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时间管理倾向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手机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手机在不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同时,还具有听歌、游戏、摄影、社交、阅读、上网等多种功能。日新月异的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便利速度的时候,也将所谓的“时代病”—— —手机依赖“捆绑发卖”给了我们的大学生。手机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是大学生。手机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会发展成手机成瘾,而不加的使用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效的时间管理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已有的关于手机依赖和时间管理的关系研究中表示:手机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不仅削弱大学生学习动机,耗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影响其学业、人际交往及价值取向(周喜华,2010)。在影响成瘾行为的因素当中,时间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子[1](彭红雷、姜旭英,2011;杨芙蓉,2012)。手机依赖在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降低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时效。时间管理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有研究表明,时间监控观可以预测手机成瘾的倾向,这有可能是因为时间观念的失调,不善于根据时间来分配任务,也不善于根据环境及任务的要求来管理时间,而形成成瘾(杨文瀚,静进,2008)。
因此,本研究探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是十分的必要的。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体随机抽样,对钦州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本次研究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有268份,有效率为.33%。
2.2研究工具
(1)手机依赖问卷,本研究采用由王正翔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该问卷由持续性、戒断性、突显性、冲突性、技术性五个维度组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83,这表明各维度上的内部项目同质性较高[9]。“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共计题20道题。
(2)时间管理倾向问卷,使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测量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该量表共 44 个题项,分为三个维度,即时间价值感维度、时间监控观维度和时间效能感维度[8]。采用五点记分的形式,从“完全
不符合”到“ 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计为一 分,完全符合计为五分。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 0.62至 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 0.71至0.85 之间。
2.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
3.3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
4.讨论
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在手机依赖的持续性、戒断性、技术性、冲突性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丁维(2014)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相一致[12]。然而目前我国在手机依赖的性别差异上,并没有非常一致性结论。有些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总分在男女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3](黄海,2013)。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冲突性和持续性维度上,女生的得分要高于男生。原因可能在于,男生在平常一般会有较为丰富的业余爱好和活动,交往的方式也往往比女生更直接,而女生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交往上也往往更为谨慎,因此,女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使用手机,更多的使用交流、拍照等功能;女生也比男生更具有感性的一面,会把手机作为感情宣泄的一个渠道。
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技术性和戒断性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城市的得分高于农村。可能的原因是,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比出生在农村的大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手机功能,以及从小长辈比较骄纵控制负面情绪的能力较差,因而技术性、戒断性维度上,城市的得分高于农村。
相关分析表明,手机依赖和时间管理倾向总体上呈负相关。即手机依赖程度越高,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低。这与杨芙蓉(2012)和彭红雷和姜旭英(2011)的研究结果相似。为什么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的人时间管理水平就会越低呢?可能是因为:
(1)进学以后,大学生开始摆脱高中时期高强度、单一的生活模式,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时间增加了,完成其他学习和生活任务的时间就减少了,从而时间管理的水平就会下降。
(2)伴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齐全,人们通过手机QQ、微信、微博、网页等获得外界的大量信息和社交,女生更多的使用手机的拍照功能和手机淘宝进行购物,男生更多使用手机玩游戏,手机如此多的功能让大学生更容易的去使用使用乃至依赖手机,从而使大学生不愿意去完成其他的事情,是的时间管理水平下
降。
时间管理能力高的个体,重视对时间的安排,且其善于对个人时间进行一系列的监控,不容易超时使用手机,因此不容易有手机依赖倾向。
参考文献
[1]彭红雷,姜旭英.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7-765.
[2]刘凤云.高职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3]洪艳萍,卢会醒,肖小琴.手机依赖及其相关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8:180-181.
张绿次(1993—),女,汉族,籍贯:广西贺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陈烨(1994-),女,汉族,籍贯:广西钦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