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拒见安倍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中国领导人一再拒绝接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对日本傲慢、还是对日本有敌对情绪、还是对日战术外交?从中国官方或媒体的口气中,我们似乎听到的是,日本不承认历史是中日无法交流的主要障碍。好吧,我们来分析分析,为什么我们不想见安倍晋三。要理解这个,我们先来看看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安倍上台后采取的一个大胆的步骤就是采取宽松的货币,导致的结果是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的降低,日本股市大涨,这是经济上采取的最大胆,这个需要美国的支持,美国人支持了。安倍接下来要做的是修改和平,使日本成为一个拥有战争权利的正常国家。日本通过配合美国重返亚洲大力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采取一步或三步走策略实现修改和平的目标。这是政治上,日本采取的最大胆的步骤,同样也被美国接受并支持。
不得不说,安倍晋三是极工于心计的政治人物,他的经济和政治图谋在国内都毫无阻力被通过了。然而,日本遇到的问题不是不对,也不是策略不好,而是,凭日本的实力根本消化不了这些。经济上,日元贬值必定造成中韩经济上的反弹,因为中日韩经济交集领域越来越大,由互补型经济关系正进入竞争型经济关系。正是
美国的支持,使得韩国不敢吭声,而且美国还逼人民币不断升值。日元贬值的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这对日韩产品进入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可惜,抓住机遇的只有韩国。日本在占尽汇率优势的情况下,对华出口不升反降,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日本提交的民族抵触情绪日益高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日趋衰落、日本产品的被喜爱程度也越来越低。量化宽松是需要有人买单的,比如美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在为美国买单,可惜,日本不是美国。日本量化宽松之后,增发的货币不是流向实业、不是流向消费领域、也不是流向基础设施,而是流向股市,造成金融泡沫。也正是股市的泡沫推高了日本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安倍晋三的期望和支持。日元汇率下降了百分之十以上,但日本的贸易逆差却连续了几十个月,而且毫无逆转的苗头。日本几十年来累积的财政赤字,是需要被消化掉的,要不,积累下去,总有一天会像火山一样是要爆发的。所以,日本在经济内忧外困的情况下,在居民工资收入停滞不涨情况下,在消费日益衰落之时,竟然逆势提高了消费税,来擦日本财政赤字的屁股。这就好比一个快要死的人,你给他打一剂强心针,然后让他自己去火化场,世上有这么简单的事吗?
可以说,用日暮途穷来形容日本经济形势也许苛刻了些,但是,毫无疑问,日本正在失去第三个十年!日本经济需要一个市场,一个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市场。如果用大炮能打开一个市场,日本人会尝试使用大炮的。这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而再,再而三要求见中国国家领根本原因。安倍晋三可不是因为内疚、或对中国人民怀有好感而上门走亲戚,他是要获得中国经济上的支持,以赢得日本国内政治上的支持。军事上,美日同盟是坚不可破的,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要去怀疑,因为,这是日本的基础,日本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基础。对中国来说,一个美国不可怕,因为他们离我们还算远;对中国来说,一个日本就更不可怕,毕竟日本就一个屁股大的地方。但是,美国加上日本就可怕了,他们两国的GDP是中国的两倍,美国的军事技术加上日本军人不要命的拼死精神,别说中国怕,就连俄罗斯都怕。所以,中国也必须有自己战略上的盟友。在中美俄关系上,只要形成二对一局面,即使中俄不赢,但也绝对不会输,即使美国有北约。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平衡,很长时间内,这个定律都是公理,不需求证。
之前,日本一直受北约、华沙的挤压,被挤压习惯
了,所以,日本屈从于美国、俄罗斯两国。现在突然多了一个中国,一个曾经被自己凌辱过、侵略过的国家突然成为自己头上一块巨石,所以,日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军事上对中国都很不屑,也都很不习惯。在中美俄这个三角关系中,日本仅仅是一枚非常小的棋子,日本也许可以增加美国份量,但是影响不了大局。所以,在中美关于西太平洋的竞争中,在美俄关于北约东扩的问题中,在中俄关于加强欧亚发展上,中日关系其实从属于这些关系。这就注定了日本只是个配角,而且是个反面配角。就像俄罗斯人说日本一样,日本没有的外交能力一样,日本如果要一再成为美国的棋子,一再成为跟随美国背后的配角,中国领导人是不会、也不可能会好好接见一个副职的傀儡。
所以,与其说因为历史问题,中国领导人不想接见日本首相,不如说,是现实原因让中国领导人对接见日本首相毫无兴趣,或兴趣很低。日本人一直认为承认不承认历史是他们自己的事,是的。但是,中国人原谅不原谅日本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日本也没有理由要求中国人一定要原谅日本,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有人说,很小,不值得中日为此一战。是的,很小,但如果中日矛盾发展到非得兵戎相见的时候,
就不小了。要知道,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只因为一个日本士兵失联。所以,日本如果不端正态度的话,所有可能或不可能的事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