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谈小学数学生本教育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谈谈小学数学生本教育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来源:华拓科技网
谈谈小学数学生本教育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

作者:莫志科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21期

【摘要】 “生本”教育体系的方中指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数学教学中的“前置性作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前置性作业是进行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开始,也是在数学知识认知与客观现实两者之间构筑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好前置性作业的指导工作。

【关键词】 数学前置性作业 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仅靠课堂上教师出色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语言,还是很难满足小学数学对学生的要求。目前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些困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难免有被牵着鼻子等等。而“生本”理念中的“前置性作业”恰恰体现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生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室不但可以成为学生尽情活动和演绎的空间,学生的整个生活环境也可以成为学生轻松探索和表现的空间。而前置性作业不仅开放了课堂空间,也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课堂中出来,从书本中释放出来。使学生的知识面从书本延伸到整个社会体系中,从教室延伸到自然界中,开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一、什么是数学前置性作业

平时,老师上课之前都会布置学生预习新知识,来检查学生自学新课内容的一种方式,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带着疑问上课来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前置性作业呢?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呢?我认为,前置性作业包括了传统的课前预习,但是前置性作业又比课前预习更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它主要体现于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初步感受、初步理解、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引入、以至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它根据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目标和要求来确定研究的内容及其难度,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开放性、趣味性。这就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索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經验和思维方式通过各种渠道自由开放地去自主探索。这样的作业我们在“生本”教育体系中经常看到,而在非“生本”试验班也同样适用。通过实践证明,以“前置性作业”设计作为课前研究的作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当成一

种资源,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课前做足准备,对课堂充满信心。这不仅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了“生本”教育体系中所贯穿的“先学后教,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新型教学理念,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做好数学前置性作业

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理念,为教师确定了新的角色定位。即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选择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在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同时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和创造,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切学习的权利交还学生,本着“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新理念进行教学。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并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做好数学前置性作业。 1、前置性作业是课堂教学之前的一个设计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当作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前置性作业的探索,即使学生对问题思考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教学内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也有了各自的困惑和收获。课堂上教师必须进行适当有效的,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信息共享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由的、激烈的小组讨论,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们在讨论中系统地阐述各自的观点,无论是解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最终还是在学生的争辩中总结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课堂上常常能看到学生精彩的争辩和奇迹。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2、前置性作业是在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完成性、自主探究性。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经常做前置性作业的学生具备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因此,设计前置性作业前教师要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趣味地设计前置性作业,给学生提供问题信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利用教材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资料,从而进行自学思考、探究,提出疑问,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将具体知识作为前置性作业的例子。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会凭自己的数感判断大小,但是上升到具体的数学方法,对学生而言还有有一定难度的。“我的理由”“我的发现”两个环节帮助学生主动去寻找判断两个数的大小的本质方法,“我的例子”是一个深化的过程。

数学课堂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必须具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前置性作业”的研究模式不仅体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引发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过程中发现

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自主发现、解决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真正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立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