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echnology&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3期(总第47期) 沥青路面中面层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胡 诚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摘要:分析了路面中面层发生早期破坏的方式和机理;从级配的角度出发,筛选了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中面层使 用过的4种典型级配,对这4种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抗水损坏性以及低温抗裂性试验。根据试验结 果进行对比分析,为铺筑沥青路面中面层时合理选择矿料级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面层;级配类型;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5696(2008)03—0007—03 Research on Graded Type of Mixture in the Intermediate Surface Layer of Asphalt Pavement HU Che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Abstract:First analysis the intermediate surface layer of asphalt pavement early damage occurred manner of destruction and the mechanism.Th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ding,screen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asphalt pavement used by the typical grade,use four types of mineral aggregate grade of asphalt mixture to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water-damaged properties as well as low—tem— perature cracking test.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thu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asona— ble choice mineral aggregate grade when paving 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Key words:intermediate surface;the type of grading;water stability;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cracking of low-temperature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数量的增加,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混凝土进行试验,探讨不同类型的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 特别是开裂、车辙和水损害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已成为制约 温性能、低稳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我国公路工程整体质量的瓶颈。以前的研究认为车辙和水 损害等病害主要发生在表面层,只重视提高表面层的沥青混 1原材料性能 凝土路用性能,而对于超载状况下,中面层抗高温车辙性能 1.1沥青的技术性质 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根据近年国内外的大量研究以及 采用埃索7O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在试验室中对其各 路面病害分析得知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与中面层有直接关 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系。这是因为:①沥青路面中面层做为主要承载结构层,它 所承受的剪应力最大。由于剪应力产生失稳性车辙,说明随 表1沥青的技术指标 着轴载的增加,剪应力高值的分布范围由表面层向中面层转 技术指标 试验结果 移,使产生失稳性车辙的深度增加。中面层更容易产生失稳 针入度(25℃,100 g,5 s)/0.1 rnnl 性车辙,其次为表面层,再次为下面层;②Superpave认为:沥 延度(5 cm/min,15℃)/cm 青路面内部温度在很多时间段比表面温度还高,沥青面层下 2 cm处是路面平均温度最高的地方,因此,中面层更易于发 软化点(5℃环球法,介质:水)/℃ 生车辙。国内研究结果还表明:面层结构内不同深度处的温 闪点/℃ 度随气温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但起伏的幅度则随深度的增加 密度(15℃)/(g/cm。) 而减小,其峰值也随深度增加而越来越滞后出现。可见,中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级 面层所承受的温差变化仅次于表面层,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旋转薄膜 针入度比/ ③中面层的位置决定其主要功能之一是封水,是除表面层外 最容易受到水损害的结构层。为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寻找 烘箱试验RTFOT 延度(5 cm/min,15℃)/cm 适合于中面层的沥青混和料,通过采用几种典型级配的沥青 (165℃,85 min) 质量损失/ 软化点/℃ 收稿日期:2007—12-26 作者简介:胡诚(1982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路与铁道 1.2集料的技术性质 工程. 1)粗集料和细集料。试验中采用四川省宜宾市生产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 交通科技与经济 第1O卷 优质玄武岩,其各项技术指标如表2和表3所示。 2矿料级配的选择 表2粗集料的技术指标 现行设计规范强调中面层主要功能是封水,其次是抗车 辙性能,导致全国中面层普遍采用I型结构。实际上I型级 配属于悬浮密实结构,内摩阻力小,抗车辙性能差。在进行 中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的时候,在重视密实防水的同时,还 要重视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设计,避免过分要求密实, 而造成车辙与泛油病害的发生。同时,为了避免产生温度裂 ∞ ∞ ∞ ∞ 缝,低温抗裂性能也不可忽视。 为了更好地进行不同级配的比选,选用AC_9 9 9 9 8 8 720C、suP- 7 O O 5 5 20、SAC-20型与悬浮——密实结构的AC-20F这4种级配进 行路用性能试验。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属于密级配沥 青混凝土,抗水损害性能比较好,但由于大部分骨料处于悬 O 踞 盯 O 8 3 浮状态,在夏季高温以及车载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高 7 7 7 7 温稳定性不足而出现车辙。