin.com/p一173901520.htm1. 《福建教育研究》A 2013.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