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同时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O2 ,PaCO2 ),肺功能指标(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标签:无创正压机械通气;AECOPD;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有气流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COPD不仅累及肺脏,而且会影响到全身,严重者常有营养不良,精神抑郁,骨骼肌乏力,抵抗力下降,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COPD病死率将占各种疾病病死率的第3位。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常伴有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医院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COPD诊断标准[1]。并出现咳嗽、咳痰、气短急性加重,超越了平日变化。血气指标PaO250mmHg。同时排除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上呼吸道阻塞,气道分泌物过多,咳嗽无力,气胸,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8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52~81岁,平均(.2±7.2)岁,患病时间6~26年,平均(12.2±4.1)年;对照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53~81岁,平均(.8±6.5)岁,患病时间6~27年,平均(12.1±3.8)年。两组年龄,性别及入选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平喘,同时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对照组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给予美国伟康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选用合适口鼻面罩,采用S/T模式,RR10~16次/min,初始吸气压(IPAP)为8cmH2O,每15min第增2cmH2O,最高加至20cmH2O;初始呼气末正压(EPAP)为4cmH2O,最高加至8cmH2O。前3d除咳嗽、进食、饮水外予以持续通气,其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减少通气时间,一般7d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肺功能指标(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日常活动无呼吸困难;②有效:患者咳嗽、咳痰缓解,休息时无呼吸困难;③无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指标比较 治 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9例患者出现咽干,4例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感,2例出现腹胀等症状,均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COPD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致使肺过度充气。⑴对肺通气的影响:①COPD患者呼吸肌处于长度-張力比的不利状态,造成收缩乏力,而耗能却增加。同时,辅助呼吸肌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能耗。②COPD患者存在PEEPi,吸气时必须克服PEEPi才能产生吸气气流,增加了额外功耗。⑵对肺换气的影响:COPD患者肺泡膨胀断裂,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生理无效腔增大。部分肺区虽有血流灌注,但肺泡通气不良,导致血液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加之弥散面积减少,致使换气功能障碍。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在COPD的急性加重期,肺功能迅速恶化,而AE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减轻呼吸肌负荷是治疗的关键所在[2]。对此,传统治疗方法的作用非常有限,过去对传统治疗无效者多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方法,尽管疗效确切,但因具有有创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撤机困难等缺点使其仅限用于少数危重患者的抢救[3]。
无创正压通气在吸气时通过正压克服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减少了呼吸功,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呼气时给予正压可以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气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加肺氧合,排出CO2。无创正压通气还能促使COPD患者的呼吸方式由浅快变为深慢,减轻呼吸肌负荷,增加肺泡分钟通气量[4-5]。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后,间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既可以使呼吸肌保持适当休息,又可以防止呼吸肌废用性萎缩,避免呼吸机依赖[6]。相对于有创通气,患者无需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减少了痛苦,不破坏呼吸道防御屏障,减少感染机率,且不影响进
食、饮水、说话,易于让患者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应用于AECOPD和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提高肺功能,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与近期类似研究报道相符[7-9]。
总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创性,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7,30(1):8-17.
[2]Mehta S,Hill NS.Noninvasive ventilation[J].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11,163(2):540-577.
[3]冉梅.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1,32(11):1735-1737.
[4]Dfaz O,Begin P,Andresen M,et al.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diurn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hypercapnic COPD[J].Eur Respir J,2005,26(6):1016-1023.
[5]Budweiser S,Heinemann F,Fischer W,et al.Long-term reduction of hyperinflation in stable COPD by non-invasive nocturnal home ventilation [J].Respir Med,2005,99(8):976-984.
[6]Vitacca M,Nava S,Confalonier M,et al.The appropriate setting of non-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stable COPD patients[J].Chest,2010,118(5):1286-1293.
[7]李小林.無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9):33-34.
[8]李艳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401-402.
[9]连晓峰,许志强,韩鹏,等.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3):15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