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仞取真经(读《西游记》心得札记)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在酷暑难耐的午后,却沉浸于西游的梦幻世界中,流连忘返。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阅读《西游记》了,同样的内容,我不知翻来覆去的看了多久,然而至今也未曾感到厌倦过。每阅读一遍,都会有不同于之前的见解与新的体会。就好像是万花筒,翻转一个方向就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读的越多,便越深刻,也就越发品味出其中的不平凡滋味来。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研究西游记的专家,但我对这本书的了解确实是很深了。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项情感的表达,需要你细细去思索,去发现。唐僧,取经队伍中唯一的一名人类,其实就是个固执,善良,但又有点傻的和尚。他身世悲惨,婴儿时代流落到寺院里,因此受影响颇深,以慈悲为怀。后机缘巧合之下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慈悲的心肠固然是好的,但也因此带来了许多麻烦。妖怪们利用他的善良,屡屡博得他的同情,让他误会火眼金睛的大徒弟,再趁机掳走他想吃他的肉。他也不负众望的屡次上当受骗,只是可怜了悟空,一次又一次的顶着误会把他从妖怪的手中救走。通过唐僧,我们应该知道,在社会中,不仅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更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力,不要因为一时的糊涂把好事变成了坏事,总让身边的人担心自己。五百年,沧田桑海,孙悟空横空出世!作为整本书最重要的人物而不是之一,他的身上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一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他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后台。但他的性格,他的行为,他的付出,都是我最为欣赏的。刚出世时,他活泼好动,天不怕地不怕;拜师学艺时,他聪慧机敏,领悟力不凡;大闹天宫时,他勇敢于前,不畏强权;被禁锢于五指山之下时,他满面不甘,
却从未心生恨意;保护唐僧时,他顶着诸多误会,尽心尽力……他活泼奔放,他自由坦荡,他本该在辽阔的森林中翱翔。为了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他舍下族人,与一行人流浪;他收束放纵不羁的心,在苦难中修养。这样的奉献,这样的付出,有什么理由不见人心生敬佩?在一遍遍的阅览中,微笑但又心酸的看着一只小猴儿的成长,又仿佛是在看年幼时的我们,童年简单快乐,但总要面临长大,总会遇见我们的“五指山”与“荆棘路”,挣脱它们,跨越它们,我们在生活的磨炼下逐渐变得稳重,变得平和,再也没有过去的年少轻狂,只是回想起曾经光着脚丫玩泥巴的自己,就好像悟空在成为斗战胜佛后偶尔怀念大闹天宫的时光。还有好吃懒做,但也能干的八戒,和总是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的沙僧,以及形形色色的妖怪和神仙,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演绎,不一样的人生。生活就像是取经,有无穷无尽的磨难在前方等着你,可你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在路上,你收到诸多的考验,然而若你能坚持下来,意志便会愈发坚定,品性便会愈发完善,最终定能拨开云雾,铸就你自己的神坛。也许在成功之后你发现自己失去些什么,但不要抱怨,成功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那些逝去的,不过是你漫长岁月里悄然滑过的一道流星。努力向前,不要犹豫。去取你自己的真经,闯出你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