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来源:华拓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11卷第1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07・ 能进行综合性的思维和应用。最后,实验处方应有典型性、 验结束后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还有的学生实验操作失败, 代表性。例如片剂的处方最好选择既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 材,又含有不同活性成分的药材。学生在工艺设计时必须综 合考虑不同性质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 理论知识,查阅有关片剂的特点、常用辅料及制备技术,并 结合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拟定浸提分离工艺,进而拟定片 剂的制备工艺。 在实验报告中却报告成功。对此,教师除了在实验:过程中 要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鼓励团结合作外,也要将实验操 作表现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并且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应把重 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部分;对操作失败的小组及时 引导,鼓励他们分析失败原因以及重新操作,对即使失败。 也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的同 2.2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严师出高徒,名师出 高徒”。教师是教学承担者,是实践领域内的“哲学家”,这 样他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才是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才是通的 学给予表扬。从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另外,为了弥补实 验报告在实验考核中的不足,可适当增加实验操作:考核和 理论考核,也可以让学生以小论文交流的形式向全班报告 实验结果,由学生组成评审员公开评分。 总之,学生学完药剂学,马上就要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因 而不是偏的。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认真设计好每个实 验,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学生,又要态度和蔼可亲,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耐心地进行 解答、讨论,这样学生才能接受你的严格,才能培养出既有独 此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药剂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是学生在校期间技能训练的最后一关,关系到学生参加工作 立操作能力,又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实践的人才。这 就需要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有过硬的技能操作水 平。药学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备渊博的业务知识及丰富的 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真才实学的高等药学技术人才,而不 能凭原有的理论知识及工作经验“吃老本”。要继续学习新 理论、新知识,了解药剂学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可以到药 在就业单位工作能力的强弱。只有不断地思考、探讨、改进. 才能使药剂学的实验教学在层次、内容、形式上逐步趋于完 善,使同学们能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厂体会GMP认证后剂型生产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以 便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业务知 识,传授给学生更快、更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出实用型专业人 才。 [1]何群,罗杰英,夏新华.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对 策[J].药学教育,2001,17(1):31—32. [2]刘玉雯,余祥彬.适应药剂学发展,深化药剂学实验教 学改革[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5(2):28—3O. [3]宋劲诗。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 丛,2002,22(3):353—356。 (编辑汤敏华) 2.3完善实验课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实验报告一直是传统 的实验课的考核形式。但由于许多实验是学生多人合作完 成,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在实验中倚赖他人、袖手旁观,实 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钟卫干。韦玉兰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教学法 530001) 中图分类号:Q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486{2008)01—0107—02 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和 化学反应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是医 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概念枯燥难懂,代谢过程复杂乏味, 内容繁多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 力;再加上我校部分专业的学生化学基础较差,造成学习生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真正掌握知识,是每一 个从事生化教学的教师都必须思考并努力的。笔者现就自 己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l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理论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通过有效的课 化信心不足,甚至惧怕、拒绝学习生化。鉴于这种情况,如何 将复杂枯燥的问题变成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知识,让学生 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生化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了解最新 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7—09—2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2007B3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Journal o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08,v01.11 No.1 1.1对不同专业确立具体的课程Il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大 f较,如: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辅酶和辅基;三羧酸循环 和鸟氨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溶血性黄疸 纲在讲课时注意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讲授,如:对药 学专业学生,可多结合物质结构讲解代谢过程,侧重讲解药 和阻塞性黄疸;尿酸和尿素等。在讲一些重要的复杂代谢途 径时,应归纳提炼出简单的文字或数字,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如,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可归纳为“五个数字:1次底物水平磷 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以及药物研制、新药 开发中所用到的生化知识;对医学专业学生则要注意在讲课 过程中多联系临床知识,比如在讲解蛋白质一级结构和功能 酸化,2次脱羧,3个关键酶,4次脱氢,12分子的ATP”。通 过这样的比较归纳,学生很快就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深刻印象。 的关系时可引入镰刀型红细胞贫血;讲授氨基酸代谢时可介 绍肝性脑病、苯酮酸尿症,等等。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 生化学习中找到与本专业的联系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1.2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进行讲授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明 化,通过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背景增强视觉效果,适时强 调、重复重点内容,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 到代谢途径的调节、关键酶、酶的反馈抑制时,通过动画及 Hash短片的演示,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教学环境里形象直 观地掌握所讲内容。但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反而会分散 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不要过分追求课 件华丽的外观以及使用不必要的视频、音频和插图。②课件 中的文字不宜过多。③切换幻灯片速度不宜太快。④应结 合其他必要的讲授方式,如板书、模型演示等。在应用多媒 体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多种教学法互相结合、综合运用,能收 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框架式”教学法的运用,在每章教学 内容结束时,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基本脉络,从整体把握知 识体系,本着“实用性”的原则最大可能地提高学习效率;在 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对知识点进行精选精讲,对 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进行课堂讨论及互相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讲 授了基本相关内容后,老师可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分组 准备,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最后再由老师总结归纳。应注意 的是,问题的设置应和临床常见病例密切联系,或者对日常 生活有实际帮助,或者和当今研究的热点有关,并且和老师 所讲授的内容有关,才能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 习糖代谢后,让学生讨论典型病例,分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特点、血糖及其它生化指标的变化;讲完脂类代谢后,让学生 讨论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通过讨论和提问,可使学生对知识有更系统、完整的理解,并 能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当然,有部分学生 还不能适应这样的方法,他们没有按要求查阅资料、做准备, 课堂上很少发言,还是依赖老师课后的总结。但因为课时有 限,这样的课堂讨论不能组织得太多,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1.4善于运用歌诀记忆法、比较归纳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掌 握知识点生物化学中很多重点内容枯燥、难记,若提炼成 歌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如人体八种 必须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 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可编成歌诀“一两色素本来淡些”,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就将知识点记住了。再如, 许多知识点在字面上非常接近,在讲课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比 2加强实验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生化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同时又是-N实验科学,实验 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不仅可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1实验课中适当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理论课上 比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通过提出实验问题、进行实验操 作、观察实验结果等过程,让学生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 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如,在实验“酶的竞争性抑制”中, 先提出问题:何为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剂有何结构特 点?如何消除抑制?实验中各种试剂分别有什么作用?让 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通过这样的 实验教学,既可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使学生对抽象 的理论知识有了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2.2改变实验教学中“老师讲一学生做”的传统模式,先由 老师指出一些应注意的问题,然后由学生按照自己所理解的 实验原理、步骤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巡查指导,解 答疑难问题,纠正不规范操作,最后再由老师总结实验中出 现的问题。这样的模式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促使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参与意 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3根据专业的特点调整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课时少的 专业,实验内容主要为验证性实验,旨在锻炼学生实验的基 本操作能力,即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生化实验技术的原理与操 作。而实验课时较多的专业,则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综合性 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及 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兴趣。 2.4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撰写科 学论文的能力。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原理、步骤、现象、临 床意义以及结果分析、讨论等,重点考核的内容为结果分析、 讨论部分。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误差 分析,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总结实验 的经验体会、对实验方法大胆改进,逐步培养学生如实概括 科学实验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数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浅体会,在今后 的工作中仍将继续努力,并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系统地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知识,为培养 优秀的医学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汤敏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