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治(PCO)的作业防护
无论哪一类或哪一种杀虫剂和灭鼠剂,对人和动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在施工时,作业人员及居留于施药环境中的人员(居民或单位职员)首先应该明确,安全操作是一项常规,而且是任何害虫防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毒性
衡量药物(杀虫剂、灭鼠剂)对人和动物潜在毒性的指标是半数致死量,即LD50,或叫致死中量。半数致死量表示的是杀死50%受试动物所需药物有效成分的平均剂量,以动物每公斤体重毫克数表示,反映了各种化合物对受试动物的急性毒力,但并不能反映药物在现场使用时所产生的危害。
影响药物在现场使用的因素,有药物的配方、剂型、施药的最终浓度、施药的方法、处理区域面积、所需剂量,以及处理区域内人口或动物的数量及其暴露在药剂下的种类、年龄、性别、状况等。
二、危害
(一)对人畜的危害
化学杀虫剂和灭鼠剂作为化学药物,对人畜的安全都会构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1、慢性蓄积作用
2、药剂除本身毒性之外的致畸致癌作用
3、违反安全使用规程,造成人畜中毒
4、任意扩大药物使用范围,造成人畜中毒
(二)对环境的危害
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化学杀虫剂在杀死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会杀死某些在益的或者至少是无害的生物,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2、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入环境中的药物一部分分解成无毒物质,一部分可以残留土壤、大气和水体之中,对土壤、水体中的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鉴于化学杀虫剂对人畜及周围环境的诸多有害因素,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药物采购安全
PCO专用药品器械的采购,应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实施,采购的药械应该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持有登记的产品.
2
(二)药物储运安全
1、专用仓库
2、专人负责
3、仓库防护 仓库应有必要的防护设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药品,防止被雨水淋刷或浸泡。
4、运输防护 在运输过程中,应有专用的运输设备、车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遗失、散落和失窃。
5、药物标识 各种杀灭药物都应有完整有效的标签,包括毒性、剂型、浓度、使用方法、适用范围、解毒方法或解毒剂等,必须有中文标识。
(三)药物使用安全
1、配制安全
配制药品应在通风、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各种器皿应完好无损,量筒、量杯刻度应准确。配药人员应该注意作好个人防护。涉及到有机溶剂时,应注意防火安全。
3
2、安全使用
施药时,应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检查施药器械能否正常使用,各处接头有无渗漏,针对不同的环境和防治对象,选择相应的施药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好个人防护,施药期间严禁饮水、进食、吸烟。
3、安全回收
施工结束,应对全部药品、器械、器皿、包装用品等及时清理集中;清点所带物品的品种、数量有无遗失;所有器械、用具、防护用品带回基地,按要求清洗;不能再使用的用具、包装用品,应毁形后深埋或焚烧。
(四)器械的保管、使用安全
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施药器械,使用前检查器械的性能 ;用电、用油器械应特别检查电线有无破损、接头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电机是否正常、油箱有无渗漏、油路有无堵塞等,保证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出安全事故。
工作完毕,应及时对器械进行清洗,晾干或擦干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建立器械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每次使用情况。
(五)安全培训
4
对PCO作业负责人和现场作业人员,应重点培训喷洒技术、安全防护措施、防护器材的使用、早期中毒症状的识别及初步救护措施(包括复苏术)。在开始作业之前,使每一个作业人没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安全职责
杀灭药物的使用过程必须保证有适当的监督,必要时,应聘请顾问或技术专家进行特殊的培训或提供建议.要保证可靠而安全的使用技术作为日常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能胜任的现场作业人员。
(七)临床监测
要确保任何受暴露主体出现疑似中毒时,能在第一时间向监督人员报告其症状,同时,监督人员又能立即报告医疗卫生机构.任何不正常的疾病流行,哪怕是与某一种杀灭药物中毒典型症状无关,都应作详细记录并报告给相应的卫生机构。另外,也可作定量生化试验以评估暴露水平,如使用有机磷时监测血中胆碱酯酶活性.
(八)个人卫生及防护
PCO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原则。主要包括冲洗和更换衣物,定期清洗防护衣物,清洗设备等.在组织个人卫生训练时,主要有以下内容:
1、施药人员至少有两套工作服以便更换;
5
2、清洗设备时要用足够的水和肥皂,并且有合适的场所;
3、所有工作服需在每日工作后更换,施药人员应淋浴或洗浴;
4、工作服应经常清洗;
5、应特别注意清洗手套,戴上污染的手套比不戴手套更危险;
6、进食之前一定要洗手;
7、在工作中进食、饮水、吸烟是被严格禁止的;
8、在工作中如使用毒性较高的药物,工作时间应适当调整,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工作后不宜在路上耽搁过长,应及时回基地清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