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3月第14卷第7期(旬刊) JPMT,March.2007,Vol.14,No.7(IssuedEveryTenDays)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康复治疗过程的体会
赵黎阳,崔 玲,王 琳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大连116001)
[摘 要]电子耳蜗植入术使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可能重新获得听力,术后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让患者恢复
听力,接近正常人听觉辨别能力及语言交流能力。
[关键词]电子耳蜗;康复
[中图分类号]R7.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7208201
电子耳蜗植入术的出现使那些重度耳聋的患者重新获得听力和语言的能力成为可能,尤其对那些先天性的重度耳聋
的患儿,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1]。我科在2004年5月至
2006年10月成功的为15例患儿施行了电子耳蜗植入术,手
兴趣,尽可能让患儿多说多表达反复强化训练,对患儿要有十足的信心与耐心。3 讨论
人工耳蜗是一种仿生物功能的人造器官。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患者恢复或提高听的感觉。这里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是指双耳听阈大于90dbHL听力级以上,配戴大功率助听器无效的人。但人工电子耳蜗装置不可能完全模拟正常人的耳蜗功能,获得的只是有限的听觉信息,所接收到的声音存在失真或畸变。为使聋人达到语言交流水平,术后应鼓励患者坚持长期的康复训练。我院耳鼻喉科研究了系列语言训练方法和内容,如训练对环境声、词、句子等的注意力、识别和分辨能力及听觉理解能力等。除坚持完成听觉训练课程外,叮嘱家属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使用人工电子耳蜗装置进行自我训练,如听广播、看电视等。目前,上述15例患者还在听力康复过程中,术后听力接近正常人,听觉辨别能力及语言交流能力均较术前大大提高。我们期待他们能够早日回归主流社会,与正常人同等生活。
参考文献:[1] 倪道凤,李奉荣,姜鸿,等.40HzAERP和MLR评估聋儿听力的几点意见[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4,2:180.[2] 潘映辐.临床诱发电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552258.
(收稿日期:2006201213)
术均取得的成功。但对于这类重度耳聋的患者,手术的成功,仅仅是治疗的一个开始,繁絮而艰苦的后期康复过程,
显得更加重要。1 临床资料
15例患儿,男9例,女6例,年龄11个月~3岁,其中有
一对双胞胎兄弟。2 康复治疗2.1 术前准备期 应该让患儿的家长了解人工耳蜗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其对小儿改善听力具有强烈的愿望,但由于人工耳蜗装置只能给小儿提供重获听觉的基础,应让家长对术后的康复教育有心理和物质的准备。2.2 术后的康复培训 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术后均要进行调试。为了使调试准确,家长首先要积极配合听力师对患儿进行听声反应练习,使调试结果适合患儿的需要,每次调试完毕,家长要清楚所存的每个程序及应用,观察患儿对声音的反应,是否感到舒适,调整使用程序,并把患儿的平日的表现在每次调试的时候反映给调试师,使调试结果尽量达到最佳[2]。家长要在学习掌握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参与训练的全过程,在和患儿日常接触中,要注意以适当的声音、适当的距离和患儿进行语言交流,交流要自然,注意声调和声音的强度。当患儿对声音反应良好时,要鼓励患儿对声音训练的
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3例
陈
(古交市中心医院,山西古交030200)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硬膜下血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7208202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起痛隐袭的性疾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
25%。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开颅血肿切除和钻颅冲洗引流术,
1.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男35例,女8例,年龄38岁~80岁,平均年龄53.7岁,55岁以上38例。有明确头部受伤
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史39例,其中中轻伤37例,重伤1例。头痛42例,精神症状
25例,呕吐21例,偏瘫37例,失语4例,昏迷3例,视乳头水肿33例,锥体征阳性者34例。发病时间3天至3月。全部经头颅CT平扫确诊。左侧22例,右侧18例,双侧3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