AC-20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是按 3 9 5 1 O O 6 6 2)填料。采用石灰岩磨制的矿粉,其主要各项试验指标 照骨架密实结构设计的,相对于AC-20F型级配来说,抗车 如表4所示。 辙性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是很大。Super5 6 6 5 9 7 3pave级配 4 范围采用0.45次方级配图进行定义,同时增加控制点和限 O 5 5 2 表4矿粉的技术指标 制区这两个附加特征。国内已完成的工程实践证明Supe3 5 4 3 r— 5 3 1 O 5 O 5 O 项目妻 密 亲水系数细度模数含水率/pave级配的综合路用性能比较好。SAC系列级配在工程实 /Lg/cm , %外观 安定性 践中用于表面层较多,目前较少用于中、下面层。其设计原 则是用粗集料形成骨架,用细集料填充骨架中的孔隙从而形 2 4 2 2 9 O 9 3 实验结果2.694 O.9 86 O.1 浅黄白色无明显变化 O O 3 2 成骨架密实结构。本研究所采用4种级配的合成级配如表5 所示。 2 3 2 1 O O 1 7 O O 5 9 表5试验所采用的4种级配通过率 1 O 1 1 筛孑L尺寸/mm 5 2 5 3 O 1 O 9 混合料类型 26.5 19.o 16.o 13.2 9.5 4.75 2.36 1.18 o.6 o.3 o.15 o.o75 通过百分率/% 1 6 2 O O O 1 7 A(、_2OC A('_2OF 5 n O & 4 & 2 SUP 2O SA(、_2O 4 5 5 6 5 O 3 3 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0C、AC-20F、SAC-20型由马歇尔方法设计,Sup-20由Su— perpave方法设计。4种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物理性能,见表 按照马歇尔设计法和Superpave设计方法分别进行混合 6。 料配合比设计,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其中Ac_ 表6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物理性能 4路用性能试验和结果分析 表7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对比 4.1水稳定性试验 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 的水稳性,试验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胡诚:沥青路面中面层混合料的级配类型 ・ 9 ・ 表8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对比 从表1o可以看出,4种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满足我国大部分气 候分区的要求,其中AC-20F型的低温性能最好,SUP-20型 和SAC一2O型次之,AC-20C型的低温性能相对较差。 5 结 论 1)Ac_2oF是传统型的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其优 势在于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较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易 产生离析现象。AC-20C型级配的高温性能强于AC-20F 由表7和表8可以看出,所采用的4种不同级配的混合 料都比较密实,水稳定性都能满足规范要求。细集料含量较 型,但是不如SUP_2O型与SAC一2O型突出。 2)SUP_2O型与SAC-20型沥青混合料在水稳定性及低 多的AC-20F型级配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3种级 配的沥青混合料。AC 2OC、SUP-20与SAC-20型混合料的 水稳定性相差不大。 4.2车辙试验 用这4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制作标准车辙试件板,试 样的密度按马歇尔试验得出的密度进行控制。试验采用的 轮压为0.7 MPa,试验温度为6O℃,试验结果见表9。 表9车辙试验结果对比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SAC-20型的动稳定度最高,这与 其“用粗集料形成骨架,用细集料填充骨架中的孔隙”的设 计原则有关。SUP一2O型的动稳定度仅次于SAC 20型,具有 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而AC-20C型的动稳定度虽然比Ac_ 20F型要改善不少,但是应用于承受重载交通量较大的路面 中面层时,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抗车辙效果。悬浮密实型的 AC一20F型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则明显低于其他3种级配的沥 青混合料。 4.3低温弯曲实验 试验采用美国MTS公司生产的材料测试系统MTS- 810试验机,整个试验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并采集试验数 据,试验温度为一1O±0.5℃,试验结果见表1O。 表10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对比 温性能方面,比AC-20F型沥青混合料差一些,但在抗车辙 方面明显优于AC型沥青混合料。因此,推荐在夏炎热区和 夏热区交通量较大的沥青路面中面层采用SUP型与SAC 型沥青混合料。 3)由于细集料在各筛孔通过量偏小,SUP_2O和SAC一2O 型粗集料在施工中,对细集料和填料含量的变化都很敏感。 依据级配构成分析,粗集料愈多,敏感性愈大。细级料的含 量很少的SAC-20型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较SUP-20型更容 易产生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所以对施工规范性的要求更 高。 4)优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但依赖于严格的原材料的 质量控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 计。设计过程中应做到因材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原 材料、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自身的施工水平,寻找出适用的级 配。 参考文献 E1] ̄B学钧,黄晓明.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E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1. [2]沙庆林.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系列的设计与施工I-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 出社,2004. E4]张厚记,刘松.超重载路段中面层抗车辙性能的研究[J].武汉 理工大学学报,2004,26(6):21—24. E5]美国沥青协会.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基础参考手册I-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