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本科毕业论文论《红字》中十八世纪美国人的道德观-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论《红字》中十八世纪美国人的道德观-开题报告

来源:华拓科技网


课题题目 学生姓名 题目来源 成果形式 论《红字》中十八世纪美国人的道德观 On American’s Morali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The Scarlet Letter □科学技术 □生产实践 □社会经济□自拟√经典 □其它 √论文 □设计说明书 □实物 □软件 □作品 学号 题目性质 同组同学 专业班级 英语本科一班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工程设计 □软件设计 √其他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霍桑的《红字》能成为美国文学经典之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传神的文字描述,更能让人思考当现实和道德产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面对和选择。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牧师丁梅斯代尔,私生女珠儿及女主人公的老公齐灵渥斯都被作者赋予了不同的道德寓意。海斯特是“善”的代表,丁梅斯代尔是“善战胜恶”的代表,齐灵渥斯则是“恶”的代表,珠儿是他们道德罪孽的“净化器”。不同人物体现出来的道德观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对于不同的宗教道德问题及面对罪孽的不同反应,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反映出的道德内涵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于此同时19世纪背景下的宗教道德观念及对人物的影响也值得我们研究。 2.理论意义:通过对《红字》反复的阅读后,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整理。通过情节变化,找出四位主人公的不同道德体现。情节发展过程中,四位主人公对待事情的道德观不同,致使剧终的不同命运,从推出道德观对人们思维的影响。同时,本文对作家所体现出的宗教道德观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当时宗教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3.现实意义:小说中海斯特的善,能让人们对其有怜悯之心,为她打抱不平,能开启人们的善意;她老公齐灵渥斯的恶,令读者厌恶,也体现出恶有恶报的道德观;牧师丁梅斯代尔,由错走向对,最后能从善战恶,能鼓励人们勇敢面对错误。珠儿则是他们罪恶的“净化器”,帮助她的母亲完成了心灵净化的过程,对人们也有积极的暗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霍桑是19世纪美国的一个伟大的浪漫小说家。他最杰出的作品是《红字》,自问世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对它的评论从未间断过。国内外的研究从其创作艺术,主题内容,结构等方面加以研究。牛顿·阿文(Newton Irving)的《霍桑》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宗教道德思想,他认为霍桑关注了清教道德观念中对罪恶的看法。批评霍桑的经典文献之一是亨利·詹姆斯的《霍桑传》。他的主要探究焦点在传奇小说形成的两种传统等文体研究上。蔡斯认为,以麦尔维尔、霍桑、马克·吐温、詹姆斯、海明威和福克纳为代表,体现了人性的故事。《红字》是美国公认的首部赢得世界声誉的文学。各国评论家们都对霍桑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认为霍桑小说中人物的思想矛盾、变态心理,他们的悔罪感和罪恶感等,使它成为一部一流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具有当时的思想文化的印记,散发着浓郁的美式乡村气息,同时也从英国特色的文学中走了出来。 国内学术界对《红字》的研究具有多元化特点。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社会和文化批评,精神分析和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原型批评,接受美学,叙事理论多个方面研究。贾妍,王莉娟对《红字》中女性主义批评的重点是海丝特和珠儿,在他们身上解读女性主题。龙云的原型批评侧重于圣经的元素分析。杨革新的叙事理论侧重于空间叙事结构及艺术作品的影响。聂珍钊将霍桑与其他作家或《红字》与其他作品相比。还有一些从跨学科领域的评述了艺术,科学和展望。李世强的社会文化批评主要焦点在价值观,宗教观点,以及作家的本土情结与美国梦。但对于大多数的研究题材,都是从美国的宗教道德信仰方面探讨。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不同人物所体现的道德价值来探讨道德观对人的影响,对不同的人物做出了具体的心理分析,细化了道德观在小说中的体现。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 文献综述 1.1霍桑《红字》的文学史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主要观点 3. 小说主人公的道德观体现 3.1 海斯特的“善” 3.2 丁梅斯代尔的“善战恶” 3.3 齐灵渥斯的“恶” 3.4 珠儿道德的“净化器” 4. 霍桑对清教道德伦理的继承与超越 4.1 18世纪美国的清教道德伦理 4.2 霍桑所体现出的清教道德伦理观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本课题的研究,首先要熟读原文,参照原文译本,理解其内涵,对道德与现实冲突的关键点细读研究其心理。 2.文献分析法:对美国18世纪的背景做了了解。通过其他研究者的文献,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宗教信仰。同时,国内外对霍桑的研究,也对本文在道德伦理上的理解给予了帮助。 3.综合分析法:通过对主要人物角色的道德综合分析,折射出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道德 理论。同时也给我们当代人对道德理论的思考。对待问题的态度也会影响事情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创新)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从情节发展和变化中,找出四位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及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道德观。从不同的道德观体现,给人们以不同角度的道德观呈现。让人们从四位主人公身上能感悟到正能量。同时帮助人们了解18世纪宗教道德理论对人们的影响。 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对海丝特、齐灵渥斯,丁梅斯代尔及珠儿这四位人物的道德观分析,总结出道德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同时从文章的宗教背景,分析当时宗教伦理道德对作者及当时人灵魂的影响。最终得出道德能改变人命运的结论。 主要特色:前人虽然对《红字》的宗教道德有所探讨。但本文从小说中四位主人翁的角度,细化并全面对道德观进行探讨。人物所体现出的不同道德观对读者的心理具有不同的反应。从正(海斯特),反(齐灵渥斯),由反而正(丁梅斯代尔)的人物的道德分析,更能积极正确的引导人们对不同事物的处理态度。,能更好的帮助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观有所思考。 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10日—2013年12月14日,与指导老师商定论文题目。 第二阶段:2013年12月17日—2013年12月28日,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4年1月4号,参加开题答辩。 第四阶段:2014年1月5日—2014年3月初,完成论文初稿。 第五阶段:2014年3月初—2014年4月初,完成二稿。 第六阶段:2014年4月初—2014年5月初,完成三稿。 第七阶段:2014年5月初—2014年5月末,完成四稿。 第八阶段:2014年5月24日,参加预答辩,根据老师指出的问题修 六、参考文献 [1] Brown, Carol Lynch. Psychological romance pioneers - Hawthorne short stori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0. [2] Cheng, P. W. The Complete Works of Nathaniel Hawthorne novel. Hefei: Anhu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00. [3] Johnson, E. The Scarlet Letter George McMichael.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4] Jia Yan and Wang Lijuan,[贾妍,王莉娟], 试析红字中主要人物姓名的象征意义[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4, (3) : 11-14 [5] Long Yun,[龙云],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学报,2009, (6) : 14。 [6] Li Shiqiang,[李世强],红字中人物的道德寓意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8,(3):3-9。 [7] Newton Irving. The Scarlet Letters of Nathaniel Hawthorne.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8] Nie Zhengzhao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J]外国文学研究学报,201第1期。 [9] Roy Harvey Pearce. Hawthorne set: Stories and Essays. Shanghai: Joint Publishing, 1999 [10] Reynolds Larry. Topical Guide to Nathaniel Hawthor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Stewart, Paul R. Cliffs. Notes o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Nebraska: Cliff's Notes Incorporated, 1960. [12]Yang Gexin,[杨革新],伦理选择与丁梅斯代尔的公开忏悔[J]外国文学研究学报,2009,(6),6-9。 [13] Zeng Yanbo,[曾燕波]红字中象征寓意的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19-21。 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等)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及二级学院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 教研室主任签字: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