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2 数据库管理

实验2 数据库管理

来源:华拓科技网
实验2 数据库管理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 掌握创建数据库、设置数据库属性等技术;

3、 使用各种工具创建数据库、修改数据库、删除数据库、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二、实验准备

1、 创建数据库必须要确定数据库名,可根据用户需要指定数据库大小(最初的大小、最大

的大小、是否允许增长及增长的方式)和存储数据的文件。 2、 掌握常用的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在E盘的根下创建一个名称为学生自己的学号姓名的文件。

2、利用management studio创建用于学生考勤管理的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学生考勤管理,该数据库的主文件逻辑名称为xskq1,初始大小为5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按10%比例增长, 路径为学生自己的文件夹,物理文件名为xskq1.mdf;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 xskq_log1,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路径为学生自己的文件夹,物理文件名为xskql1.ldf。 操作方法指南:

(1)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连接的服务器实例的节点。 (2) 右键单击 “数据库”节点,并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弹出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3) 在“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左侧为选择页子窗口,右侧为设置子

窗口。选择左侧的【常规】选择页,在右侧的设置子窗口的“数据库名称”中键入新数据库的名称。

(4) 在右下侧的数据库属性窗口中,按题目要求提供新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信息(包括文件逻辑名称、初始大小、最大值限定、增长的比率、保存路径及物理文件名等)。

(5)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对学生考勤管理数据库进行扩容,添加一个5MB的数据文件和一个5MB的日志文件, 路径为学生自己的文件夹,数据文件的物理文件名为xskq2.ndf,日志文件的物理文件名为xskq_log2.ldf,并适当设置两个文件的逻辑名称、初始大小、增长速度等。 操作方法指南:

(1)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服务器中的【数据库】节点,右击需修改的数据库—

—学生考勤管理,选【属性】命令,打开数据库属性对话框;

(2) 在属性对话框的左上角的选择页中选择要操作的选项页——【文件】;

(3) 在右下方的文件属性页中单击【添加】按钮,按要求修改新添加的数据库文件

的逻辑名称、文件类型、初始大小、自动增长、路径及物理文件名等属性; (4)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在学生考勤管理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表,表的名称为:10网络第1周考勤统计,表结构如下: 列名 学号 姓名

数据类型 长度 允许空

char 10 不允许(即不挑勾) varchar 12 允许(即挑勾) int 不允许(即不挑勾) varchar 100 允许(即挑勾)

缺课节数 缺课原因

迟到或早退次数 int 不允许(即不挑勾)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操作指南: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找到要建表的数据库——学生考勤管理,展开该数据库。 (2)选择【表】节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表】命令,进入表设计窗口。

(3)表设计窗口的上半部分有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中依次输入表中各列的属性,注意:表格的每一行对应一列。对每一列都需要进行以下设置,其中前两项是必须在建表时给出的,它们是:

①列名:每一个列的列名在表中应该是唯一的。 ②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是一个下拉列表框,其中包括了所有的系统数据类型和数据库中的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③长度:如果选择的数据类型需要长度,则指定长度;

④允许空:单击鼠标,可以切换是否允许为空值的状态,勾选说明允许为空值,空白说明不允许为空值,默认状态下是允许为空值的。

(4)表设计窗口的下半部分是特定列的详细属性,包括是否是标识列、是否使用默认值及公式等,按照要求逐个定义表中各列。

(5)创建完毕后单击【保存】按扭,并按要求输入表名,关闭表设计窗口即可。

5、为10网络第1周考勤统计表输入记录,其中学号、姓名字段的值均为学生自己的学号、姓名,缺课节数的值为0,自我评价中的内容为:表现良好。其它字段的值为空。 6、使用存储过程sp_renamedb将学生考勤管理数据库的名称更名为学生自己的姓名缩写及学号,比如35号赵明同学的数据库名称为zm35。

操作指南:

(1)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查询(N)】按钮,打开查询编辑窗口,在查询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命令:

sp_renamedb 学生考勤管理,此处写学生自己的姓名缩写及学号

varchar 200 允许(即挑勾) varchar 200 允许(即挑勾)

(2))单击工具栏中的【执行(X)】按钮,执行上述命令;

(3)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的【数据库】节点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刷新】命令,数据库将以新名称出现。

7、将学生考勤管理数据库从服务器中分离出来。 操作指南: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服务器中的“数据库”节点,右击需分离的数据库——

学生考勤管理,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任务】/【分离】选项。

(2)出现【分离数据库】界面。在数据库状态区域选中删除连接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进行分离操作。

注意:SQL Server中的数据库只有从服务器中分离出来,才能进行复制、删除、传输等操作。

8、将自己的文件夹提交给教师机。

9、将学生考勤管理数据库附加到服务器中。

操作指南: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中的“数据库”节点,用鼠标右键单击,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附加】选项。

(2)在出现的【附加数据库】界面中单击“附加”按钮,弹出定位数据库文件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中要附加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文件——xskq1.mdf,添加到【要附加数据库】文本框中。

(3)完成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

注意:分离和附加配合使用可以将数据库快速、准确地传输到不同的服务器中。 10、在查询编辑器中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指定多个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名称为employees,有1个10MB和1个20MB的数据文件和2个10MB的事务日志文件。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employee1和employee2,物理文件名为employee1.mdf和employee2.ndf,最大尺寸分别为无限大和100MB,增长速度分别为10%和1MB。事务日志文件的逻辑名为employeelog1和employeelog2,物理文件名为employeelog1.ldf和employeelog2.ldf,最大尺寸均为10MB,文件增长速度为1MB。查询文件保存到用户自己的文件夹下,名为kh1。 11、在查询编辑器中修改数据库

(1) 添加一个包含两个数据文件a1和a2的文件组和一个名为b1的事务日志文件到employees数据库中, 查询文件保存到用户自己的文件夹下,名为kh2。 (2) 从employees数据库中删除文件a1。 (3) 从employees数据库中修改文件a2的大小。 (4) 将学生考勤数据库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