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来源:华拓科技网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简单画法;

(2)经历探索由一次函数图象观察归纳一次函数性质的过程; (3)掌握并应用一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应描点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 究过程。 (2)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函数的性质, 体验数形结合的应用 (3)体会和学会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 思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挥小组合作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 探究的良好品质,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体验 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过程, 提高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 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正比例函数中有几个常量?它 有什么作用?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它只有一个常量

k; k 决

定直线从左向右是上升还是下降。当 k>0 时,直线过一、三象限, 且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直线过二、四象限,且 y 随 x 的 增大而减小。

(二)一次函数有几个常量?它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关系?

一次函数有两个常量 k 和 b;当一次函数中的 b=0时, y=kx+b 即为 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二、探究过程: (一)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 活动任务 :

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 y=x 与 y=x+2和 y=x-2 x y=x y=x+2 y=x-2 ⋯ -2 -1 0 1 2 ⋯ ⋯ ⋯ ⋯ ⋯ 活动要求 :根据函数画法作出图象,再小组交流画法。 教师抛出问题: 观察 、讨论三条图象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出示比较与思考: 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并且倾斜程 度。

函数 y=x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 y=x+2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x 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函数 y=x-2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 直线 y=x 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教师总结结论 :一次函数 y=kx+b 与正比例函数 y=kx 有什么关系? (1)从图象看:

两种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只不过直线 y=kx 经过两个象限,而一次 函数 y=kx+b 的直线经过三个象限,我们也称它为直线 y=kx+b

(2)从 b 看:

直线 y=kx+b 可以看作由直线 y=kx 平移 |b| 个单位长度得到。当 b>0 时,向上平移;当 b<0,向下平移 (3)从交点看:

直线 y=kx+b与 y 轴交于(0,b),b 就是与 y 轴交点的 纵坐标, b >0在原点上、 b<0在原点下。

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数学实验过程: 观察、猜想—验证—归纳 ——证明,从而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渗透实验探究的方法。

(二)画一次函数图像 由平移可以得到新的画一次函数图像的方法——平移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图像。

(三) k、b 对函数 y= kx+b 的图象位置的影响 教师抛出问题 :

当 k、b 的符号确定后,函数的图形具有怎样的位置特点呢?

启发学生根据 k、b 的符号,探究画图,通过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预设学生 1:如图(l )所示,当 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 二、 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预设学生 2:如图(2)所示,当 k>0,b﹥O时,直线经过第一、 三、 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预设学生 3:如图(3)所示,当 k﹤O,b>0时,直线经过第一、 二、 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预设学生 4:如图(4)所示,当 k﹤O,b﹤O时,直线经过第二、 三、 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教师引导预设:

1. 正确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学生画的是直线还是线段、射线,教 师及时给予纠正点拨;

2. 提醒学生观察图象所处的象限位置与 k、b 符号之间的对应关 系;

3.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实验探索, 让学生自己发现 错误、自行纠错, 使学生在充分的思维冲突中,强化对性质的理解和 把握,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4. 教师配合利用课件演示图象位置。 目的:

教学生学会观察图形、 分析图形、 获得信息和应用图象解决问题 的能力。所有知识的获得, 都是通过学生在动手中自主探究,在动脑 中合作交流得到的。 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在实践中把握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

(四)巩固练习: 活动任务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函数中, y 值随 x 值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y=-2x B.y=-2x+1 C.y=x-2 D.y=-x-2

(2) 直线 y=3x-2 可由直线 y=3x 向 位得到。 (3) 直线 y=x+2 可由直线 y=x-1 向 位得到。 (4)对于函数 y=5x+6,y 随 x 的增大而 的减小而 __________ .

(5)直线 y=2x-1 经过

(6)直线 y=2x - 6 与 y 轴的交点为 与 x 轴交于( ) 目的:

,反之 y 随 x 平移 单 平移 单

象限

( ),

设置由浅入深的系列分层练习,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建构一次函

数的图象与性质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并能够应用。

三、课堂小结:

抛出问题: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接下来我们一

起来梳理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总结我们的收获呢?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明确分工: 1人组织,1 人记录, 2 人展示,组内人人发言。

预设学生 1:学生能从知识、探索过程和思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预设学生 2:学生不能有条理的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 教师引导预设:

当学生能从知识、 过程、方法三个方面有条理的总结收获时,教

师予以肯定表扬, 并进行提升, 引导其他同学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有 条理的总结。

当学生不能有条理的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时, 教师可结合本 节课的学习方式总结知识、过程;可结合本节课的板书(或具体的知 识点学习:图象、性质、位置)进行引导思想方法。 目的:

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 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和记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

总结,提高分析和自主小结的能力, 使学生在对一次函数的图象 和性质有一个全面认识的基础上, 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四、作业

课本 93 页练习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